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娘氏教法源流》是12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第十节,迎娶尼妃墀尊公主与汉妃文成公主等。(藏文版第192页第二段至第233页第二段)  相似文献   

2.
《娘氏教法源流》是十二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的第四节支贡赞普至第十节迎娶尼妃墀尊与汉妃文成公主等。(藏文版第148页第二段至第192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娘氏教法源流》是12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第十一节赤松德赞与堪布、阿阇黎的事迹与第十二节白若杂纳的历史。(藏文版第276页第二段至第315页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葛尔迪兹是伽色尼王朝时代的史学家,于公元1048—1052年间写成《报导的装饰》(Zainu'1-Axbr)一书。该书现仅有牛津抄本和剑桥抄本两个较晚期的手抄本传世。1968年伊朗文化研究所在《伊朗地理历史丛书》中出版了由阿布都·海·哈比比('Abdo'1-He iy Habibi)根据以上两个抄本整理而成的新的波斯文版本。A·P·马尔丁奈兹根据这个版本,把其中关于突厥的两章译成了英文,发表在《中世纪欧亚研究》(Archivm Eurasiae Medii Avei)1982年第2期(第109—217页)上。文章前面是6页之长的介绍性文字,后面附有这两章波斯文原书的照片(第176—217页)。每章前面有详细的分解性目录,后面附有地名、族属、人名和称号索引。 下面是这两章的目录:  相似文献   

5.
《娘氏教法源流》是12世纪的重要宗教史籍,藏文原名《教法源流·花蜜精粹》。本次译文为《娘氏教法源流》第三章"宣说吐蕃"中第十节迎娶尼妃墀尊与汉妃文成公主及第十一节赤松德赞与堪布、阿阇黎的事迹。(藏文版第233页第三段至第276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新红史《新红史》,藏文全称为《王统幻化之钥新红史》,又称《王统幻化之钥》,简称《新红史》。成书于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新红史》的作者班钦·索南查巴,全称泽塘巴夏孜班钦索南查巴。藏历第八饶迥阳土狗年(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生于泽塘,父名囊巴朗巴。班钦·索南查巴幼  相似文献   

7.
藏文《蒙古佛教史》选译 佛教在蒙古地方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子《蒙古佛教史》的内容和作者 在北京的民族图书馆(原为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收藏的众多藏文典籍中,有一位蒙古族僧人固实噶居巴·洛桑泽培(gu-shri dkav-bcu-pa blo-bzhang thse vphel)的文集,共计木刻本九函,《蒙古佛教史》收入该文集的第七函中,全书162叶,藏文全名为chen-po horgyl (?) du d am-pavi chos ji ltar dyung-bavi thsul bshad-pa rgyal-bayl bstan-pa vin-po-che gsal-bar byed-payi sgron-me,民族图书馆编纂的《藏文典籍目录》(文集类子目)第一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7月第1版)译为《大霍尔地区正法  相似文献   

8.
李连荣 《中国藏学》2022,(6):190-200+220
《格萨尔·贵德分章本》因其最早被发现且被完整汉译,在我国《格萨尔》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该文本的藏文原本散佚且仅存汉译本,学界对于该汉译本的情节内容持有怀疑和完全肯定两种态度。文章参照与该文本具有密切关系的“同属抄本系统”的几个藏文抄本,尝试分析了该汉译本在情节内容上的变异特色及其在学界产生的影响,认为该汉译本在情节内容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华甲艺人“阐释”和“增添”的能力,同时也留下了王沂暖根据时势需要和研究成果“修订”的痕迹。但就该“同属抄本系统”的整体来看,它们不仅提示了抄本形成的时代特色,而且也反映了抄本传承中地方性文化互动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新书浏览     
《敦煌西域古藏文社会历史文书》 [英]F.W.托玛斯编著刘忠、杨铭译注32开536页 平装定价38.80元 民族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ISBN7-105-05114-0 托玛斯(F.W.Thmos,1886-1956,又译陶玛士),为英国著名的东方学家、古藏文专家。本书英文书名为TibetanLiterary Texts and Documents Concerning Chinese  相似文献   

10.
收入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中的《牛角山授记》,是研究古代于阗历史及佛教传播的重要史料。有学者经过艰苦求索,从法藏敦煌古藏文文献中觅得二残片,并对其进行了翻译、考释,证明收入传世经典藏文《甘珠尔》中的《牛角山授记》早在吐蕃时期已在丝绸之路上流传。笔者近来在翻阅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时,有幸发现了《牛角山授记》敦煌抄本的结尾部分。尽管是残片,但该写卷的意义在于抄经尾题中记录了完整的经名及抄经题记,对研究牛角山的取名以及于阗历史、宗教的研究具有多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史载藏文字创造源远流长,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是由古藏文演变为今用藏文,是外来梵文的演变。如共确降措《论时蕃时代的藏文翻译》(《西藏研究》1982年2期)说:公元七世纪吐蕃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部(公元617—698)派大臣图米三布扎前往天竺求学,返藏后参照梵文,结合藏语实际情况创造了藏文字。佘万治《藏文渊源刍议》(以下简称《刍议》)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民族语言文字专辑)论述:“殊  相似文献   

12.
1978年、1980年,由巴黎国家图书馆影印出版了《敦煌古藏文手卷选集》第一、二辑,国内藏学研究工作者第一次看到敦煌古藏文文献的原貌,欣喜之余掀起了敦煌古藏文文献研究的新热潮。1983年由黄布凡、罗秉芬合作出版了《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附译注),这是国内出版的第‘部吐蕃医学文献的专集。共收入四篇文献,前三篇(P.T.1057、P.T.127、P.T.1044)选白巴黎出版的《敦煌古藏文手  相似文献   

13.
新书浏览     
<正>《西藏通史·早期卷》张云、石硕主编16开565页640千字精装定价:62.00元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ISBN978-7-80253-822-1责任编辑:冈宁、永红、徐华兰、南加才让(藏文编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西藏通史》的分卷本之一。《西藏通史》由拉巴平措、陈庆英担任总主编,张云任执行总主编,共8卷13册。《西藏通史·早期卷》全书16章,以西藏地方遥远时代为起点,以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为下限,展现现行藏文创制之前西藏的历史,并横向铺展西藏远古时代的经济生活方式,民间信仰和苯教源流,远古时代的农牧业科技、纺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有敦煌古藏文写经卷23件,包括《大乘无量寿宗要经》22件和《十万颂般若波罗密多经》(第1函第48卷)1件,均系单面手抄经文,多数经卷题有抄经人、校对人和复校人,这批珍贵的经卷是四川地区首次被发现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但由于诸多原因,尚未能对这批珍贵的敦煌古藏文写经卷进行系统研究。因此,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对其中的《十万颂般若波罗密多经》(第1函第48卷)进行整理研究,以填补空白。  相似文献   

15.
民族历史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问题王玉哲 《南开学报》(哲社)第2期第59页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范文澜(遗著) 《历史研究》第1期第3页处理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几个重要准则 —读范文澜《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 孙柞民 《历史研究》第5期第37页关于我国民族关系史的几点看法布林 《内蒙古社会科学》第l期第80页关于研究民族源流的标准问题孙进已 《辽宁大学学报》第5期第72页关于我国古代民族的形成问题王松龄 《四平师院学报》(哲社)第3期第9页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上的贡献 邱树森 《社会科学战线》第3期第210页汉…  相似文献   

16.
时间 书名、作者 所获奖项名称 责任编辑 1988年 李安宅、于式玉遗著编委会编:《藏族宗教史之实 地研究》 四川省优秀科研成果奖 高淑芬 1992年 桑珠嘉措:<藏历运算大全》(藏文) 第一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二等奖,首届全国 藏文优秀图书三等奖 周华 郭若扎西;《郭扎佛教史》(藏文)  相似文献   

17.
《造像量度经》(sku-gzugs-kyi-tshad-kyi-mtshan-nyid),亦译为《身影量像相》,载北京版《藏文大藏经》中《丹珠尔·经疏》部第318和(竹央)《方技区恭部》。全文用偈体,共525句。  相似文献   

18.
藏文白话报述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有关藏文报纸的最早资料,当属《西藏白话报》和主持该报的驻藏大臣联豫的《驻藏奏稿》。《西藏白话报》于1907年创刊,为旬报,在拉萨印刷出版。此报仅存1910年8月的一份残报,共7页,现藏西藏自治区文管会。而联豫在其奏稿中记录了办《西藏白话报》的经过。继之便是《藏文白话报》的诞生,以上两报的出现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道光二年(1876)三月初五,《申报》鉴于“文字深奥,非妇孺和工人所尽能读”,便特地组织编辑人员,编辑出了一份通俗易懂的基本上接近口语的白话文小报,称之为《民报》。此报为我国白话文报纸之最。此后,国内逐渐兴起办白话  相似文献   

19.
《三省入藏程站纪》不分卷,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浙江镇海范铸(字寿金)撰,综叙自西宁、成都、昆明三地入藏至拉萨沿途程站,颇为详尽.此书向无刻本,不见诸家目录著录,吴丰培先生据抄本标点、整理,将它收入《川藏游踪汇编》中(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页415-436页),嘉惠藏学学林不浅。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也藏有抄本《三省入藏程站纪》一部(以下简称抄本),与吴丰培先生标点本(以下简称吴本)相较,互有歧异、脱漏,知二者皆非原稿本,均系辗转抄录者。抄本、吴本内容出入较大的有三处:①吴本页424、行ZI:…  相似文献   

20.
前几年,我曾写了考证古代西藏地名的《西藏历史地理研究》一书,现在,我就其中一些所做的结论作以下几则订正。一、哲那尔(见《历史地理》402页)一词经常出现于敦煌文献及其它藏文文献里。但在 DTH(P.137)一书中有贡哲那尔一例,大概在贡波这一地方。我以前推测在四川卢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