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验哲学的直觉挑战是由紧缩主义者提出的,通过实验心理学方法研究哲学直觉的性质,进而挑战哲学直觉的证据地位的哲学思潮.紧缩主义者的观点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在民间心理学层面,通过经验研究呈现了哲学直觉的离散性和不恰当的敏感性特征;在认识论层面主张哲学直觉作为证据源是不可靠或不可信的;在哲学方法论层面要求修正以哲学直觉作为证据的扶手椅方法论.实验哲学的直觉挑战是当代哲学方法论的自我反思.  相似文献   

2.
把直觉作为证据是当代分析哲学中的一个主要预设。从哲学史上看,理性主义重视直觉知识,经验主义重视知觉知识。直觉和知觉都可以作为知识的基础或来源。当代分析哲学中的概念分析哲学把普遍存在的哲学直觉作为理论获得辩护的证据,而实验哲学从经验调查入手对哲学直觉展开调查,这两种不同的进路可以看作是一次新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然而,在这个争论中,关于直觉本身的特征并没有得到充分讨论。直觉和知觉在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通过二者的类比,可以发现,直觉的特征甚至可以视作是知觉特征的一个拓展,此外,直觉和知觉具有类似的辩护作用,直觉可以为某些哲学理论或命题提供一定的支持。与索萨基于德性的理性主义直觉辩护进路相对照,本文支持一种薄版本的经验主义直觉辩护进路。  相似文献   

3.
陈元贵 《兰州学刊》2005,(6):296-298,319
克罗齐的"直觉"说在强调艺术独立性的同时,更将"直觉"说纳入他的全部心灵哲学,将艺术放在心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考察,以历史主义来统领和救正他的"直觉"说,既肯定了作品中暗含的理性因素,避免了过分强调艺术独立,也由此生发出他的艺术批评理论--"美学的和历史的解释."其历史主义的主要源头是维柯和黑格尔.  相似文献   

4.
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超越是庄子哲学的核心问题.此问题必须在哲学本体论和工夫论上的双向统一中才能得到透彻理解.在“道”本体论视域下,庄子透视了人的现实生命之存在境遇及其限制,并基于此开始了追寻生命本真意义的心灵超越之旅.此超越之旅表现为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向展开.在理论上,心灵的超越经历了三个层面:通过以流溯源的回溯和以源定流的观照,实现天对人的超越,到达自然之境;通过形上对形下的超越,实现“心”对于“形”以及“德”对于“命”的超越,到达自由之境;最后,心与道合一,到达“道通为一”的自得之境.在实践上,其通过直觉体验、理性觉悟、理想人格之感悟等功夫,最终实现心灵之真正逍遥.  相似文献   

5.
当代新实用主义的核心争论围绕"语言"与"经验"展开。此种"语言"与"经验"的分野,在古典实用主义那里早已呈现。在"哲学改造"的过程中,古典实用主义内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运思路径。一种自瓦解"心灵"入手,一种由重塑"世界"发端。前者强调"符号—语言",显露出分析哲学的端倪,后者看重"经验",展示了现象学—生存论的格调。二者间形成的张力,以新形态重现于新实用主义。自皮尔士由语言开始,到布兰顿以语言结束,实用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语言"和"经验"的多次轮回,其间交织着心灵与世界、语义学与实在论、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等话题和视角的分歧、互动与关联,充分显示出实用主义叙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张小霞 《理论界》2023,(8):31-36
唐君毅先生认为老子哲学中的“道”具有六种含义,其中第二种形上道体的含义可以贯通解释其余五种含义;人是通过直觉的方式来领悟形上道体之存在的,而非信仰、理性推论等方式。袁保新教授对“直觉说”的成立基础与普遍有效性进行了质疑,他认为这种观点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心灵,且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因而无法证成形上道体之存在。通过分析老子哲学中的“心”的双重结构、《老子》文本中所示的修道工夫与体道经验可以知道,老子在其体验中所获得的真理与洞见是对每个人开放的,所有经由致虚守静的修养工夫而具有虚极静笃之心境与存在状态的修道者,皆能够获得“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体道经验。  相似文献   

7.
老庄哲学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其诉诸于直觉和直观,以玄览、静观、心斋、坐忘为认识方法,实现与道的直接契合;道家哲学把人与道的关系当作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客相融的关系,认为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因而必须得意而忘言,进行意象直觉思维;直观是直觉的一种表现,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悟”,而是更借助于经验、形象与观察,通过联想与类比的方式来完成的,直观为老庄哲学增添了许多有价值的内容;直觉与直观具有不少缺陷,但它却使中国哲学思维具有了深刻的洞察力和巨大的创造力,道家哲学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其他具有创造性的观点,都与他们注重体悟和直观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实验哲学自兴起以来,科学哲学界对它的质疑和批评从未停止:质疑实验哲学方法的有效性,怀疑实验结论的可靠性,甚至否定实验哲学的学科独立性。针对这些质疑和责难,文章试图通过对实验哲学的学科定位,实验哲学方法本身和实验哲学研究领域进行批判性分析,展开对实验哲学的辩护。  相似文献   

9.
天道与人道的结合部当是人的身体与其精神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现代西方,这一问题多半以“心灵哲学”的形式出现。约翰·海尔曾提示心灵哲学的核心问题来自本体论方面,启示我们对心灵及其在自然中地位的重新关注,并在形上层面作出系统的说明。这对我们从整体上概括中国哲学发展轮廓具有意义。另外,西方人的哲学论证很多以科学知识、经验为依据,这对我们重新梳理中国古代心身观的层次、结构及关联体系也具有参照性。  相似文献   

10.
人心与人生——生存哲学的心灵哲学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灵尽管是依赖于物质性大脑的、高层次的、突现性的功能属性的复合体 ,但它一经产生便对人的生存具有无穷的妙用。因此研究生存哲学必须有心灵哲学的维度。文章在挖掘古今中外有关思想资料的基础上 ,对从心灵哲学角度利用心灵哲学成果开展生存哲学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主要方法程序和基本思路与构想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直觉或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征,这种直觉或直觉思维是基于对世界本体或生存本体的理解,表现出对人的生存价值和终极意义的探究,从而使中国传统哲学显示出不同于西方传统哲学的文化特质,同时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西方虽然理性主义长期占主导地位,但康德之后,也出现了从本体论意义上论证直觉思维的各种思潮,它们注重对人的生存价值和意义的探讨,与中国传统哲学有某种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2.
对直觉问题许多人从哲学、思维科学、美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柏格森试图在哲学领域中对直觉问题加以阐释,但终因其基础建立在唯心主义之上,因而他所探讨的直觉带有宗教唯心主义的神秘色彩。其实质是将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方面——综合能力绝对化。直觉主义是错误的,但直觉在科学创造和发现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我们应该对直觉问题继续加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思想实验是用来研究事物本质的想象工具.本文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心灵哲学中的一些主要思想实验.基于它们作为证据如何发挥其功能主要分为:建设性(constructive)思想实验与破坏性(destructive)思想实验.笔者结合心灵哲学中的案例,阐述了这两种类型思想实验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晓民 《阴山学刊》2013,(4):15-17,80
康德认为人不能有智的直觉,而牟宗三借用康德的智的直觉的观念,印证了在中国哲学中人是有智的直觉的。牟宗三在其著作中对康德的哲学进行了批判,认为康德哲学的缺陷在于隔离了本体和存在。然而,康德哲学和牟宗三笔下的中国哲学互有长处,没有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不仅有合乎规范的心灵哲学,而且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它已被建构成了心灵哲学中的一个与西方心灵哲学、印度心灵哲学、比较心灵哲学等相并列的哲学分支。王夫之尽管没有使用心灵哲学之类的概念,但在回答他所关心的广泛哲学问题时,对今日心灵哲学经常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了极有个性同时又符合心灵哲学规范的回答,尤其是在心理世界的诸主体及其结构、心理的自然化、性情问题以及天赋心灵等问题上阐发了极有学理价值的思想。在价值性心灵哲学中,对圣心的心理标志、形成机理和实现的心理学途径以及心灵转化等都颇有建树,值得挖掘和和批判性发扬。  相似文献   

16.
现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尽管成绩斐然,但从整体上说并未在心灵的认识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和突破。心灵哲学要摆脱这一困境,必须在借鉴东西方心灵哲学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概括吸收脑科学、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成果,探讨深化心灵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变革心灵概念图式,完成心灵哲学的当代构建。中国心灵哲学工作者积极进入国际学术前沿、作出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开展心灵哲学的中国式建构既是中国哲学参与世界哲学对话、发出中国声音的现实要求,又具有方法、资源等方面的切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语:当代心灵哲学研究出现了众多前沿问题。这些前沿问题使得心灵哲学的研究开辟出许多新领域和产生许多新问题,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把当代心灵哲学的研究引向纵深发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学人     
王永云,1942年生,山东梁山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硕士,现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已出版专著《未来家庭形态》、《爱的历程》、《文化论》三部,发表论文《论初始概念》、《论黑格尔的绝对理念》、《论直觉》、《道义别解》、《哲学论》、《未来哲学将是心灵哲学》等四十余篇。多年来一直从事人学研究,其方向是哲学学、文化哲学、心灵学,目前正从事《心灵论》一书的写作。在本刊发表《黑龙江的经济态势与黑土文化》(1996.4)等4篇论文。郭蕴深,1942年生,196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1982年获…  相似文献   

19.
心灵哲学比较研究是西方心灵哲学分化的产物。尽管西方在这一领域捷足先登且硕果累累,但由于它有先天的局限,加上我们有许多先天的优势,因此,只要我们认识到其意义和紧迫性,拿出实际行动,就不仅能发出"中国声音",而且完全有可能比西方做得更好。规范而科学的心灵哲学比较研究不仅应包括对印西的比较,而且还应在全面深入挖掘中国心灵哲学建树的基础上将其纳入被比较项之中,进而在对重要被比较项进行扎实研究以及具体明确的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印西心灵哲学各自的实质、特点以及突出贡献作出梳理,挖掘并整合各自体系中隐藏的积极资源和真理元素,化解心灵哲学的现有危机,推进人类对心灵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现当代是科学至上的时代,只有一致于科学的理论才有存在的资格。热衷于心灵哲学研究同时又有神秘主义倾向的科学家和哲学家设法在科学上攀亲拉故,于是在灵魂的神秘主义探究中便出现了"科学化"的走向,这便为当今本来就较兴旺的、有不计其数的理论形态并存的二元论家族增添了新的一员。本文以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基于对有关科学成果的解读而形成的带有神秘主义倾向的二元论为个案,探讨了西方心灵哲学的现状和走向,尤其是二元论的走向及特点。神秘主义的心灵哲学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二元论或多元论。它关于离体灵魂、续存、不朽、转世、轮回的"理论"是难以找到能在实验条件下予以重复的根据的,因此自然为持科学主义、自然主义立场的思想家所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