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向信 《齐鲁学刊》2003,(2):134-137
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与克罗齐的美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他以“形象的直觉”为核心的美学经验论直接脱胎于克罗齐的相关美学观点。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在“艺术的独立性”和“为艺术而艺术”等方面 ,与克罗齐美学思想产生了共鸣。但也是因为这一点 ,使得他与克罗齐在“艺术的独立性如何实现”的问题上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2.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融贯了中西美学两大传统,《诗论》1是这一特点的集中代表:朱光潜借助西方美学不断克服和突破中国传统诗论的"零乱琐碎",并使其体系化和系统化。格罗塞及其代表作《艺术的起源》对朱光潜产生过至关重要的影响。朱光潜《诗论》与格罗塞《艺术的起源》的相关研究至今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章以此为契机,从内容书写、观点承续以及篇章结构等方面对《艺术的起源》与《诗论》进行详细解读,从而揭示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对朱光潜《诗论》的深刻影响;同时,朱光潜接受格罗塞美学思想并不是亦步亦趋的,而是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艺术起源论:艺术不受生产方式决定,而是基于心理学的根源;文艺表现个体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朱光潜早期的美学思想在他的《谈美》中得到了深入浅出的并且是最完整的表现。朱光潜的早期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和《谈美》这三本书中。《悲剧心理学》“是《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萌芽”(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中译本自序),而《文艺心理学》才是朱光潜美学的一个综合构架,在这本书中他全面阐述了他早期的美学观点。《谈美》则不仅是《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而且如朱自清先生在序中所说,“自成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有些处是那部大书所不详的;有些是那里面没有的。──‘人生的艺术化’一章是著明的…  相似文献   

4.
实践论美学断想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当前围绕实践论美学的论争,仍然是一种理论美学的论争,确切说是一种哲学美学的论争.尽管有人反对美学中的形而上学,却不过以一种形而上学反对另一种所谓的形而上学.美学中的形而上学是排除不了的.2.当代中国实践论美学发轫于50年代美学论争,先后由李泽厚和朱光潜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思想提出和倡导.但二者的观点并不一致,且均遭到蔡仪的批评和反对.在发展过程中,李泽厚和朱光潜有时互相借鉴,却始终没有趋向统一.李泽厚观点影响较大,而接受朱光潜观点的为数却很多,现在亦然.3.实践论美学有倡导者和代表人物.如李泽厚、朱光潜,更有一批赞成者和追随者.在这一大批赞成者和追随者中间,亦步亦趋者有之,但为数不多,而大部分都依据独立思考择其善者而从之,且多有自己的创见,并不完全同于李泽厚、朱光潜的观点.就当代中国美学而言,实  相似文献   

5.
朱光潜美学基本不是艺术哲学。将艺术经验放大为历史哲学目的论的冲动贯彻了朱光潜终生,并由此形成了朱氏美学的理性主义风格。以译介马克思巴黎手稿与维柯《新科学》为中心的晚年工作,成为朱光潜人道主义美学的历史哲学目的论的最高阐释。朱光潜的人道主义美学构成当代中国重建人文主义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晚清尤其是五四时代的一批知识分子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所面临的科学精神及方法匮乏的窘境。他们纷纷借力外来的思想文化资源输入新术语、新概念和新的批评方法,在中西文论比较、互鉴的宏大背景中重构中国文论的范式。20世纪30年代,朱光潜从海外留学归国后,开始把研究的重心从介绍西方美学、文学理论转向用这些理论来阐释中国文学的一些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诗歌领域花费了较大的精力。朱光潜诗论中比较多地接受了德国美学思想的影响,他的有关诗歌起源、情趣和意象关系及静穆的观点与尼采美学思想密切关联;对诗歌“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辨析借鉴了立普斯的移情理论;莱辛的诗画异质的观点也影响到朱光潜对诗歌独立文体性质的分析。总之,德国尼采、立普斯、莱辛等域外的美学、文学思想不仅成为朱光潜阐释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有力工具,还在中西文化互鉴、互释的诗学空间中萌生出巨大的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美学的发展离不开试验与实证方法,实践美学也不例外。西方实验美学的三种理论模式与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当代美学的主要观点密切相关并相互对应:心理动力学模式—中国古代的“心动说”—高尔泰的主观论美学;行为主义的S→R模式—中国古代的“物动说”—蔡仪的客观论;完形心理学的“异质同构”模式—中国古代的“心物交融说”—朱光潜的主客观统一论。在此复杂的理论博弈中,实践美学不仅用“实践一元论”解决了哲学美学中长期以来纠缠不清的心物关系问题,而且用历史和逻辑、共时与历时相统一的方法将试验心理学与审美人类学结合起来,从而使自身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实证基础上。当前有必要重提实践美学的实证方法,以抵制美学玄学化的倾向,并对种种美学神秘主义观点进行祛魅。  相似文献   

8.
李丕显的《寻美探幽——美学初鸣集》(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年11月版)是作者近20年美学研究艰辛跋涉的一次检阅和总结。全书共分三编:上编侧重于审美对象,审美意识以及美学研究整体等的哲学探讨,侧重于从哲学角度推究一些重要美学课题,包括美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某些存有争议或误读的问题和亟待深入研讨的问题等等。中编是对国内美学学派、美学观点的评述,重点虽在实践观点美学体系和朱光潜美学思想,论析中实际上已经涉及各个主要学派和多类重要观点,另外还有对新人新作的点评赏析。下编侧重于艺术问题的讨论,主要有艺术创造、形象思维、艺…  相似文献   

9.
评朱光潜关于美学对象的论述阎国忠(一)在我国,美学对象问题是50年代之后才提出来的。朱光潜于1960年写了一篇《美学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美学?》,算是对这一问题的正式回答。这篇文章,先是介绍了苏联美学界的各种观点,接着引用并分析了马克思在1857年至1...  相似文献   

10.
在迄今为止的塞缪尔.贝克特戏剧研究史上,关于其戏剧艺术的否定美学特征主要有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贝克特作品单纯描写晦暗,是消极的艺术;另一种则认为贝克特的否定是一种积极的、艺术的对抗,是否定之否定。鉴于贝克特戏剧作品的复杂性与歧义性,否定之于贝克特与其说是一种美学自觉,不如说是其抵达诗化艺术效果的美学手段。否定主义特质使剧作家超越了有限的生存现实,获得精神与艺术上的智性升华,因此,否定是贝克特对现实与艺术认识论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11.
周立波一生从事革命文学,潜心文艺创作,而且在关学理论方面,同样取得了卓著成果。他关于文学的本质与特性、现实主义文艺创作、文艺民族化和群众化等论述,不仅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同时也促进了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发展。而这些,都是他始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在中国民族文学传统与湖湘文化的培育和滋养下,经历现实火热斗争生活的锻造与洗礼的成果。周立波建立了新中国的政治美学,成为芙蓉国里绽放的一朵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2.
维柯研究:朱光潜晚年美学思想的一面镜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柯研究:朱光潜晚年美学思想的一面镜子蒯大申翻译意大利思想家维柯(GiambattistaVico1668~1744)的代表作《新科学》,以及对维柯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朱光潜迟暮之年所进厅的最后一项巨大工程。这部巨著不仅结构复杂,文字艰奥,而且内容...  相似文献   

13.
实践美学在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把实践美学全面地推向前进。这种前进,不仅表现在对以往实践美学的一些范畴、术语进行新的研究、拓展、开掘,而且也表现在把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观点运用到以往实践美学所没有来得及涉及的各种问题和相关领域,还表现在对实践美学的源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实践观和实践美学思想进行重新整理、理解、诠释。新实践美学的这些新发展、新开掘、新研究,本期新实践美学研究专题中都有鲜明的反映。通过新实践美学的研究,希望可以丰富和活跃中国当代美学,让一个真正的多元共存、繁荣兴旺的美学研究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4.
李倞 《理论界》2014,(5):131-133
俄国形式主义美学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于电影研究也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电影艺术的独立地位、电影技术、电影的大众化、电影的本体认识等方面。这些贡献不仅对于当时的电影研究起到了开创性作用,而且也对于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和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美学认为,美学本质上是一门介于形而上与形而下之间的边缘性学科,是沟通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桥梁。由此,美学形成了独特的问题、对象、方法、体系等,对于它们,不能再用单纯的形而上或形而下观点来分析,而须用“边缘整合”的观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16.
美学是北京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北京大学从1921年开始,在蔡元培先生的提议下,就设置了美学课,并亲自主讲,这是他在北大主讲的惟一一门课程,也是全国最先开设的美学课程。由此,北大便形成了重视美学与美育的传统。著名美学家邓以蛰、朱光潜、宗白华先生等先后在此传授他们的美学理论,他们培养的学生不少后来成为中国美学学科研究和教学的骨干力量。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宗白华的“散步美学”、朱光潜博大精深的美学体系以及邓以蛰的艺术美学研究等,成为我国20世纪宝贵的美学遗产。1960年,北京大学建立了美学教研室,这是全国高校…  相似文献   

17.
这篇论文集中探讨朱光潜“静穆”理想观的提出、内涵、及意义。本文指出,朱光潜1933年回国后,直到1949年建国这段时期,把主要精力用在诗学和文学批评。“静穆”则是集中表现朱光潜诗歌美学理想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一方面是朱光潜长期阅读和品评中国文学的经验总结,一方面也是朱光潜积极吸收包括尼采在内的现代西方美学思想的结果。这个时期,正逢中国8年抗战和3年内战,朱光潜在战争的边缘坚持着他的美学实践,并且标举“静穆”的艺术理想。在这里,表现了艺术与战争、美学与政治的矛盾。本文意在于揭示这个矛盾在朱光潜美学历程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转型的历史语境中,接受美学扬弃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实现从自律论美学传统向交往论美学范式的转换位移,其不仅在艺术传播学层面上超越了传者中心和受众本位的片面主体性,而且在美学向度上跨越精英主义历史传统与平民主义现实精神的二元对立,初步建构了主体间性的审美交往本位观.  相似文献   

19.
崇尚科学的、经验的和自下而上的实证性分析,关注人的感性之维,充分体现了经验主义美学对朱光潜心理美学研究的影响,内在地体现了朱光潜对"科学性"的重视。其心理美学研究以人生价值实现为依托,深入具体现实,体现了审美与人生的有机联系。而以生命价值关怀为根本,广泛吸取中西不同文化精髓和思想观念,则体现了朱光潜"兼收并蓄"开放的学术胸襟。  相似文献   

20.
实践美学在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新实践美学的特点就在于,它把实践美学全面地推向前进。这种前进,不仅表现在对以往实践美学的一些范畴、术语进行新的研究、拓展、开掘,而且也表现在把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观点运用到以往实践美学所没有来得及涉及的各种问题和相关领域,还表现在对实践美学的源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实践观和实践美学思想进行重新整理、理解、诠释。新实践美学的这些新发展、新开掘、新研究,本期新实践美学研究专题中都有鲜明的反映。通过新实践美学的研究,希望可以丰富和活跃中国当代美学,让一个真正的多元共存、繁荣兴旺的美学研究新格局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