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灾害的反应--社会学的考察(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强 《社会》2001,(11):24-27
灾害发生时 ,面对巨大的危险 ,个体将会作出怎样的反应?他们会采取什么行动?这是需要社会学考察的。灾中个人行为反应的一般特性个人灾时行为反应既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又有一定的规律性。灾害的种类多种多样 ,各类灾害对人类造成危胁的方式、强度和后果各不相同 ,加之危机发生的时间、空间的特殊性 ,由不同类型灾害诱发的行为反应差异性很大 ,例如 ,地震时人们可在室内避难 ,洪水袭来时人们必须转移 ,室内发生火灾时人们必须逃出房子 ,而在火山喷发或龙卷风来临时 ,则必须躲在屋内等。即使在同类灾害中 ,个体行为反应也因个体年龄、性别、…  相似文献   

2.
灾后的心理社会需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人对于各种紧急情况的反应源自两个方面 :一是个人的因素 ,这与其家庭内部的互动有关 ,即家庭对灾害的准备 ;二是民族或文化因素 ,它们决定着个人所在的社区对灾害的准备。灾害的心理社会方面 :灾前个人因素个人心理决定着他对于危机和灾害的反应。家庭中决定个人心理社会行为的因素有 :家族精神病史 ;幼年期的精神创伤和行为异常 ;贫困 ;神经过敏、内向性格、特殊的恐惧 ;生活压力 ;身为女性。灾害的心理社会方面 :灾前民族或文化因素与个人生活的社区和地区背景有关的民族和文化因素决定着个人对灾害的准备。此类因素包括 :应对问题的仪…  相似文献   

3.
人的心理状态是由人的想法形成的,而人们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则直接受到人的心理状态的影响。同时,人的心理状态也直接影响到人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人与社会的和谐。如果长者的心理状态存在问题,就会对生活没有信心,对任何人对任何事都有怨气,有的关闭心扉,有的开口就是牢骚,更不能应付复杂事情;如遭遇挫折,就会一蹶不振,长期陷入情绪低落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4.
社会心理气候是人们共同活动、人们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它表现在诸如集体情绪和意见、个人在集体中的自我感觉、个人对生活条件和工作的评价等群众效应方面。但是,“社会心理气候”这一概念不久前才出现在科学术语中,它是和说明人们共同活动形式的群体效应特点的整体化概念,如“心理气氛”、“心理气候”、“道德气氛”、“道德心理气候”等同时出现的,这些概念已广泛用于现代科学和实践中。这些概念是和地理气候类比而来的,它能使人了解群体效应的实际意义。群体效应是人在集体中  相似文献   

5.
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巨大,在灾难来临之际会造成人类个体或者家庭成员的生命受到威胁、财产遭受损失、组织破碎、社区关系解体、生态环境被破坏、心理创伤等等,灾害救助也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契机。笔者在四川灾区汶川县城和映秀镇参与广州模式社会工作服务,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6.
朱静君 《社会工作》2008,(19):19-20
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巨大,在灾难来临之际会造成人类个体或者家庭成员的生命受到威胁、财产遭受损失、组织破碎、社区关系解体、生态环境被破坏、心理创伤等等,灾害救助也为社会工作提供了契机。笔者在四川灾区汶川县城和映秀镇参与“广州模式”社会工作服务,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7.
一切生物都服从自动平衡法则而生存。人类也是如此。如果环境发生变化,外界的刺激使人的心理失去平衡,人们就要作出恢复平衡的反应,而当这种反应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时,人的心理就会始终保持着一种不协调的状态。由于新旧体制转换的摩擦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诸如社会分配不公、利用职权经商、经济犯罪猖獗等,加上某些社会舆论的消极诱导,人们通过各种社会交往接受的负信号太多,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心里就会失去平衡,产生许多不正常的心理反应,对腐败行为起着一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以未,许多著名心理学、社会学家都在关注现代人的心灵问题时,探讨现代人的“社会焦虑”。而在今天,社会心理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感正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明显“外溢”出来,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焦虑感来自潜在或显现的生存危机感这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的一种新的个体感受。计划经济时代的固定的角色地位所建立起来的稳定的职业心理给打破了。尽管如今机会与选择一直存在,但持续性挑战与竞争,不甚公平的竞争环境会把很多人甩到被淘汰的边缘;“好职位”变得紧缺,变得不稳定,变得对个人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将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面对复杂而紧张的社会生活,我们每个人包括小学生须具备健康的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存在着许多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如,人际交往、学校生活适应能力、考试焦虑、多动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稳定的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正常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有必要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大众传媒对社会变迁的影响研究是一个日益发展的领域。本文着力分析信息流动对社会中各类人群———例如妇女、残疾人、同性恋者、X一代———产生的影响。这里的“人群”在社会科学中被称为“社会类别”。他们行为的变化有时会对社会的变革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社会类别术语源于特定的背景 ,常常伴随着更广意义上的信仰和价值观。人们往往会对描述本群体类别的术语作出自己的判断和反应。例如 ,“光头青年”这个词往往伴随着暴力和种族主义的涵义 ,而同时也指代热衷于破格摇滚乐以及其他一些现代音乐的人。一个非种族主义和非暴力的破格音…  相似文献   

11.
李萍 《唐都学刊》2005,21(4):40-48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方观念对普通中国公众的影响程度,在最近进行的问卷调查中设置了相关提问。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不难发现,与行为相关的观念如提前消费观念、婚前财产公证、平等的朋友关系等易于并且已经被多数人所接受;而与价值相关的观念如个人本位意识、宽恕精神等不易被人们所认同。这表明,西方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仍停留在外在的行为方面,价值观念方面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学与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以来,社会学家在灾害研究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研究发生灾害之前、之中和之后个人、组织、社区和社会的行为以及灾害如何影响人的心理、行为、社会组织和文化生活。当前灾害研究日益显示出多学科和跨文化研究的特征,并将重点逐渐从分析灾害的社会方面转向研究如何预防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金婉仙 《社会工作》2009,(13):47-48
社工所在街镇的服务对象(社区服刑人员)年龄段为30岁至40岁之间,案由大多为职务侵占类、经济类犯罪,面临的问题也较相近。如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一般自认为判了刑就是有案底,总觉得低人一等,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焦虑、抑郁等一般心理问题;而从生命周期理论来分析,他们此年龄段承担着要完成生命任务的压力,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比普通人更大。因此,他们不仅需要来自家庭、朋友的支持,而且需要来自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这对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重新树立信心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儿时遭受父亲性侵犯会对被侵犯者身体、心理和社交各方面都造成深切伤害和创伤,未疗愈的创伤往往会一直延续至成年.本文尝试以临床个案为例,以系统视角和依恋理论来探讨受父亲性侵犯的女童在成年后如何依然受困于此创伤,并在个人发展、婚姻关系和教养子女方面遇到重重困难,进而影响其家庭整体互动和氛围.本文亦以发展的视角探讨子女的发展迟缓和青春期如何加重童年曾遭受性侵犯的母亲的"侵犯代际重演"的焦虑以及在父女关系上的矛盾心理.最后,作者以优势视角为指引,探讨此类个案和家庭的抗逆力和所蕴含的资源,建议社会工作者或家庭治疗师在协助此类个案/家庭时以探索和肯定个案能力、疗愈伤痛和促进家庭内部相互支持为原则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新旧更替的过程中,不但有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变迁,也会伴随着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当企业改革大潮涌来的时候,承包租赁、优化劳动组合、分配机制的改变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接连出台,使旧有的“大锅饭”体制被迅速冲破,这必然会对一些人的个人利益产生强烈的冲击。平安梦的破灭也导致了一部分人的心理严重失衡,强烈的传统“自卫”意识在一些人头脑中畸形地萌发了,即要奋起反击来保卫自己的“利益”,  相似文献   

16.
"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治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东 《学术交流》2004,(2):85-89
"家族理性"是以家族及其事业的整体荣誉、整体利益最大化和稳定发展为最高价值取向而支配人去思考、推理、判断、行事的心理认知结构。家族理性与个人理性、集体理性不同,是基于传统文化背景对个人理性的超越。中国社会家族企业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产权问题、信用问题、治理结构等,运用家族理性的概念和理论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给公众的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除了流行病本身作为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们带来恐惧、焦虑等急性应激反应之外,为了应对新冠肺炎流行所采取的一系列防疫政策和措施,如社交隔离等,改变了公众的心理社会环境,从而容易诱发更多的心理问题.童年期是个体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多...  相似文献   

18.
李骏 《社会》2001,(6):10-13
焦虑是人类自身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一种心态 ,也时常是破坏我们身心健康的因素。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物质文明的发展 ,现代人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挑战 ,焦虑产生的机率也越来越大。在社会转型时期 ,焦虑已日益凸显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普遍心理问题。据一份对某省会城市18所院校2610名大学生的调查 ,20.3%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失眠、焦虑等心理障碍 ,46.4%的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学校目前最需改进的教育内容”之首(杨建义 ,2000:15~17)。因此 ,大学生心理焦虑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心理契约视野下的和谐劳动关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若坤 《学术交流》2007,(7):112-115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离不开人们对劳动契约的全面把握,而完整的劳动契约不仅包含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经济契约,同时也包含了易被人们忽视的心理契约。心理契约作为员工与组织之间不成文的相互责任的主观心理约定,尽管不曾写在纸面,不同于经济契约,但却同样影响着企业劳动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良好的心理契约意味着组织与员工间达成了心灵的默契,它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心理契约的破裂与违背则会引发员工负性情绪,带来消极甚至敌对的后继行为从而破坏劳动关系。因此,企业管理者不仅应当重视员工的心理契约,更要懂得运用人本化管理、过程式管理、动态管理、开放式管理等策略,加强对员工心理契约的管理,从而帮助企业建立起真正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烦"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敏 《社会》2002,(8):27-28
时下 ,“烦”成了人们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以至在流行歌曲中也有了反映。走在大街上时常听到有人在唱 :“最近比较烦 ,比较烦……”。“比较烦”是一种什么情绪?产生“烦”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为了减少“烦”的情绪存在 ,社会又应该做些什么呢?“烦”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焦虑现象。由于社会中的不确定因素而使民众中产生压抑、烦躁、不满、非理性冲动等紧张心理。当这一紧张心理聚集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社会张力 ,最终以社会冲突或其他方式释放出来(吴忠民 ,1999)。也有学者称此为“社会紧张”(陆学艺 ,1991),或者“社会挫折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