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时中国的意识形态、教育科技和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今,在教育体制上仍带有浓厚的苏联模式的色彩.本文对中国教育苏联模式的历史和现实影响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对中国目前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颜利 《江汉论坛》2007,3(11):5-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根本突破,前者与后者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但前者并不是对后者的"彻底否定",后者也并非"死路一条".在正确路线指引下,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是可以改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对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前者对后者是一种辩证的否定.正确认识、科学分析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就要把它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根据它所处的社会环境来进行,要用唯物史观来科学评价,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3.
<正>孙常福主编的《雕塑文化底蕴》(汕头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主要介绍了我国的雕塑艺术历史,以及雕塑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该书论述详尽,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从石器、陶塑到石窟、宗教雕塑,内容丰富系统,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可读性。该书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的,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史料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古代的雕塑文化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形象唯美的呈现,是一部集可读性、欣赏  相似文献   

4.
中国移植苏联民法模式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新中国第一次民法典草案为研究文本 ,对新中国民法移植 1 92 2年《苏俄民法典》模式的内容做了具体的考证。研究表明 ,新中国一些重要的民法制度和原则———民法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公民为民事主体、强调国家财产的不可流转性、注重保障国家财产所有权、计划合同占据重要地位、强调债的实际履行原则———都是移植苏联民事立法和民法理论的结果 ;同时 ,法定继承人范围及被继承人配偶的继承顺位的确定也受到了影响。虽然新中国第一次民法草案并没有全盘照搬苏联模式 ,也并没有即刻形成正式的民法典 ,但这种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5.
我国移植苏联法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将苏联的法制模式作为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楷模 ,将苏联的法学教育模式作为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努力方向 ,因而照搬了苏联的一些法律制度和教育体系。这种“全盘苏化”虽对当时的中国具有填补空白的积极意义 ,但与之相伴随的法律教条主义、法律虚无主义等因素也对中国的法制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可以使我们在走向法治之路时正确认识、借鉴外国法制 ,使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6.
《理论视野》第5期发表中央党校组织部副部长赵长茂教授的文章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的是"中国特色",而"特色"来自于比较。"中国特色"应当是和"苏联模式"相比较而言的。毫无疑问,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实事求是地说,自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从大原则、大框架上说是照搬了苏联模式,无论  相似文献   

7.
唐子江  王坤庆 《学术论坛》2012,35(5):182-18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世纪之交,我国出现一股以"新"作为标识和价值取向的教育改革浪潮,这是新时代发展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也是世界力量中心转移、中国崛起在教育上的体现。为了应对这样的时代要求和挑战,我们有必要发起一场中国的"新教育运动"。为数众多的新教育改革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加强对话交流和学习借鉴,中国的"新教育运动"出现是可以期待的。我们呼唤中国的"新教育运动"出现就是要致力于追求教育意义上的"中国世纪"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荣长海 《理论与现代化》2014,(6):F0003-F0003
<正>前不久,读到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王鹤博士撰写的《纪念性雕塑的主题选择、表现手段及寿命问题》(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使我获益良多。该书字?行间既有对于思潮的敏锐感知,如"纪念性雕塑的寿命问题"就牵涉到艺术伦理和城市建设中的难题;又有沉重的历史思考,因为纪念性雕塑毕竟是从古走到今。该书内容非常丰富,体现出当今青年学者的热情澎湃与冷静思索。该书选取了一个很少有人系统研究的领域——纪念性雕塑。通过对人类历史上的著名纪念性雕塑案例、  相似文献   

9.
"一五"计划是新中国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的经济计划,编制前后的经济速度指标呈现出"先高后缓"的趋势。本文拟通过对已刊布的档案资料的梳理,勾勒出苏联对于"一五"计划经济指标设定的影响路径,经济速度指标的"高"是受到苏联的高速发展的建设经验和驻苏大使张闻天的意见的间接影响的;而后经济速度指标的"缓"是受到苏联"放缓速度"意见对中国决策者们"观念"的直接影响的。苏联要求中国降低经济速度指标的原因有三:一是中国共产党在制定经济政策领域内的经验和知识是不足的;二是在经济建设中要留有后备力量,才能应付意外的困难和事变;三是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如果指标定的过高会不稳妥,对国内外均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中国"大跃进"在经济领域优先发展量工业的方针,实行工农业"剪刀差",制定赶超型发展战略;在政治生活领域民主与法制残缺,个人集权,公共权力放纵,个人崇拜直接导致"大跃进"再发动.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大跃进"并未走出苏联模式的窠臼.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借鉴了苏联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导致了经济效益低下,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根据我国国情创立并实践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苏联模式进行了超越,有力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由于我国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太深,虽历经改革仍不能完全消除苏联模式带来的弊端,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从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苏联伦理学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苏联化,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发展史上伦理思想由道德意识形态向道德理论转变的一个特定的过渡阶段。1985年之后,“新思维”指导下的新伦理学初露端倪。道德伦理和社会发展变迁的作用与反作用以具体的方式表现在了苏联伦理学的终结和苏联解体的进程中。探索苏联伦理学的研究究竟如何一步步地远离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而走向终结,如何以伦理学的视解来反映从苏联到俄罗斯的转变历程,寻托苏联伦理学研究的病点是本文的主要任务。苏联伦理学研究的病点可以归纳为人道化、非理性化、新教条主义化。  相似文献   

13.
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两种模式。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先是借鉴苏联模式,后又构建了具有创新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现了对一系列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理论创新。其演进路径即从"超阶段论"的"左"倾路线到初级阶段论的求实路线的转换;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体制的转化;从封闭孤立到全面开放的对外经济格局的转型;从以人为末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的转变。梳理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路径无疑对探寻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雕塑发展,既要继承传统,审视和重释传统,又要破除"西方中心论"从东西方各民族的雕塑文化中汲取人性健康的养料,既不失去和世界接轨的机会,又坚持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是后殖民时代的我们在"全球化"和本土化艰难悖反中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议题:1.重审中国传统的雕塑精神:天人和谐的圆舞与柔韧不息的智慧.2.重审中国古代人物雕塑之憾:主体人之缺失.3.重看西方雕塑中注重人本体之光荣传统.4.近观东方雕塑(重点谈印度雕塑文化)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苏联时期中亚与中国新疆的关系直接受到苏联外交政策和两国关系的影响。苏联成立之初实行力保新疆稳定的政策,当时新疆地方长官也采取"保境安民"和"严守局外中立"政策,双方开始了有利于苏维埃政权巩固和新疆稳定的政治、商贸交往。新中国成立后,苏联时期中亚与中国新疆保持了3000多千米长的共同边界和十几个跨界民族。20世纪60年代,中苏友好关系破裂,苏联对中国新疆的政策发生变化,其中亚和中国新疆发生了众多的边境、外交纠纷。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中亚诸国与中国新疆的划界工作解决顺利。  相似文献   

16.
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成立到1991年12月2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 列宁的故乡消亡,此段岁月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 过弹指一挥间。然而,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从新中国 成立到苏联解体的42年中,两国关系风风雨雨,恩恩怨 怨,有过亲密无间的兄弟情谊,也有过兵戎相见水火不 容的岁月。 《新中国与苏联的高层往来》一书,由吉林人民出 版出版,作者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李春 隆教授与其研究生徐晓天及该书资助者徐振泽先生。 《新中国与苏联高层往来》(以下简称《高层往来》)上 下卷共24…  相似文献   

17.
随着法治中国建设向纵深推进,我国需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法治人才,然而,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多年走低,这折射出改革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成为法学本科教育的时代命题。新文科建设催生出新法学建设的命题,对法学本科教育理念、法学思维方式、法学本科教育内容等方面都有显著影响。为此,应改革中国式法学本科教育模式,在法学本科教育中国化、数字化、思政化、融合化、职业化、国际化等方面进行回应性变革。  相似文献   

18.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已有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关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的重大的政治问题。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个试验,对其进行评价时,必须慎之又慎,严格依据事实,科学地进行分析和判断。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尽管存在许多弊病,但从制度角度看,基本上是正确的,局部是错误的;从实践角度看,成绩是基本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断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失败的,那是没有根据的。苏联向资本主义演变的决定性因素,不是社会主义实践出现了失误和弊病,而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背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推行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换句话说,苏联演变的根本原因不是社会主义搞得不好,而是不搞社会主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具有本质的同一性与模式的多样性。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的一种旧模式,它的衰落不等于社会主义的失败。中国模式作为社会主义的一种新模式,正日益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21世纪的社会主义必将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造出五彩缤纷、各具民族特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提出中国教育发展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由此构建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逻辑严密的全方位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立体模式."三个面向"教育发展模式适应了中国教育从基础层次向更高层次飞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新要求,从现实出发,突出了现代化发展特色;从世界出发,突出了国际化发展特色;从未来出发,突出了优先超前发展特色,对中国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也为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