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些流派兴起了,另一些流派消亡了。三十二年间(1917~1949年)此起彼伏的各种流派的交替更迭、兴衰存亡,使中国现代文学以生动活泼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因此,有人说,中国现代文学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部各种文学流派消长起伏的历史。这种见解似乎也有道理,但是,流派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建国以来,我国史学界接受了苏联的世界现代史编纂体系,将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认为世界现代史是无产阶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时代。我们认为,对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有给予重新认识、重新确定的必要。一1917年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宣告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赞颂十月革命,但同时也感到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不够妥当,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世界现代史的现状和基本内容。如何确定一个时代的开端,反映的是人们对这个时代基本内容和发展方向的认识。把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体现了苏联政治领导人的某些理论和观点对史学家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列宁曾就时代问题作过多次论述,并列举了许多事件作为进入新时代的标志。十月革命前夕,列宁说“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现在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3.
读︽清诗流派史︾陈永正近年来,清诗逐渐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内地和港、台地区都出版了一些研究专著,而刘世南先生的《清诗流派史》则是其中颇具特色的力作。该著在清诗研究上采取了新的审视角度,从流派的兴衰发展着眼,辩证地分析、论述有清一代诗歌历史。正如敏泽先生...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与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同步前进的诗歌流派.它的历史行程像战争本身一样艰苦卓绝,它所构造的艺术天地,又像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一样丰富厚重.作为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它在诗坛上坚守的时日之久,它的诗人队伍之壮大,它的艺术实践、理论探索与社会现实的联系之密切,以及它的美学追求之开阔与坚定,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的全部艺术活动,构成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生活的一部“诗的史”与“史的诗”.这个流派就是“七月”诗派.  相似文献   

5.
全球史要求从一体化或者整体性的角度研究和编纂世界史。历史学科的这一潮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全球化的大趋势。全球史的第一要义,是运用世界-历史的方法,进行跨民族、跨文化的研究。同时必须看到,全球史应当有一个包括世界经济体的生成与发展、民族国家体系的全球扩展、多样的现代性以及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等在内的多层级的叙述结构,其中,如何认识工业资本主义在近现代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仍然是围绕全球史观争论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吕若涵 《东南学术》2001,(5):108-114
一、博士论文提要 目前学界对论语派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迄今为止,仍缺乏对这一文学流派(主要是小品文流派)进行整体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宏观研究.对论语派的研究往往只是作家研究(如林语堂研究、周作人研究)、思潮流派研究(如海派文学研究、自由主义文学研究、文学思潮史研究)或现代散文史研究的附属产物,这些研究将作家或流派置于文学思潮的历史链条与诸种文学流派的生存空间之中,其视角或精微或开阔,十分有助于理清论语派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偏狭思路.但是,流派内部主体精神的驳杂性和文学结构的复杂性仍然因为或大或小的研究框架和观照角度的限定,终难获得更深入的揭示.较之"学衡派"、"新月派"、"现代评论派"、"京派"等流派研究,其滞后性无疑相当突出,而90年代以来论语派散文的热销,更加强了这一研究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历史学科为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在先秦史、隋唐史、中国古代经济史、传统经济转型、海防近代化、晚清政治制度、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等研究领域形成一定特色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张恒寿、王树民、胡如雷、苑书义等多位史学家。目前,该学科拥有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两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点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中国近现代史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为校级重点学科。现有教授26人,副教授23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9人,师资力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2000年以来,共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05部,在国内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85篇,承担省部级课题41项、厅局级课题106项,获得省部级奖励30项。现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等六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中国古代经济史、史学评论与文化传统、隋唐史、世界古代史、世界文明史等五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籍整理研究所始建于1985年,出版了一大批古籍整理专著。文物室始建于1955年,收藏文物达千余件。资料室始建于1956年,现有藏书20万册,拥有中国史书库、世界史书库、丛书库、期刊库、工具书库、线装书库等六个书库,在全国同类专业的高校中,藏书首屈一指。燕赵文化研究中心于2006年建立,以河北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三个领域为研究重点,加强与当代河北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紧密相关的环渤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史与燕赵文化史的研究,为河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  相似文献   

8.
中学历史学科是一块压缩饼干,历史是一个国家对历史各时期所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总概括。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需要在很短的时问内认识。要引导高三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问里以高考的要求认识《中国古代史》、《世界的近现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需注重整体观念的把握,把历史上众多的人物、事件放在一个整体中进行教学,将历史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于中国新诗发展史的研究,可谓著述不少.青年学者罗振亚所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北方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在此基础上就显得尤为独树一帜,展示出著述者卓有成绩的探索和富有才华的睿智思考.这本书详尽追溯了滥觞于本世纪20年代至今多半个世纪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流派的历史,为我们再现了一幅既纷繁多样,又连贯完整,层次分明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发展图景.正如山东师大教授吕家乡先生在序中所言: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史,它的出版是令人欣慰和兴奋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现代文学学科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种类型的新文学史著的编撰得到了重视,其中小说史的编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小说史的编撰在这次重写文学史的热潮中,表现出了调整与拓展。其不仅对文学史上的作家、作品、事件的评价作出了调整,更反映在小说史体例的变化上,专题史受到青睐,人物史、流派史、文体史、思潮史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小说史体例上的变化直接变现出小说编撰学术化的倾向,体现出了小说观的变化。本文主要通过田仲济、孙昌熙主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和陈平原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体例的变化,透析小说史编撰模式的转变和小说史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现代西方哲学,一般是指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在西欧和北美各国产生和流传的各种哲学流派。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是现代资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及其成果的理论表现,是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研究实践的理论反映。同其它任何哲学一样,它也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众多,名目繁杂,可谓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综合起来,可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100多年以来,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在这里我们以政治历史的发展变化为线索,把它的历史演变划…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前,刊于《待探索》上孙玉石的《新诗流派发展的历史启示──〈中国现代诗歌流派〉导论》,第一次对现代诗歌思潮、派别进行宏观扫描,梳理出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也称现代主义)三大思潮和十几个派别,可说是中国新诗流派史的一个预设框架,但因是论文,未能充分展开。去年,柯文博的《中国新诗流派史》(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2月版)和游友基的《中国现代诗潮与诗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两书相继出版,从思潮、流派观角系统全面地研究现代诗歌发展史。前者属线性结构,以流派纵向发展为线索,融入三大思潮…  相似文献   

13.
<正> 人物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研究,基本上还是一块未开垦的荒地。为了开展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的研究,从而推动中国现代史研究的深入发展,由上海大学、苏州大学、杭州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中国现代史教学和研究工作者发起的中国现代历史人物丛书编委会筹备工作会议于4月19日至21日,在苏州染织三厂举行。来自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山西、安徽、山东的三十多位中国现代史学者和教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就中国现代历史人物研  相似文献   

14.
一、了解学习中国现代文学流派的意义和水平的编写特点。专升本的学员为什么在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之后又要开设“中国现代文学流派”课程呢?学习后者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所谓文学流派,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内,一些思想倾向、文学观点、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上相近或类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结合在一起,有一定的群体结构,创作显示出共同的特征,于是形成了文学流派。这种文学流派一方面联系着特定历史时期有独特风格的众多的作家作品;另一方面又联系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运动、文学思潮、审美倾向的总体面貌。正因为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年第 7,8,9期连载了我的文章《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新教材——— 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 ,随后该刊 2 0 0 0年第 3期发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署名任史识的回应文章《评黄安年先生〈评人教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新教材〉一文———也谈“130例”质疑引发的思考》 ,〔 1〕 这两篇意见相左文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界已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 ,〔 2〕受到了教育界、学术界同行的关注。笔者相信围绕教材编写评论的健康开展 ,对于积极改进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大力推动中学历史教学的改革、努力促进学…  相似文献   

16.
在画史上,不同风格流派的兴衰、演替,构成了绘画史的主脉络。对风格史的研究,古今论者甚多,他们从理语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解释着艺术现象。而现代系统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方法论。开放系统的“无序——自组织——有序”的耗散结构理论贯穿着中国画的诸种风格流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西方哲学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在法国表现得特别突出。法国哲学的这种转型出现最早,但与陈旧的宗教神学密切相关的前理性时代的唯灵论、折衷主义等思潮也曾一度成了当时的主要社会思潮。法国哲学现代转型中最具影响的哲学家是孔德和柏格森。孔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要以实证自然科学的精神来改造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流派的创始人;柏格森则是由揭示人的生命(意志、生存)的性质和意义进而提示人的历史和文化以至整个世界的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生命冲动说和直觉主义在这方面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全球史观和中国史学断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沛 《学术研究》2005,1(1):5-10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于沛认为,全球史观是当代西方有广泛影响的史学思潮之 一,近年在中国史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要真正做到汲取全球史观的有益内容,为中国史学理论建设服务, 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并进一步肃清各种形式的“欧洲中心论”的影响。郭小凌认为,全球史 观是一种借用历史哲学和历史学已有成果的新提法,而不是解释历史的新方法,更不是一种博大周密的理 论体系。20世纪以来的专业史学尽管流派林立,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仍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裔昭印 指出,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发展交织着共性与个性。撰写世界文化史应当具有全球 史观,编纂者需有开阔的全球视野,注意表述整个人类的历史经验,等等。林中泽认为全球史观并不是不 需要历史中心,而是要建构新的中心。全球史观十分重视历史联系,因而大大推动了我国中外关系史等学 科的发展;可是与此同时,人为地制造、夸大或破坏历史联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程美宝则叙述了全球史 与世界史的差异、全球史的独特视角、全球史与全球化的关系、过去中国史学某些研究传统与全球史契合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全球史与中国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于沛认为,全球史观是当代西方有广泛影响的史学思潮之 一,近年在中国史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要真正做到汲取全球史观的有益内容,为中国史学理论建设服务, 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并进一步肃清各种形式的“欧洲中心论”的影响。郭小凌认为,全球史 观是一种借用历史哲学和历史学已有成果的新提法,而不是解释历史的新方法,更不是一种博大周密的理 论体系。20世纪以来的专业史学尽管流派林立,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仍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裔昭印 指出,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发展交织着共性与个性。撰写世界文化史应当具有全球 史观,编纂者需有开阔的全球视野,注意表述整个人类的历史经验,等等。林中泽认为全球史观并不是不 需要历史中心,而是要建构新的中心。全球史观十分重视历史联系,因而大大推动了我国中外关系史等学 科的发展;可是与此同时,人为地制造、夸大或破坏历史联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程美宝则叙述了全球史 与世界史的差异、全球史的独特视角、全球史与全球化的关系、过去中国史学某些研究传统与全球史契合  相似文献   

20.
从全球史观及其影响所想到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于沛认为,全球史观是当代西方有广泛影响的史学思潮之 一,近年在中国史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要真正做到汲取全球史观的有益内容,为中国史学理论建设服务, 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并进一步肃清各种形式的“欧洲中心论”的影响。郭小凌认为,全球史 观是一种借用历史哲学和历史学已有成果的新提法,而不是解释历史的新方法,更不是一种博大周密的理 论体系。20世纪以来的专业史学尽管流派林立,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仍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裔昭印 指出,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发展交织着共性与个性。撰写世界文化史应当具有全球 史观,编纂者需有开阔的全球视野,注意表述整个人类的历史经验,等等。林中泽认为全球史观并不是不 需要历史中心,而是要建构新的中心。全球史观十分重视历史联系,因而大大推动了我国中外关系史等学 科的发展;可是与此同时,人为地制造、夸大或破坏历史联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程美宝则叙述了全球史 与世界史的差异、全球史的独特视角、全球史与全球化的关系、过去中国史学某些研究传统与全球史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