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基因技术发展对法律的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面对基因科技发展对人类原有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提出的挑战,介绍了人类基因组ELSI计划以及一些重要问题,如基因滥用、基因隐私、改良基因、转基因技术所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以抛砖引玉,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科技伦理治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加强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及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指出由于新兴技术发展带来的伦理问题与相关的法律、社会问题紧密缠绕在一起,涉及的社会角色增多,需要以新的方式解决,这带来了伦理治理的新思想.科技伦理治理的思想成熟于生命科学的伦理治理,在负责任研究与创新思想和理论框架推进下得到进一步发展.本文以科技伦理治理是对科学技术的全过程的治理为基础,阐述了科技伦理治理及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含义及特点,提出了一个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理论框架,对未来我国科技伦理治理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机器人”是当今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名词。机器人最初是人类的一种幻想,但随首科技的发展,机器人逐步从幻想走向现实。本文从技术革命的角度简要回顾了机器人的演化和发展历史,描述了当今的发展状况,论述了机器人技术与现代技术革命之间的关系,对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4.
社交机器人在社交媒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交机器人具有自动性、社交性、功能性和中介性等特点,可通过干预政治事件对政治传播产生影响,既服务于政治传播速度和广度也破坏了政治传播环境。社交机器人具有激发民众参与政治事件,加快政治传播的互动和加速信息传播速度等正面影响,也具有监视规训民众、塑造个体威权人格、滋生民粹主义、破坏政治认同等负面影响。但对技术进行管控能够加强对社交机器人行为的治理,机器人自身对信息的筛查作用可以应用到敏感信息的智能把关,预防信息二次传播造成影响的不断扩大。平台对算法技术的管控能预防机器人抓取用户态度和意见,国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底蕴能够加强制度自信和政治自信,从技术上切断外部的舆论侵略、从意识形态上加强巩固,能够从根源防止机器人煽动民众极化。未来可通过强化算法管制、升级政治传播把关、加强意识形态治理、提升全球治理水平等规避社交机器人风险。  相似文献   

5.
STS参与进路指STS研究者的角色从外在于"科学技术"的观察者到内在于"科学知识生产"的参与者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英国基因组学网络案例的分析,来讨论STS研究者是如何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遗留的ELSI研究框架,建立起STS参与进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科技伦理治理是我国为了应对科技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而提出的科技伦理战略,力图实现科技发展对于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增进的积极作用。发展伦理学从发展的伦理和伦理的发展双重维度凸显了伦理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能够为树立正确的科技伦理治理发展观、发挥科技伦理对于科技合理化发展的作用奠定理论基础。基于发展伦理学的理论视野和方法论,应注重从科技伦理治理中的前瞻性伦理责任、伦理规范的动态更新、多元参与机制、系统性调整等方面优化科技伦理治理进路。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充满了未知和风险。科学技术从过去到当今在各种风险规避、防范和治理中都显示出巨大的力量和作用。然而,随着全球风险社会趋势的日益明显,现代科技在其产生和应用的过程中,自身也遭遇到多重风险,陷入了发展的困境,权威的合法性基础开始动摇。科技所带来的"副作用"和科技应用的多重风险问题开始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博弈论研究现代科技的各种风险,归类并分析了现代科技自身的各种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和伦理风险,研究了这些风险背后的相关博弈,如知识博弈、利益博弈和道德博弈,等等,并呼吁建立相关的科技风险治理机制和科技责任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但机器人产业本身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研究表明,美、德、日、韩等发达国家在机器人产业上均实施了多种扶持政策,促进了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主要经验包括: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选择型产业政策与功能型产业政策,强调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提前应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冲击等。本文尝试总结部分发达国家在机器人产业政策上的经验,并提出我国机器人产业政策的优化建议:更加注重实施功能型产业政策,加强地区间产业政策的协调,重视机器人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尽早出台与机器人应用有关的就业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建设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战略为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基于TOE框架,对中国地市级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发展水平、财政资源和需求压力是影响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而科技投入、政治压力和开放程度并不会对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智慧城市转型路径包括优化技术治理体系、增强组织动员能力和完善外部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技治理作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能力在科技创新及其治理领域的集中体现.科技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新使命赋予高校服务国家战略、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要求,既包括促进高校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支撑保障系统等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的体系化制度安排,也包括运用现代管理手段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实力与水平的综合治理能力.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科技治理现代化的体系框架可归纳为"二维—三层—四化—五融—六核"的协同治理内在逻辑."十四五"时期提升高校科技治理效能,应完善高校科技治理体系顶层设计、营造开放包容的自主创新环境,加强高校科技治理制度与模式的效应扩散、增进科技自主创新牵引优势,推动高校内外科技治理网络机制耦合、打造科技创新协同治理共同体,探索建立高校科技治理战略联盟、筑牢多层级多跨度的协同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11.
以沪深A股上市企业2011—202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金融科技与公司治理水平的关系以及财务风险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企业财务风险在两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金融科技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优秀企业的治理水平影响最大,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合格企业的治理水平没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企业,金融科技对内部控制不存在缺陷的企业促进作用更大。为此,政府应对金融科技企业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企业应加大运用金融科技的力度,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减少企业内部控制缺陷,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21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组织召开了2021年科技伦理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学部道德委")主办,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规范与伦理研究支撑中心、清华大学科技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版纳植物园协办.会议以"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构建"为主题,围绕"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价值导向、主要构成、治理主体、政策工具""我国当前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国际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经验借鉴""构建我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建议"四个议题展开研讨,对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学部道德委部分委员、院士代表、相关部门领导、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专家、期刊及媒体人员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06—2015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海关数据和国际机器人联盟数据,从上下游产业关联视角探究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行业内和行业间前向关联渠道机器人应用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行业间后向关联渠道机器人应用对企业产品质量变动不存在显著影响;各渠道工业机器人应用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与企业所有制类型和行业要素密集度密切相关,其中同行业机器人应用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仅体现在食品和饮料业以及木材和家具业,对纺织和服装业的产品质量升级具有负向抑制作用,但不显著;工业机器人应用存在资源再配置效应,行业内和行业间前向关联渠道机器人应用对核心产品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从法律金融学理论看,广义金融科技在信息技术驱动下历经金融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等发展阶段,其发展质量与效率快速提升,并对应形成机构监管、功能监管与双峰监管。然而,金融科技在创新发展中面临法律、金融与技术层面的系统化监管困境:金融科技的法律监管范围与时效有限;金融科技的监管体制与模式难以适应金融科技的创新;金融科技的监管技术落后,难以应对金融科技的冲击。对金融科技实施有效治理,具有明显的必要性。通过采用法律金融学方法,对域外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典型国家的金融科技系统治理开展比较分析,我国可以积极借鉴钱学森的系统工程理念,从单维度的政府监管上升至多维度的系统治理,从而全面勾勒出金融科技稳健发展的系统治理图景:加强金融科技的法律治理系统建设;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金融科技监管新模式;强化金融科技的监管技术建设,提升数字化监管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从事某些工作,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甚至在一定情况下可表现出人类的情感,人类正面临着一场机器人革命,机器人将被赋予更多的人性,伴随而来的道德问题,对人类社会将造成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全面考察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安徽理工大学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基础,从高校共青团视角,运用系统理论,采用典型个案实证和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高校共青团构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孵育机制即组织动员、资源整合、新老传递、成果转化、竞赛孵化和制度优化"六大机制",对于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创新发展具有现实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纵观整个机器人发展的历史,由机器到示教机器人再到智能机器人,由工业机器人到农业机器人再到第三产业机器人,由初级、单一化、单领域到高级、多元化、多领域,根据其演变规律,可以进一步设想由无伦理、无道德、无责任到有伦理、有道德、有责任的机器人的演进,寻找升华机器人伦理的“奇点”.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奇点不断临近,之前设想的机器人是否具有道德,人类是否允许机器人具有道德、机器人伦理与人类伦理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愈发显得重要.基于这一思考,机器人具有伦理是否是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等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与乡村治理的交叉融合,不断孕育新的治理形态,催生新的治理手段,创新人的治理理念,引领治理方式的变革,在推进"三农"现代化、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是一项涉及乡村科技资源配置、制度保障、主体能力建设等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赋能效应,就要不断优化乡村科技资源配置,加强乡村科技软硬件设施建设,不断优化乡村治理制度供给,强化科技赋能乡村治理的制度保障,不断优化乡村治理主体结构,加强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多措并举形成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了由本体问题层面、价值目的层面、认识规律层面和方法体系层面所构成的社会工程哲学研究范式,并运用该研究范式创建了个人信息保护社会工程。在此社会工程的本体问题层面指出,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个人信息侵权问题有加剧的趋势;在价值目的层面,提出保护个人信息所要维护的价值包括个体人本价值和社会公益价值;在认识规律层面,从科技客体分别与科技主体认知及科技主体价值观相互融合的两个方面分析了个人信息侵权问题的成因;在方法体系层面,论述了从源头上进行治理的方法论原则、自然技术方法体系、伦理和法律协同治理的社会技术体系和私法与公法相结合的法律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英语文献中机器人伦理学研究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机器人伦理学,关注如何把机器人设计成符合道德规范的主体,以及如何与机器人互动,学者就此提出了实体进路、关系进路、价值敏感性进路等设计道德机器人的方法,并探讨了设计中可能面临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冲突;二是机器伦理学,探讨机器人能否成为道德代理者并承担道德责任,以及对机器人进行道德约束的必要性等问题;三是机器人应用的伦理学,对机器人开发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特定问题进行伦理反思,聚焦于护理机器人可能导致的诸如人的安全、尊严、隐私和自由等问题.这些问题尽管尚未获得一致答案,但相关探讨明确了问题域,为推进机器人伦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框架.尽管当前机器人伦理学研究的整体趋势是关注机器人使用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但是,在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机器人与人的互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应成为伦理思考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