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上古词义角度研究<殷武>篇,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殷武>篇写作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时代.<商颂>其他几篇的词,词义情况与<殷武>篇大致相同,因此也应该认为其时代是相同相近的.  相似文献   

2.
<明史·艺文志>"史部·传记类"认为<东嘉先哲录>的作者为王佐.经过凭籍<四库全书总目>和<续文献通考>的考证,<明史*艺文志>记载有误,<东嘉先哲录>一书的作者应为王朝佐.  相似文献   

3.
<诗经>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经典之一,包括"风"、"雅"、"颂"三类音乐形式,其中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曲,是<诗经>中艺术性最高的部分.<诗经>中记载了29种乐器,是周代社会的常用乐器群,"国风"中提及了琴、瑟、、簧、鼓、缶、钟、鸾等8种.本文从乐器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体现在"国风"中的周代社会的音乐面貌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卷耳>放在<周南>所有十一篇作品的总体特点上分析,从语言形式、诗篇结构、写作手法等角度说明诗中"我"指称为男子,在此基础上,对<卷耳>主题给予新的解读,得出和传统文学批评截然不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5.
《镜花缘》·李汝珍与连云港板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镜化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妇女作为社会主角来加以公平讨论和深刻刻画的优秀小说,不但通过创造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来演绎了一段段五光十色的神话典趣,而且利用浓重的愤世嫉俗的辛辣讽刺揭露了世事人情的人间百态,并紧扣海内海外生意买卖的离奇体味张扬了"中学为本,西学中用"的开放意识.<镜花缘>,李汝珍所作.板浦者,古海州府治,今连云港灌云县所辖.李汝珍19岁至板浦,"久作寓公",在此著书立说,先后有<李氏音鉴>、<镜花缘>、<受子谱>等,其中尤以<镜化缘>为之精华而传之久远.而正是时为"盐府"的板浦的经济富足、商贾云集、名人辈出、人文荟萃的丰富沃壤和李氏自身久居此地所接受良好教育的淳厚底蕴,共同成就和孕育了<镜化缘>这篇"永垂不朽的大文".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各地的父权制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激起了轰轰烈烈的女性解放运动.许多文学作品塑造了种种具有抗争精神的女性形象.<简·爱>中的女主角简爱(Jane Eyre)一生中都在为自由、平等、独立和爱情而抗争,她具有超越女性传统性格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曹禺的<雷雨>充满了丰富而复杂的细节描写,比较突出的有建筑与布置、服饰、人物肖像、笑的描写、哭的渲染、骂词、曲调唱词、声响和雷雨意象等几个方面.这些细节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于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渲染气氛、刻画心理和提纯语言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周礼社会的产物,以礼说诗有时更能把握诗的内容和主旨.历代学者对<诗经·木瓜>一类诗的解释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如果结合周代礼俗对<木瓜>一类诗重新阐释,也许会有一个令人较满意的结果.周代贽见礼是解释<木瓜>一类诗的根据.  相似文献   

9.
吴文治教授主编的<宋诗话全编>,继<明诗话全编>(1997年12月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后,迅速于1998年12月面世.这两种卷帙浩繁的诗话著述的问世,意义深远.但是,参编者众,数近300之多;素质不一,颇有良莠之别.既"全"且"准",谈何容易.因此,不"全"不"准"处,往往得见.<宋诗话全编>点校之错,较<明诗话全编>为少,本文即对<宋诗话全编>部分<解题>之误漏作出举正.  相似文献   

10.
民间传说中的刘三姐故事蕴涵了民间伦理、智慧、想像与情趣.电影<刘三姐>在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宣传的同时,也体现了相当浓厚的民间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是对电影<刘三姐>的再创作和再加工.它利用了电影<刘三姐>的文化资源和桂林山水的旅游资源,以现代理念、现代传媒手段制作了一个具有国际性、时尚性的现代大众文化产品.关于<印象·刘三姐>个案的分析,对思考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某种启迪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波纳帕特精神传记分析法为基础,运用弗洛伊德白日梦理论并结合作家生平对《丽姬亚》(1838)进行解读,探讨文中女性角色及其在爱伦·坡生活中的重要性,认为丽姬亚是作者生命中三个重要女性——母亲、初恋及养母的理想化身,《丽姬亚》是作者构建的一个属于自己的"白日梦",表现了作者对梦幻女性复活的强烈渴望,挑战了现实中的伦理禁忌。  相似文献   

12.
“死亡叙事”成就了石舒清。今天看来,它是有一定的叙事模式的,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作者在把文学内敛化、心灵化的同时,很大程度上使文学停留在了自我的小世界内,形成了对外部的障眼。“日常叙事”打开了石舒清的眼界,但打开的同时,如何把认识论转化为文学实践,在文学创作中似乎仍然成为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埃德加.爱伦.坡在作品中对女性的奇异刻画巩固了他作为“神秘恐怖的奇异故事的缔造者”的名声,其作品中许多轻妙脱俗的女性常常经历恐怖的死亡,她们或被活埋,或被损毁,或遭受精神吞噬。文章根据自体心理学相关理论证明坡是一位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其自恋型人格由他幼年时的创伤性经历引起,并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女性短篇小说如《贝蕾尼斯》、《莉吉娅》、《莫瑞拉》、《厄舍古屋的倒塌》都是他自恋心理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死亡为主题,以复调多声部为叙事方式,通过画面交织、人称更替、内心活动等意识流手法凸显文本对话框架,并对小说主人公哈里临死前的精神感受、语言狂欢做出了合理解释,彰显现实死亡和艺术死亡的二元对立,并给文本增添了陌生化效果。复调叙事的存在,再次有力证明了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5.
对暴力和死亡的叙述构成了余华先锋小说创作的主要特色.这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中国社会和历史无处不在的暴力现象以及暴力的深层精神结构和运作机制.但其虚无主义创作精神使其过分的迷恋暴力的激情、死亡的灿烂,批判历史与现实的暴力的力度就此被稀释.  相似文献   

16.
周大新的新作《安魂》讲述了在痛失爱子之后,作家以一种毅然的姿态展开对生命与死亡这个命题的探寻,以与早逝的儿子对话的方式来呈现作者关于“生死”的形而上思考,并且跳出个人的悲痛,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对当下进行了深邃的审视。  相似文献   

17.
余华小说中重复叙事艺术的运用是其小说创作的一个突出特征。重复的叙事艺术在他的小说中用的较多,也比较讲究。不断地重复使他的作品产生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叙事也有了鲜明的节奏和韵律。其文学价值在于,在简单与复杂的叙述突围中这一叙事手法大大提升了小说的艺术境界,在冷酷与温情中他为我们抒写了一种温情基调,在扬弃与重建中作者保持着他对艺术精神的一贯追求。余华用最简单的外在艺术形式来表现内在容量复杂的小说艺术世界,既推动了叙事的向前发展,又充分表明了他叙事艺术的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18.
论赵树理小说中婆媳关系的民间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婆媳关系是赵树理小说所涉及的女性解放问题中特别被关注的一个侧面。有关革命的、新政权的叙事话语使其小说具有了叙事的合法性 ;而他自觉的民间叙事立场又使其小说自溢出相悖于证“名”的叙事空间 ,呈现出真实的女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斯蒂芬·茨威格的传记文学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突破传统传记的叙事真实,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微妙的心理感受,把心理分析充分地运用于叙事,将心理描写与作家人生观紧密结合,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传记人物。这些都与他独特坎坷的人生经历、丰富的学识修养和与生俱来的敏锐力分不开。茨威格的大师模范作用将引领后人,引导文学向着更微妙的境地迈进。  相似文献   

20.
墨白长篇小说是一种迥异于目前商业化叙事的先锋文本。他以探索中国那场荒诞而真实的文革岁月和 2 0世纪 90年代以后一些人精神的匮乏和压抑见长。其魅力主要来自主题意蕴上对历史荒诞与人性沉落的尖锐刺痛感的把握 ,以及文本形式上以神秘与独白呓语为特征的梦幻式结构和诗性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