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币资金跨境流动中的风险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规模日益扩大,对我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也日益凸显,其蕴含的风险也逐渐暴露.我国目前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主要通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来实现,无论通过哪条渠道进行都存在一定的风险,都有可能影响到国内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一旦这种变化节奏骤然发生或超过一定幅度,就会对货币市场的平稳运行造成冲击,同时对我国的宏观调控、资本管制和债务管理都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邓创  谢敬轩 《人文杂志》2023,(11):83-93
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显著增强,汇率预期呈现日益分化特征,由此引发的汇率预期冲击对金融稳定的威胁不容忽视。基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视角,深入探究汇率升、贬值预期变动对金融稳定影响效应的时变性与非对称性特征,研究发现:第一,汇率预期变动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经济新常态以来汇率贬值预期一度走高,我国国际资本净流出现象明显加剧;第二,汇率升值预期对金融稳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尤其有助于金融体系职能发挥能力的提高,而汇率贬值预期会对金融稳定造成潜在威胁,但随着我国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的加强,其负向影响已开始持续走弱;第三,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汇率预期作用于金融稳定的重要中间渠道,汇率升值预期背景下国际资本短期内大量流入对我国金融稳定造成了显著冲击,并使得汇率升值预期对金融稳定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因此,应加强人民币汇率预期引导,防范预期自我强化、自我实现的顺周期羊群效应,同时协调搭配宏微观审慎管理与资本流动监管措施,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双向开放程度的持续推进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的加大,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频率和波动性显著增强,这将对我国金融稳定产生剧烈冲击,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在开放框架下构建了包含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的内生动态系统,从理论层面揭示了三者互动的微观机制.进一步选用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包含随机波动的贝叶斯时变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BVAR)分别从全局性和多重情景进行实证分析,特别地,考虑到三者之间的关系很有可能依赖于异质性区制环境而存在非对称性特征,文章进一步从汇率升值/贬值预期、国际资本流入/流出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三者之间存在非线性联动效应,且这种联动效应在短期、中期和长期视角下具有显著的时变性和异质性特征,其中,国际资本流动是汇率预期影响金融稳定的重要作用渠道,鉴于汇率预期、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联动机制在异质性环境下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货币当局应通过稳定汇率预期并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短期跨境资本,也可称为热钱或国际游资.在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中国,其大规模流动一方面扰乱了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另一方面威胁着我国的金融与经济安全.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期以及当前的人民币升值时期,国内学界掀起了两场对于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大讨论.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流动途径、流动规模以及影响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因素等方面.本文拟对诸观点进行深入评述.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空前发展,要求各国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以降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刺激各国经济增长。工业化国家几乎完全实现了资本项目自由化,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各项管制措施。国际资本流动是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内在动因。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背景下,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在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中,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模式和路径安排应该与资本项目自由化程度相适应,进行近期、中期和长期安排。  相似文献   

6.
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诸多变化正以古今未有的方式袭来,在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发展进程中,中国资本账户有序开放、人民币跨境流动增加、汇率波动频繁,伴随国内金融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市场化发展和各项政策推进,跨境资本流动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变动。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面临巨大人口规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中国式现代性的要求。其近期特征是资金结构从“双顺差”到“一顺一逆”的格局演变,流动方向由单向流入转为双向波动。目前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面临金融外部性、资产负债表效应和金融放大效应、资本项目开放下跨境资本流动汇率的高估等风险,应从以下方面防范和化解风险:以独立自主的现代化为前提,统筹经济政策全局,不断完善资本项目开放的外部环境;以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为根本,抑制非法洗钱,严防资本外逃;以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为出发点,统领多边合作,推动跨境资本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7.
汇率波动通过贸易收支、国际资本流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替代效应、互补效应和收入效应影响本国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基于结构突变的协整模型,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山东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山东净出口额和消费水平则存在正相关关系.为了应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上升对山东经济增长的影响,当前应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高山东消费水平;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投资利用效率,加强投资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8.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经历了跨境流动的初步阶段,以及逐渐向贸易货币、金融货币和投资货币发展的第二阶段,开始进入到人民币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下逐步可兑换的第三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市场推动的过程,但是政府可以影响这个过程。人民币国际化未来的路径和方法,就是在继续推进人民币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下逐步可兑换的同时,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从参考一篮子货币定价的汇率制度转变为单独浮动的汇率。  相似文献   

9.
资本与劳动力双重过剩是经济面临的"危",正确使用过剩资本以解决过剩劳动力却是化解经济困局的"机"。经济特区是资本流动的通道,是获取国际市场有效需求的窗口,资本与劳动双重过剩的现状使其资本流通功能调整为"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使用MyintSmith理论分析我国资本与劳动力双重过剩现状,结果表明,有效需求是创造就业的源泉,双向直接投资能促进有效需求增长。实证分析表明IFDI和OFDI分别是就业量的格兰杰因,反之就业量未必促进OFDI与IFDI增长。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双向直接投资增长冲击能引起就业增长持久的正向响应。稳健性检验基于省际面板数据与空间计量回归方法,双向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及其空间滞后项等变量对就业增长存在显著正向促进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的就业效应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罗良文 《东岳论丛》2004,25(6):52-5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更加庞大,速度更快,在给我国就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我国尚未实现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资本流动在我国是受到限制的。我国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来自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就业总量的变动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结构VAR方法研究了我国1991年1季度至2008年2季度期间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结果表明:(1)货币增长率的一个正的冲击将导致通货膨胀的上升,并在4个季度后影响达到最大.(2)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一个正的冲击将导致产出上升,并在3个季度后达到最大值.(3)实际信贷余额波动的一个正的冲击可以引起产出的增加,而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率的增加则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胀同时增加产出.(4)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冲击对消费的影响有限,而真实利率的一个正的冲击导致投资下降,实际信贷余额波动的一个正的冲击则导致投资上升.(5)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信贷渠道比货币渠道相对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用GARCH模型定量测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率的基础上,通过Johansen协整方法对1994年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变动幅度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三者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协整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将增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的规模,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幅度与中国ODI是正相关关系.为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ODI的生产成本效应和财富效应,提高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为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投资提供帮助、增加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区间和弹性或许是未来进一步发挥汇率变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济杠杆作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江西社会科学》2016,(8):32-38
基于资金循环视角,利用2004Q2—2015Q3的季度数据,构建了包含金融市场多项资产价格波动的FCI指数和商业银行脆弱度代理变量,建立两者间的VA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有效汇率缺口对商业银行脆弱度冲击效应最大,具有明显的短期扰动;货币政策的数量工具对商业银行脆弱度的冲击要明显强于价格工具;真实房地产价格缺口对商业银行脆弱度冲击影响并不是很大;FCI指数是商业银行脆弱度的单项格兰杰原因。当下需要正确处理好人民币国际化与国内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之间的关系以及金融分业监管与加强协调沟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自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实施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便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我们以石油价格冲击为主线,研究石油价格冲击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利用平滑转换回归(STR)模型,对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石油价格和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油价格是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的Granger原因,反之不成立;石油价格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具有非对称性,当石油价格负向变化率低于阈值水平或正向变化时,石油价格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较小;当石油价格负向变化率高于阈值水平时,石油价格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程度较大;当石油价格处于阈值水平附近时,石油价格波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将在两个机制之间平滑转换,并且转换速度非常快。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4,(6):69-74
基于2005年1月—2012年10月我国贸易收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贸易收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收入、国外收入对我国贸易收支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冲击要大于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冲击。短期国内收入对我国贸易收支增长的影响大于长期。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升值条件下,反而增大了我国的贸易顺差,美国等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其贸易逆差在实践中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以及人民币汇率国际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下,跨境外汇资金的持续大量流入境内并转换成人民币资金运作,已成为当前外汇资金流入的主要特征。其中不排除部分可疑资金具有短期性、投机性、逐利性目的,并可能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资产价格、金融稳定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管理至关重要。笔者以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的视角,通过实证分析,揭示新时期跨境资金寻求进入境内的渠道及方式,同时探寻完善监管手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汇率政策的效应及汇率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我国 1994年以后的汇率机制 ,在名义上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用最优货币区理论假说来衡量 ,这一制度与它所要求的经济条件之间存在很大反差 ,所以 ,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重新选择的必然性。由于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之间存在着所谓的“三元悖论”,所以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时 ,必须寻求最能适应国情的组合。笔者认为 ,“目标区汇率制度”应当成为我国近期汇率制度的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具有一定影响.根据2000-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汇率季度数据,运用时间序列VAR模型,根据实际有效汇率对上海市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实际汇率波动与上海市第一产业占比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与第二、第三产业之间存在协整方程,但特定期间对两者的影响程度上存在差异性.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考虑实际有效汇率波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汇率变动条件下房地产虚拟性与泡沫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升值趋势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产生直接的和潜在的影响,成为刺激中国房地产虚拟性和泡沫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当本币升值时,至少有三种效应会作用到房地产市场,即流动性效应、财富效应和信贷效应,从而引发房地产市场的虚拟性。汲取日本和泰国的经验教训,进行可行、有效的政策选择:引导房地产项目下跨境资本的合理流动;规范商品房交易环节外资直接投资秩序;加速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加强对进入我国房地产业外资的监管力度;有效选择我国汇率调整方式等。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与以发达国家为样本的研究结果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影响效应不显著,两者之间不存在"U-型效应"。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也显著受到劳动力低成本的影响,这也是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模式的显著区别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