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3.01"事件发生后,分别属于中美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对其进行了集中报道。从分析样本中发现,《人民日报》将"3.01"事件定性为暴力恐怖事件,《纽约时报》则认为这是一起中国维汉民族矛盾所引发的袭击事件。两报在报道中选择差异甚大的报道议题、关键词、图片、信源来印证和强化自身对这一事件的判断。报道呈现如此分野,与两报的价值立场和办报定位有关,《人民日报》以"喉舌框架"来报道"3.01事件",而《纽约时报》则以"冲突质疑框架"来审视它。《纽约时报》对"3.01事件"的报道固然有其意识形态偏见,但其多元立场、多种视点的报道框架与思路对中国媒体亦有启发,对于中国媒体提升对境外受众的舆论引导力和话语影响力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市场化报纸在报道政治时事新闻时是否真的能够摆脱政治逻辑的约束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闻理论问题.本文从框架理论出发,对比分析了当代香港发行量最高的市场化报纸<东方日报>与台湾国民党报纸<中央日报>对国民党主席连战2005年率团访问大陆的报道,结果发现第一,市场化报纸报道时事政治新闻时更倾向于使用"人情趣味框架"而非"议题框架".即使在处理一些无法回避的重大议题时,市场化报纸也会采用比较灵活的方式处理务求生动明晰;与此同时,市场化报纸在建构框架时注重历史背景的介绍,把事件纳入宏观的历史条件中,从而赋予事件具体的时空意义,也给读者创造了相对开放的新闻解读空间.第二,市场化报纸尽管使用大量的技巧模糊框架,淡化立场,在组织框架上非常注重以均衡的篇幅报道事件中的人物、场景和情节,但框架的高层次结构还是会表现出其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3.
探究国外媒体对中国公共政策议题的策略解读与建构过程,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施政国际环境。以国外媒体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报道为研究样本,结合内容分析法与话语分析法,从体裁类型、议题属性、话语方式、情感倾向四个层面出发,探究误读发生的诱因及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关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报道,国外媒体倾向采用通讯及述评的方式,集中报道与人权相关的政治议题,并通过"对立"与"多声"的话语策略,设置"议题政治化"的框架,进而建构负面的中国形象。因此,为建构与传播良好的中国形象,应基于国家政治安全视角构建国家战略传播体系,完善国家战略传播的危机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国家对外传播语系。  相似文献   

4.
运用媒介框架理论对2014年2月9日至16日央视报道东莞扫黄的19组新闻进行框架分析。研究发现,央视对事件的报道,总体上定位在依法治理色情嫖娼这一叙事框架中。报道凸显了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宣传功能,报道框架不仅十分契合法治中国这一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而且十分契合目前强调社会治理和反腐重要性的官方话语精神。但是,央视报道引发的负面舆论反应,也意味着在社会认同和价值观多元化、碎片化的时代,媒体亟需创新新闻报道策略,拓展新闻报道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5.
框架分析理论结构包括概念系统、议题内容定位、文本结构三个分析层次,适用于探索社会公共议题的媒介框架。本文以建构主义范式的框架分析为理论基础,通过建构一个多维的框架分析理论结构,检视近三年我国主流媒体雾霾议题的呈现模式。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较之财新《新世纪》较少采用"价值框架","科普框架"在媒体报道中占据大量比例,不同媒体对政府措施持不同态度,"党的新闻事业"和"专业主义新闻"呈现了较大的话语表述差异。这启示媒体应当在在环境报道中承担起责任,从"价值框架"、"主题框架"上完成对公共议题的建构及相应的社会动员,帮助公众形成正确的认识,讨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1938-1943;年对重庆大轰炸的相关报道为话语文本,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出发,对媒介文本的内容进行分类和量化分析,从报道量,报道内容和报道走势三方面,探讨该报重庆大轰炸报道的新闻理念及运作实践,从一个侧面考察二战期间西方主流媒体上的中国抗战首都重庆形象.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中美四份主流报纸上有关"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新闻报道.研究结果发现两国报道中都突出了责任、领导合作、环境后果、经济影响、生活方式和社会冲突框架,在新闻话语上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叠合与呼应,但中美媒体的报道在发展与风险取向上反映出迥异的价值观念,从而形成了话语的交锋.研究从国情之别与报道实践之间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产生这种异同的报道观念.研究最后提出,在环境气候问题日益成为受到政治壁垒影响的风险议题时,发展中国家新闻工作者在对西方经验的吸收借鉴过程中,应树立起有别于西方保守主义立场下回避风险的报道理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环境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新闻框架理论,以《人民日报》1956—2012年间的历届党代会的报道为例,对我国党报党代会报道进行分析。通过《人民日报》报道信源、报道议题和报道类型的历时与横向分析,发现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对历届党代会的报道与社会发展相联系,过去单一型政治框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松动和面临转型;同时,其新闻框架分析显示,党代会报道与政府议题能够形成互动,并对政府议题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进入"环境敏感期",环境群体性事件高发引起了国内外诸多媒体的关注报道。针对2012年10月22日爆发的宁波PX事件,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人民网和英国BBC中文网两家媒体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人民网和BBC中文网在宁波PX事件的不同阶段其报道数量、报道议题的设置、消息来源的选择、事件归因的报道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性。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英网络媒体的报道分析,对宁波PX事件的原因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议题中,新旧媒体发挥着不同作用。传统媒体以城市国际化建设的方法和策略作为议题的主导框架,弱化对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讨论,通过报道官方活动、系列策划等方式罗织话语秩序,实现议题建构;而民众则通过互联网采取戏谑的态度,质疑国际化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解构传统媒体建构的议题框架。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除了互联网的技术特性外,还在于人员和信息的跨境流动,观察角度的增加,权利意识的兴起以及互联网的赋权,使话语主体权力关系发生了新变化。  相似文献   

11.
环境阴影下的谣言传播:PX事件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PX项目建设在中国各地遭遇了一系列民众抗议与抵制。其中,"PX剧毒"的谣言传播在促发大规模抗议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以PX事件为例,探讨环境谣言的内容特点,以及谣言产生与传播的机制。对历时六年的PX事件中涉及的谣言传播的文本分析后发现,关于PX"剧毒、致癌致畸"的谣言在厦门、大连、宁波三个城市的PX事件中持续出现。在厦门PX事件中,报纸"照搬"未经确证的专家意见滋生了谣言;在大连和宁波PX事件中,谣言经历了磨平和锐化过程,不断强化受众关于"PX高危害"的印象。随时间发展而出现的谣言"添加"效果,如谣言的故事化和"PX泄漏"谣言,以及信息的模糊化,令谣言更加难辨真假和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12.
采用责任归因、冲突、人情趣味、后果、道德价值、权力压迫、利益等七种经典的类型框架,对新浪微博有关"李刚门"事件的主要报道与评论内容进行框架分析,研究事件发展过程中各种框架的分布与消长,在分析主推报道框架与评论框架关联性的同时考察前者基调对后者立场的影响。研究表明:"李刚门"事件中新浪微博主推报道的框架分布比较均匀,而评论框架则集中于权力压迫框架。前者基调与后者立场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框架漂移,表明微博并未引导舆论而只是呈现了舆论。  相似文献   

13.
对争议性事件的报道与再现,是考察大众传媒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场域。本文整合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学的理论和话语资源,分析和研究了争议化传播的社会背景,反思当前媒体对争议性事件报道的处置手法与模式,探讨了从再现争议到价值协商的争议性事件报道与传播的利益诉求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以Martin评价理论介入系统为理论框架,从生态语言学出发,结合Stibbe关于话语的三种分类即破坏型话语、有益型话语以及模糊型话语,分析《印度时报》和斯里兰卡官方媒体《每日镜报》中有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语料,可以建构生态话语中的评价意义,提出生态化的介入分析框架.该框架基于"和谐共享,共有共富"的生态哲学观,将源于语言本体研究的介入理论生态化,实践"超语言学"研究,延展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介入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台湾政治转型之后,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发生了重大变迁。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受到历史、政治、民族、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新闻传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信息多元化、政治议题设置、政治话语和媒体立场构成了新闻传播影响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变迁的基本因素。以政治信息多元化分裂民众政治认知为逻辑起点,新闻传播通过政治议题设置引导公共舆论,以"台独"话语霸权影响民众政治话语,以媒体立场劝服和改变民众政治立场等方式,导致了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变迁。  相似文献   

16.
环境传播并非仅是环境议题的扩散,更是各种主体的话语呈现。土壤污染报道可以作为探讨环境传播中话语表征的典型案例。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746篇报纸媒体土壤污染报道样本,发现:土壤污染报道中政府、专家、企业、NGO以及公众各方的话语权并不平等,其中政府占据议题的主要话语权,专家学者积极介入议题报道,企业则表现为回避突发土壤污染事件。相较于前三者的强势话语权地位,环保NGO和公众的话语权较为弱势。  相似文献   

17.
政府形象修复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政府"官微"为其形象修复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景和工具。但是,在面对一些偶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时,"官微"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以天津"8·12"重大事故为例,从危机情境到策略选择的视角切入,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不难看出:"官微"对政府形象修复尚存在着修复意识有待加强、修复能力存在欠缺等典型问题,需要政府官员卸下"官本位"思想的包袱和"面子"心理,与公众进行更加平等和开诚布公的沟通,使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中实现更亲密的对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类型学社会话语的分析框架将新媒体事件归纳为四类话语即国家(民族)话语、公共性话语、民粹主义话语和文化话语,话语背后分别体现了官方意志与爱国精神、公民性力量、戏谑狂欢精神和文化建构逻辑。这些话语共同构成了新媒体舆情的主要表达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以逻辑分析和框架描述的“类型-权力”分析视角为研究工具,即“类型学社会话语”分析法,分析新媒体事件的“类型箩筐”及其“话语场域”,将新媒体事件归纳为4类话语:国家(民族)话语、公共话语、民粹主义话语和文化话语,分别体现了官方意志-爱国主义、公民性力量、戏谑狂欢精神和文化建构逻辑,为日益频发的新媒体事件提供框架性的质性认知。分析认为,新媒体事件的话语生产方式代表了一种创新的媒介逻辑,这种新型逻辑推动着“媒体-公民-政府”三者的互动,重构着权力配置机制,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公共治理路径的转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柬埔寨报纸、网络以及网民互动评论中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内容进行框架分析和语料库分析,可以看到柬埔寨不同社会阶层对“一带一路”在柬实施的不同观点和态度。研究表明,柬埔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官方和民间在媒介话语中表现出的立场、观点不尽相同,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总体上显示为中性、正面,但也不乏立场微妙、质疑和忧虑的声音。中国应尽快搭建在柬传播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