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用火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发明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三峡是我国重要的化石人类遗迹分布区.也保存着很重要的人类用火遗存。在距今约8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三峡地区古人类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石烹法”炊食技术。该技术的发明,使三峡地区古人类成为世界上最早使用煮食方法加工熟食的人类。在旧石器时代末期,该技术迅速向我国其他地区传播。三峡地区不仅是世界上重要的古人类演化地区,而且也是研究早期人类用火技术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地方。  相似文献   

2.
鄂伦春人的氏族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黑龙江省黑河专区的鄂伦春族,据一九五三年普查数字,共有两千二百六十二人,现已达三千多人,其中:居住在鄂伦春自治旗的有一千三百五十六人。 一、氏族部落的起源 关于人类游群集团转化为氏族的问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一切兄弟与姐妹间,甚至母方最远的旁系亲族间的性交关系的禁止一经确定,上述集团便转化为氏族了。”(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41页,人民出版社1957年)。可见亲兄弟和姐妹之间禁止通婚是在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上产生的。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旧石器时代中期,由于逐渐形成的自然分工和通婚范围的某种程度的缩小,使上古“氏族”逐渐形成。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才产生了氏族组织。当时的氏族,是由祖先相同的几代组成的,  相似文献   

3.
古代河北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从一个侧面了解河北地方史,本文拟就河北历代政区(文化)的沿革作一些简介,期望史学界给予指正。 (一)远古 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历经中石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遗址遍布河北各地,说明了河北地区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诸阶段。 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典型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涿鹿以西的泥河湾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  相似文献   

4.
实践是马克思实现其哲学革命的标志性范畴,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立的奠基性范畴。唯物史观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生产实践为纽带,把整个自然界、社会以及人自身都理解为实践的产物。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人本身,构成人类历史的起点。生产实践制约着人类的所有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切社会关系产生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源自人类的生产实践。人的本质即人性是在生产实践中生成的,人类实现自我解放的根本物质力量是生产实践。马克思把一部人类历史还原为生产劳动发展史,通过生产实践最终破译了人类历史的全部秘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历史唯物主义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否定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整个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赵汀阳先生轻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错误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及其社会制度,受着生产两方面的制约:一方面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人类自身的生产,主要表现为家庭婚姻关系。在旧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端落后,人类的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着血缘关系的制约,社会织织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家庭组织。因此,正确地认识旧石器时代婚姻与家庭的发展,对正确认识当时的社会状况与特点有着极大的意义。但是,由于旧石器时代的社会已成为不可查证的过去,人们只有依靠近代民族学的材料和远古的神话传说以为佐证,而民族学的材料和远古神话传说多已失去了其本来的面目,带有后来时代所附加的各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一支欧洲的野外科考队在人类发源地——非洲大草原上找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人类“自助餐”——旧石器时代洞穴人的食物。科学家深入研究后发现,石器时代人类摄入的营养素和矿物质相当于  相似文献   

7.
论文化的实质和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文化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体现着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文化问题是20世纪现代哲学所关注的热点,与西方单纯从精神的、理性的、符号的、价值的、生物的等等角度来说明文化的向种流派不同,马克思主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一元论,从物质生产实践这一根本的对象性活动,从人  相似文献   

8.
<正> 任何艺术活动,从起源意义上来讲,可以说都是一种思维认识活动,是原始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的再现.现有资料表明,原始艺术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大约10万年至5万年的新人(或晚期智人,通常也叫做现代人)阶段.在新人的洞穴里,发现不少壁画.如西班牙阿尔塔米拉(Altamira)洞中的野牛、野马、鹿及其他动物的画象,笔法熟练,有浮雕感,可算是洞艺术的代表作.当时的原始艺术品,内容大都与狩猎活动有关,并且所有“狩猎部落的艺术作品都显出极度的一致性”这表明,原始艺术活动同原始生产活动一样,体现和包含着早期人类的思维认识能力和极其丰富的思维认识成果.  相似文献   

9.
自然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界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它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生产实践,同时,又反作用于生产实践。党的关于自然科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就是这个客观规律的反映。正确地、全面地认识自然科学和生产实践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贯彻党的这一方针,具有重大意义。自然科学依赖于生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肯定的根本观点。恩格斯早就指出过:“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从开始起便是由生产所决定的。”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艺术创造的独特规律1.艺术创造的美学特点艺术创造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具备人类活动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活动形式的独特本质和规律。人类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的活动是无意识的本能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则是建立在制造工具变革客观世界的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的,各种活动形式都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都是有目的的、自觉的、社会的活动,都是普遍的自由的活动。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最拙笨的建筑师也优越于最精巧的蜜蜂,因为他劳动的结果在活动之前,已经“观念地存在于他的头脑中”了。同样,艺术活动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的、有目的的活动。因而弗洛依德把艺术创造说成是潜意识的性欲升华,把艺术创造歪曲为无目的、非自觉的本能的活动,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旧石器时代考古是考古学上石器时代的最早阶段,也是人类历史的开端时期。它是研究人类自身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当人类在地球上开始脱离动物界时起,人类从一开始就和第四纪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第四纪是人类的产生和开始生活的时代,它也是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高度发展的时代,人类的出现是这个时代最突出的事件。所以对西  相似文献   

12.
一、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概况经过建国后三十余年的调查、发掘工作,广西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已达30多处,这些文化遗存基本上可划分为两种类型:岩溶洞穴、河旁阶地.以前者为主,且分布普遍.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在人类化石方面,主要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洞人、都安县的干淹岩人和九楞山人、桂林市的宝积岩人、柳州市的白莲洞第一期文化的白莲洞人以及田东县的定模洞人等.这些人类化石均属晚期智人与含若干绝灭种属的华南“大熊猫—一剑齿象动物群”化石共存;地质年代相当于晚更新世晚期即考古学年代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文化遗物方面,除与宝积岩人和白莲洞人共出的打制石器外,百色地区出土的大量打制石器的旧石器地点,被认为可能属于这个时期或更早一些时候的遗物.下面大致介绍一下各文化遗存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三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分别出土了砍砸器、雕刻器、尖状器等石器标本.与地域相近的齐齐哈尔昂昂溪大兴屯旧石器时代遗址在时间上相同或略晚.当时,大庆市是草原动物与蒿、藜为主的干冷的疏林草原环境;先民们过着依"丘岗为猎,傍河水而鱼"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我看来,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本质上是一回事。众所周知,社会实践包括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等基本形式,其中生产实践,也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就这种意义来说,社会实践包含发展生产力实践,实践标准包含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也就是生产力标准的特性和功能。实践标准具有双重的检验特性,即事实检验和价值检验的特性。马克思最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提出实践能够证明“自己思维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危机 ,根源于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正是由于实践活动不合理而产生的反主体效应不断累积的结果 ,最终形成了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困境。现代人类要摆脱目前所面临的这些全球性危机 ,就必须对实践活动的合理性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 ,用真善美相统一的新的理念来规范和引导现代人类实践 ,这样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景中强 《江汉论坛》2006,1(7):65-68
社会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基础,但社会实践作为标志人类活动的整体性范畴,它本身是有结构的。社会生产实践的不同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认识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传统认识论最根本的局限就在于,它把物质生产当作社会实践的同义语,忽视了社会生产的其他形式,特别是精神生产在当今认识产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实物质生产是人类认识的直接来源的观点,其典型形态在古代,而不在近现代。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社会实践的认识功能已实现由依附于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转换。  相似文献   

17.
生产技术的进步必将带来社会观念的变革。上个世纪西方社会所出现的“标准化”现象对我们今日的社会观念更新仍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它将导致传统观念中对人本身的理想化、差别化认识走向统一化 ;它将会对人类活动 ,尤其是社会参与活动产生中性化的认识 ;同时整个社会也会逐步接受“容忍度”这一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概念。社会经此反思必将更好的合拍于生产力的进步。  相似文献   

18.
自由地生活在共同体之中是人类的本质需求。对于"共同体"与"自由"应当如何取舍,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从"共同体优先"到"自由优先"的抉择。现代社会的到来是以解构传统共同体为代价的,但现代人并未因此而获得真正的自由,反而陷入共同体与自由双失的"现代性危机"之中。马克思主义认为,现代性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危机,资本主义是造成现代社会"共同体"与"自由"双双阙如的根源。马克思从实践及其造就的生产关系出发,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实践必然导致社会生产关系异化于人的本质,使共同体成为异化于人且禁锢人类自由的"虚幻"存在。通往"自由人的联合体"需要扬弃私有财产、消灭异化劳动和分工,在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中变革异化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破解由资本带来的现代性危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人"和无产阶级为立场,以"人的解放"为主题,以实现"人的解放"的生产实践活动为主线,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实现了由"生产逻辑"向"资本逻辑"的逻辑转变,揭示了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现实力量和现实路径,指出无产阶级只有消灭自身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从而实现了主观与客观、哲学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与立场之间存在一种辩证法。  相似文献   

20.
考古资料表明 ,欧亚草原是最早沟通东西方的一条通道。早在旧石器时代 ,人类就已经在草原通道上往来迁徙。但旧石器时代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是极其微弱的。从新石器到青铜时代 ,草原通道逐渐成为一条独特的游牧经济带 ,东西方文化通过草原通道进行比较频繁的交流。至迟在公元前2千年代 ,中国北方游牧地区与黑海沿岸之间已经存在着一定的文化交往 ;中国中原地区已经通过草原通道与欧洲的最东部发生了某种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