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浙江树人大学为例,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情况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民办高校教师职业是一种很有压力的职业;民办高校教师的总体压力感很明显,在科研方面尤其突出;民办高校教师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其工作压力有一定的影响;民办高校教师应对工作压力的策略主要倾向于积极主动行动和认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校组织两个层面提出适当减轻民办高校教师工作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汉语新诗”概念是针对两岸四地当前自说自话的诗歌史写作及其背后有所偏隘的文化理念而提出的,具有其必要性;另一方面,从历史上看,“汉语新诗”概念及其理论运行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本文提出重新发现“汉语”,亦即对“汉语新诗”的语言学基础的重新确认,是对其主体性的重建.而“汉语新诗”的理论运行又自动呈现了不言而明的“沟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是一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心理状态。为了解重点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笔者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教师的身心健康现状进行了研究。数据表明:该校很多教师感到压力大,幸福指数低,面临着一定的身心健康问题。造成重点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包括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  相似文献   

4.
马德强 《兰州学刊》2007,(3):203-205
关于语言和地理的关系问题,我国古代有一种典型的地理决定论观点.本文从现代汉语方言地理分布格局的特点和汉语方言分化的特殊历史背景两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不合理性及其成立的条件性.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素红 《云梦学刊》2001,22(5):87-88
"两课"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探讨"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全面提高"两课"教师素质,切实改善"两课"教师待遇,才能真正搞好"两课"教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汉语言比较教学理论范畴及其教学论价值。对其实践教学原则进行了透析,并在高校基础汉语课程教学中建构了比较教学观及其教学思维方式。对于推进我国高等院校非汉语文专业基础汉语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中国.汉语承受着空前的压力,也被寄托着巨大的希冀.它时而成为阻碍民族国家复兴的语言障碍,时而又成为实现中华文明复苏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8.
德里达解构哲学与汉语文化语境的遭遇提供了汉语文化语境下的学者寻求对话的契机 ,展开了同西方互相观视的地平线 ;但汉语学界对于解构哲学的策应 ,一方面暴露了解构哲学的限度 ,另一方面又激发了汉语语言体制的原创性自觉 ,延续着对汉语及其历史命运的沉思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陈述了信息时代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趋势和信息时代对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挑战,并再对信息时代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新模式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有效探究。  相似文献   

10.
《马氏文通》建构了自己的元语言系统,充分体现了马建忠对建立汉语语法学和开创中国语言对比研究的贡献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马氏的模仿不是机械的,而是部分地继承了中国古代语法学说,结合汉语的实际,将西方的语法理论运用于汉语语法现象的分析;突显了汉语的“字”不同于英语的“词”,用“字类”替代了西方语法学中的“词类”;马建忠的“实字虚用”和“虚字实用”,直指“汉语实词不可分类”的事实;在字类中专设“助字”,体现了汉语助词与英语虚词的不同功能;“句读”及省、顿、次、式等概念,“为华文所独”,体现了中国古代文章学与现代“篇章学”的有机结合.马建忠较为成功地建构了汉语的语法体系,体现了“体用结合”思想.  相似文献   

11.
张伶 《阴山学刊》2004,17(4):116-120
传统的教师职业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功用上,这就忽视了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创造性劳动的快乐,忽视了教师教育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因此,重新审视教师职业,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体验生命创造的满足,发现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理解由于教师职业专业化而使教师产生的应有的变化,从而使全社会乃至教师自己对教师职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代汉语中存在着为数可观的同素逆序同义词,它们指的是构成词素相同,词素次序互为倒置的一组同义词.本文从它们的年代分布、词义及其演变、结构以及词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是由"倒序造词法"创造出来的,它们的词形和用法非常固定.同时它们的出现也受到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中国文化语言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了汉英民族的句子观,揭示了汉语句子基本样态、生成方略和造句程序的特点及其文化原因,重点分析了汉民旋“举其纲,文意断”的句子观对于汉语句子的制约及其在汉语句子中的体现,提出了汉语句子的研究与教学要有长足的进展,必须突破源于西方人NP+VP句子观的“主谓二分”模式之束缚,构建适于汉语句子的形义有机结合之析句模式。为此,当务之急是要开展对于“义读”这一汉语句子之“表意板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汉语"死亡"委婉语因蕴含丰富汉文化信息给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带来交际障碍,文章以此为着眼点解析了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来源、文化成因、认知表达方式及其在言语交际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陈爱中 《北方论丛》2006,3(2):41-44
现代时间及其所引致的现代价值观念的融入是新诗现代性认识的重要纬度,它是新诗从思潮到语言表述发展演变的内在根本动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新诗在面对域外诗歌和传统汉语诗歌的厚重传统压力下获得自我认知的重要尺度。但同时,以“新”为价值取向的现代价值观念也给新诗带来了空前的窘境,限制了新诗从审美规范到语言表达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杭州市教育研究所随机抽取了杭州市3所中小学,对这些学校全体教师的心理、职业生活压力、精神卫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有50.8%的教师表示如果有机会会考虑换工作,不再做教师,其中13.5%的教师不太喜欢或很不喜欢教师职业,只有49.2%的教师表示喜欢教师职业,愿意选择终身作教师。以上数据说明,教师们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认同感不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美好的职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外来构词词素成因、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三十年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和语言交际的迫切需要,现代汉语中"卡"、"吧"、"的"、"秀"、"族"等外来构词词素出现并逐渐融入现代汉语.它们凭借极强的能产性构成了一系列的词族,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产生了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现代汉语词语多音节化趋势加强;促进了现代汉语词汇词缀化或音节词素化倾向;大大丰富了现代汉语构词的方式,致使构词方式多样化.现代汉语外来构词词素及其产生的词族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汉语词汇系统,进一步完善了现代汉语的交际表达力.  相似文献   

18.
英语句子中常常有主句套从句,从句套从句的现象.句子长了,成分也就复杂了,翻译时就涉及到如何重新组织安排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原文的句法结构,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及其各层意思,然后再仔细分析几层意思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经过文字处理与加工,根据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将其译成合适的汉语.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0月,由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朱霞副教授撰写的《当代藏族汉语文学的转型及其多元文化背景》一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正式出版。该书是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当代藏族汉语文学的转型及其多元文化背景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全书分为八章,约27万字,以当代藏族作家汉语文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当代藏族汉语文学的转型与多元文化背景的关系,以问题为经,以作家作品为纬,描绘了转型期错综繁复的文学图  相似文献   

20.
陶然 《江汉论坛》2007,(5):132-135
教师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新课题.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教师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本,以教师的心理、生理、智力、技能、伦理等潜能开发为基础,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内容的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及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志,及时地满足教师的实际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个人要共同关注教师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