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中国古代的“比德”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军龙在《北方论丛》2007年第3期撰文指出,“比德”为古人观照自然的一种独特方式,其基本特点是将自然物象的某些特征与人的道德观念、精神品格相比附,使自然物象的自然属性人格化、道德化,成为人的精神拟态,成为人的道德观念的形象图解和物化准则。人们观照自然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儒家“比德”观与《红楼梦》美学韵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儒家"比德"观以某些自然物与人的品德的相似点为媒介,建立一种以物观德的形象化的道德认知和体验的方法,这也是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体现。"比德"观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曹雪芹不自觉地将"比德"观渗透于《红楼梦》的艺术建构中,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美学韵味。从"比德"的角度去解读《红楼梦》不失为理解其艺术特色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庾信“性灵说”为代表的南北朝诗学理论与实践,标志着中国个体诗学和“文的自觉”的成熟;“性灵说”与现代美学中的主体间性有异曲同工之处;‘性灵说”所昭示的中国诗学的主体间性反映了中国本土美学固有的主体间性特征,它是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代世界美学的接轨点。  相似文献   

4.
自然之美与人格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 ,中国古代美学注重自然与人格的融会 ;从先秦到六朝的“比德说”与人物品藻 ,便集中体现了这一点。古代美学主张从自然中获取人生自由与人格独立 ,摆脱世俗的束缚 ,得到真淳的审美愉悦 ,培养高尚的人格。这些思想对我们今日的美育都很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畅神“说与中国古代美学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学意义上的“畅神”说 ,是产生于道家古老哲学之上的一种自然审美观。它是以人的精神自由为出发点 ,在摆脱功利欲求杂念的状态下 ,以超然的心境去观照自然物的审美原则。以审美主体的精神自由为特征 ,促成了直观性的认识方法和创造性的审美心理的产生。“畅神”自然审美观 ,形成了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的审美趣味的偏好和特殊的人格修养取向 ,把审美与人类所追求的最高生活境界联系起来 ,从而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精神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
“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之一。整个美学史证明 ,离开实践去谈美的问题 ,只能是一种纯粹经院式的饶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诞生 ,引导美学家们把实践概念引入美学中 ,从而为美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一、实践是认识美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是“自然人化”  美学 ,“自然人化”的根本意义在于自然物与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发生了联系 ,成为人类生活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而才具有审美价值。自然物的社会内容是人赋予的。没有人 ,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 ,也就没有自然物的社会美。自然…  相似文献   

7.
美学意义上“畅神”说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于自然审美的一种观点。中国古代自然审美观经历了一个由自在状态到自觉状态的理论发展过程 ,即中国古人对自然山水的认识 ,经历了“实用”、“比德”到“畅神”的历程。“畅神”审美观通过人与自然建立的精神关系 ,来达到对自然山水审美的超然境地 ,登上审美的最高层次。“畅神”自然审美观 ,强调心与自然相接 ,人与自然和谐 ,影响到中国美学 ,是情景交融、心物感应、物我合一这些富有中国民族特征美学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先秦"比德"说本来就不限于自然物的审美观照,唐代儒学的主导地位逐渐得到确立后,书法批评中也出现了以书法比德的书法评论.这种批评方式主要表现为将书法的具体形象或特定风格比附于儒家理想人格的各种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9.
作为美学发展史中的元命题和关切人类生存实践活动的观念范畴, “自然美” 因其自身无法消 除的 “价值” 倾向从来不曾、 也不可能 “科学” 地言说。 “自然美” 成为问题既因 “自然” 概念的歧义性, 又缘于不断更新变化的美学与生活等 “现实” 因素。 “自然美何以可能” 是从存在方式上探讨自然美的核心 议题, 它的另一面相即自然的 “审美模式”, 在学界已有且通行的 “如画模式” “比德模式” “天成模式” 和 “宇宙模式” 等基础上, 还可以 “文化记忆” “共情体验” “人的力量” “介入选择” 等模式作为补充与 丰富, 其所体现的核心是人在自然美形成中的基础作用、 变化形态和 “言说” 方式。 探讨自然美 “问题” 具有强烈的现实诉求和理论启示, 主要体现在: 其一, 能够有效拓展、 更新、 反思美学学科以及现实 “自 然” 对象及概念的流动感知内涵; 其二, 以 “平等” 为核心的价值观念, 有力冲击、 平衡着以 “自由” 为 最高原则的美学及审美活动本质的论调; 其三, 有效消解美学史中长期并存的 “自然美” 与 “艺术美” 孰 高孰低的选择性悖论和等级制观念; 其四, 以回到 “物” 自身的方式体现出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再 辨识、 再体认, 最终有力维护人之理性与感性等统一的完整性, 表征对人之现存经验的高度关切和人之超越 超验的形而上构建。  相似文献   

10.
内容美与形式美既相关联 ,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它与政治、社会、伦理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封建时代的统治阶级总是强调作品的内容 ,即将文学艺术捆绑在政治御车上为其服务。一先秦两汉时代 ,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 ,当时的美学观附从于政教中心说 ,着重于“比德”、致用”、“美刺”等伦理美。它肇自《尚书》 ,突出于孔子的论述 ,完成于《乐记》和《毛诗序》。《尚书》中的“诗言志” ,其“志”的含义侧重在思想、志向 ,是和政治息息相关的 ,可以说 ,它是开创了政治标准第一的鼻祖。孔子虽无美学专著 ,但他对美的论述散见于《论语》及其它典…  相似文献   

11.
自然伦理不是把自然物作为“伦理主体”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而是把自然物作为“伦理对象”而实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作为伦理时象的自然物,只有当它作为人的审美活动的对象,而不是功利的对象的时候,自然伦理才是可能的。自然伦理最终要落实在人对自然物的审美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繁荣时期,表现了中华民族本土文化的独立创造。文章指出,以“仁”为本,以“礼”为用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构成了孔子美学思想的理论前提。文章既评述了孔子乐为礼用的音乐美学思想和“兴观群怨”与“思无邪”的艺术审美标准,又剖析了孔子的美善关系论和美感思想,并指出孔子开了人类欣赏自然美“比德”的先河。文章认为,孟子发展了孔子儒家美学思想。孟子提出的“与民同乐”的美学思想和关于美感普遍性的思想,以及“充实之谓美”和“浩然之气”的美学命题,都是对儒家美学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3.
比喻是“比德”自然审美的基本观照方式。比喻的三种不同形式分别构成了三种不同的“比德”审美观照方式:明喻构成了说明性“比德”审美,暗喻构成了摹态性“比德”审美,(整体性的)借喻构成了象征性“比德”审美。比喻修辞的转换表明,随着“比德”审美观念的演进和深化,自然物象与人物特征在结合方式、结构位置和关联程度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表现出了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幽默在审美方面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幽默主体有明显的优越性;嘲笑对象有别于恶的“丑”;与“笑”相伴随;含蓄委婉,曲径通幽;它是一种“悟”的体验。这些美学特征赋予了幽默独特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历经二十多年的艰苦求索,李泽厚同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美学思想体系。许多新颖之见,精到之论,使人颇受启发。 一、美学的对象及范围:审美关系“轴心”说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制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它是人和自然以及人和人之间对抗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迷的解决,并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决”,而且,当这“历史之迷”“解决”之后,“自然科学将使自己从属于人的科学,正如人的科学将从属于自然科学,成为同一科学”。马克思在1844年说的这“历史之迷”是指什么?“同一科  相似文献   

16.
"比德"将客观自在之物的某些性质比附于人的某些品德,是儒家重要的美学观点。文章从"比德"于山水、寄情于山水、效行于山水三个方面阐释了孔子山水"比德"的生态审美。  相似文献   

17.
"自然的美必定显得像是艺术"是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与"艺术的美必然像自然"一起揭示了美的深层内蕴。自然物身上感性地呈现出的"万物在一中"的自然而然的存在状态就是自然美。艺术作品的美体现为非概念认识的感性呈现、无利害的被觉知、纯粹的愉悦、被创作存在4个方面的特征,这4个特征同样是美的本质特征,自然美作为自然物在美中的呈现必须经过这4个方面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自然审美的性质究竟为何?美学史上最通常的解释是"人化说"."移情说"与"实践说"为其两种主要形式.虽说这也是对一种常见的自然审美方式的有效说明,但严格说来却并未切中肯棨.因为这类审美的真正对象尚不是自然物本身,而是对象化了的人自己.本文认为真正意认上的自然审美应当回到物"自身".这方面的经验表明,其中所发生的是一种现象学的"悬置"不仅要悬置观念的、实践的兴趣,而且也要避免主观性的"移情"或"比德".只有种悬置才能使物返回到"自身".所谓"自然美",其实就是从这种人和物同时各向其"自身返回时所形成的那种关系中绽放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山水意识与旅游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传说、方块字、八卦、崇气观念,表现出先人既畏惧自然又抗争自然的特点。儒家的“比德说”,道家的“情感说”,则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论自然意识要比西方人出现得早。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则雄辩地证明,早在唐代,中国人已完美地表现出物我合一的本体论自然意识。上述自然意识,既是孕育中国旅游文化的源头,也是促进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根本哲理,又是形成中国旅游文化民族特色和美学底蕴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20.
鲁迅《自题小象》诗首句“灵台无计逃神矢”,旧说以为用的是外国典故,许寿裳以为是用希腊神话中的“丘比德”典,张向天以为是用英国拜伦长诗中的“罗罗”典。近几年来,有人提出新说,以为是用我国古籍《山海经》上“畏轩辕之台”“不敢西向射”一典。新、旧两说在引起了学术界的热烈争论后,因相持不下似乎已经旗偃鼓息了,不料去年第一期的《读书》杂志上又有同志撰文论及这个问题,认为用外国典的说法不行,因为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