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课案例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的生命力所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他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收集、精选、编写教学案例,应用案例教学法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对于改革和探索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琼州学院学报》2016,(4):124-128
情景剧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各门学科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情景剧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不断推进情景剧教学模式的完善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的课程 ,它的突出特点就是应用性强。针对这一特点 ,在教学中掌握激发兴趣、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力求创新四个方面 ,是提高该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有效性与教学艺术的内在联系出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修养课的有效性,从而通过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使修养课所传授的理念尽快地内化为学生们的信念,从而使这门独特学科的独特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5.
刘新华 《理论界》2003,(6):62-63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避免说教和枯燥乏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贴近现实生活,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褒贬不一,证明对该课程是关心的,同时也深刻地折射出对任课教师给予正确引导的渴望.任课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负众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以下简称《修养》)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大学生品德教育的三门课程之一.这门课是由原来的《大学生思想的道德修养》与《人生观》两门课程合并形成的.研究探讨这门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对于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新宇 《南方论刊》2012,(3):109-110
情感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情感教育方面具有特有的优势。本文重点探讨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真实经历分享,展示情感;典型案例讨论,捕捉情感;推荐优质资源,感悟情感;课后真诚交流,互动情感;布置实践作业,传递情感。  相似文献   

9.
随着形势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不断发生着变化,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他们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提出了挑战.作为教育者,必须意识到面临的挑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洪汉英 《南方论刊》2009,(4):100-1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很多大学的现实写照是:“学生不欢迎,老师没兴趣”的尴尬的状态。老师觉得这门课太难上,感到既茫然又痛苦。学生对这门课的意见更多,认为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课程名称没太大变化,授课方式还是“满堂灌”,教学手段上不是照着教材、念讲义,就是照着PPT念,不仅枯燥、抽象,而且离现实太远。  相似文献   

11.
付外仁 《阴山学刊》2002,15(5):53-55
"思想道德修养"课采取话题教学的形式,紧紧围绕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的放矢,选择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案例或从学生关注的话题说起,分析引申并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同时采取讨论、辩论、师生对话等形式组织教学.这种教法内容新颖、形式活泼、贴近学生,提高了大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教学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地处多媒体素材丰富地区的大学,在这方面得天独厚.吸纳大学生参与到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工作,既可以让他们在收集过程中受到教育,又可以使这些乡土素材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近感,从而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教学导入要紧扣教学主题,由浅入深、由感性材料入手,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同时要注重导入的衔接性、趣味性、新颖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创新教学方法,采取适当提问、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以及案例分析等手段,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董晓璐 《南方论刊》2006,(11):106-107,105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教师要把握实施情感教育的基本要求,不断探索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体验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关注;亲身体验,探索发现;情境实践,认知检验;讨论交流,认知总结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陶冶情操,感悟人生,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走好大学生活之路。  相似文献   

17.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与教学境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秉公 《江汉论坛》2007,1(6):90-94
一般而论,大学开设两类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人"的课程,一类是"使人成为某一种人"的课程.这反映了大学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规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属于"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它应遵循五个"教学规律",即"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统一"、 "国家意志与学生意志相统一"、 "是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统一"、 "教学过程与修身过程相统一"、 "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应依次达到四种"教学境界",即"知识境界"、"理论境界"、"艺术境界"、"人格境界".  相似文献   

18.
准确完善的教学定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所授课程的功效。本文对高师《思想道德修养》现行的不够完善的教学定位进行评析 ,并提出确立面向新世纪教学定位的根据。  相似文献   

19.
程亚萍 《南方论刊》2013,(6):100-103
公民意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总体上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国家意识薄弱、主体意识不够、法治意识不强、公德意识缺失等令人担忧的问题。我国全面系统的公民教育尚未形成,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高校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基础"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主线的要求,更是"基础"课教学内容的体现。因此,"基础"课教学要切实突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基础"课教师素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高度重视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苏玲 《云梦学刊》2004,25(2):102-103
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高校教师必须创造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教学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