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疆游牧民族定居与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疆的特点 ,实现四个转变是游牧民族定居和牧区社会经济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一是在牧区生产方式方面由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转变为固定的生产牧场 ;二是在牧民生活方式方面由传统的逐水草而居转变为有固定的生活社区 ;三是在牧区经济结构方面要由单一的畜牧业经济向多元化的草原经济转变 ;四是在牧区社会发展方面要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向社会化大生产大服务方面转变。要实现这四个转变 ,就应当以游牧民族定居作为重要的突破口 ,对牧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理论、制度、政策及科技创新方面的构想 ,要有前瞻性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开创一条符合新疆实际的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新疆草业产业化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新疆草业产业化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新疆草业产业化的总体构想,即新疆草业产业化要选择规模化区域布局战略、企业化经营战略、外向型发展战略、质量建设工程战略和牧民适度定居战略.  相似文献   

3.
牧民定居是新疆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牧区建设是新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牧民定居则是新牧区建设的基础,牧民定居水平低已成为新牧区建设的一大障碍.文章在分析牧民定居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牧区水利建设、建立饲草料基地、解决后续产业、促进定居规模化、加大扶持力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推进新牧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牧民定居村落内发动力不足的缺陷决定了输入型发展动力的必要性,如何提高外源动力的有效输入,内外发展动力有机结合,最终使内发动力成为村落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定居村落发展的关键。文章通过对新疆和静县牧民定居村落——X村的调查研究,对其发展动力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游牧民定居工程使牧民从“游牧”到“定居”,生产与生活场域的改变,促使牧民新社区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本文从社会资本视域,以社会关系为切入点,通过描述青海省玉树州曲县H社区定居牧民从游牧到定居的转换及适应过程,展示牧民在新环境中的交往需求变化以及社会关系的重构情况.研究发现,牧民定居后在重视维持传统亲缘关系的同时,也逐渐建立起基于新生产生活场域的新型社会关系,而社区新型社会关系的形成又是牧民在业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把各种关系作为社会资本运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游牧民族聚居的游牧区 ,草原畜牧业在新疆历史最为悠久 ,历经数千年 ,经久不衰 ,是畜牧业的主体形式。但随着牧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传统草原畜牧业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经过 2 0多年的牧区经济体制改革 ,新疆近约 80 %的牧民实现定居、半定居。实践证明 ,游牧到定居是实现草原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必由之路。本文分析和探讨了游牧民族定居和草原畜牧业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草原畜牧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加快和完善游牧民族定居 ,促进草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新疆的发展离不开牧区的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关注新牧区的发展现状,研究牧民的生产生活状况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以塔城地区额敏县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当前游牧民定居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阿勒泰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难点在牧区,没有牧民的小康就没有阿勒泰地区的全面小康,而实现牧民小康的前提就是牧民定居。牧民定居点建设要标准化;加大饲草料基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投资;调动牧民定居的积极性;重视定居牧民的培训和劳动力转移问题;明确牧民定居条件和标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1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和全国一样,畜牧业和牧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畜牧业连续20年获得丰收,从根本上改变了畜牧业生产徘徊的局面,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牧区经济实力有所增强,牧民生活正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是新疆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虽然如此,新疆畜牧业与全国水平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极不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就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面言,仍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格局。畜牧业经济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后劲不足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新疆畜牧业和牧区经济的发展。1.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新疆牧区经…  相似文献   

10.
牧民定居:传统游牧业的重大社会经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纪交替之际,我国牧区畜牧业正经历着一场重大历史变革,传统游牧业日益萎缩,新的现代畜牧业逐渐形成。在这一过程中,牧民定居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牧民定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牧民定居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我们采取可行的办法,推动传统游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一、传统游牧业的重大变革 如果传统游牧业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畜牧业生产中仍将居主导地位,那么定居就是空谈。如果相反,定居将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游牧业正在丧失它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已走到了历史的尽头。游牧业的存在必须有一些基本条件:一是有可供游牧的广阔牧场,有着丰富的天然饲料;二是有着适宜于游牧的家畜品种;三是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科技文化落后,与外界缺少沟通;四是生产的目的以自食为主,商品生产不发达。这些基本条件若发生根本性变化,就必然导致传统游牧业的终结。  相似文献   

11.
甘南藏族自治州牧民定居模式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生态环境关系到长江、黄河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并从不同层面上分析了牧民定居对高效利用草地资源 ,保护和恢复草地生态系统 ;发展现代畜牧业 ,提高牧民收入 ;改善生活质量 ,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和效应。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牧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区传统的游牧业发展为定居畜牧业之后,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根本的改变,牧区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又出现了脱离原有生产基础等问题,与此同时,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认知体系又在发生变化,某些领域的变化甚至超出了正常发展的极限,走向了一种变异式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察布查尔县实施定居兴牧工程要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结合起来。实施定居兴牧工程要同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定居兴牧有利于牧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是实施定居兴牧工程的发展方向。察布查尔县实施定居兴牧工程以来,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取得了积极效益。突出抓好饲草料基地建设;加大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定居建设中明确牧民投入的主体地位,突出政府投入的示范、引导作用;以农区带动牧区共同发展;加快牧区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强定居兴牧工程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4.
清朝统一新疆之后,随着新疆城乡建设的发展和内地人口向新疆的不断流动,新疆尤其是北疆各地的煤矿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仅方便了新疆各族军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对于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根据清代满、汉档案,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献,以内地人的活动为中心,对乾嘉时期新疆煤矿业的兴起和发展予以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四川藏区牧民定居工程与彝区"三房"改造工程,改善了偏远农牧区农牧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了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促进了偏远农牧区的经济发展,为偏远农牧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两项工程完成后,还必须加强后续管理与服务,将定居点建设成为偏远地区农牧民生活条件改善的聚居区、转变生产方式的带动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区。  相似文献   

16.
“八五”期间,新疆轻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全国轻工业飞速发展和新疆其他经济部门快速发展的情况相比,无论其发展速度还是质量,原本就有的差距,显然是越来越大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要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问题,并确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要向西转移的方针.现在的新疆轻工业,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共存.制定出适合新疆特点的轻工业发展目标,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促进新疆轻工业尽快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而走上快速、健康发展之路,对确保新疆经济与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以及“九五”计划与2010年远景目标的顺利实现,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有广阔的牧区,草原畜牧业有悠久的历史,天然草场面积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四分之一。然而牧业经济并不发达,牧民生活也并不富裕。全区24个贫困县中,有10个是牧业县;北疆有7个贫困县,全部是牧业县;南疆有4个牧业县,其中3个是贫困县。至于贫困乡、贫困村,除和田、喀什、克孜勒苏三地、州外,大部分集中在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从1949年到现在,全区1038万头牲畜已经发展到3247万头,增长了两倍。畜牧业的增长并没有使牧民的生活得到多大的改善,这主要是因为牲畜增长的速度并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疆阿勒泰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阿勒泰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具备的条件,作者指出,今后一段时期: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主线,以"工业强区、投资拉动、项目先行、引大扶强"为重点,以"北屯建市、牧民定居、矿业深加工"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努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谢贵平 《贵州社会科学》2007,10(10):152-157
晚清时期,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经济的互补、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渊源、社会的发展和强权政治的强大推动等原因,新疆与沙俄之间的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对沙俄来说,双边贸易的繁荣给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促进了其东向殖民扩张;对新疆来说,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疆社会生活的需求,促进了当地经贸的发展,但是在经济贸易繁荣的表象之下,是国家主权的丧失和巨大经济利益的损失,给新疆社会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朱彦民 《殷都学刊》2006,13(2):9-16
有夏一代,商族在迁徙过程中,其经济生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游牧而游农、由游农而定居农业生活。这种经济模式的转型,缘于商族在每一步军事胜利和占领之后,其所接触或打败的那个民族的经济生活模式都会被积极进取、善于学习的商族人所接受,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在文化上落后、经济上单一的商族的发展和进步,促使它向着这些民族的先进文化和农业经济靠拢和转变。分析先商考古学文化遗迹,这种经济转型是有迹可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