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终极价值     
韩东屏 《河北学刊》2013,33(1):21-26
终极价值就是最高价值或至善,有个人终极价值和社会终极价值之分,其理想状态应当是设法让个人终极价值与社会终极价值取得一致。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九种幸福主张的检讨,可知没有哪一种能同时成为社会终极价值。能成为社会终极价值的至善主张,唯有后来由马克思提出的能同时满足普适性、综合性、可行性和无限性这四项要求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康寿、富裕、和谐、自由,就是从这个终极价值分解出的四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或指标。这四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的确立,对于改造世界、发展社会的人类实践有明显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实践的讨论,理论界似乎是一个接近“老化”的问题,而价值则相反,可以说还是刚刚引起人们的注意。本文认为价值的讨论,有助于赋予实践以新的内容,而对实践的理解,又有助于从根本上把握价值。可以说,实践与价值有着相当密切的“血缘”关系,价值问题本质上也是一个实践问题。一、实践与价值及价值标准实践在黑格尔那里就已经得到了相当深刻的阐释。他把实践说成是“善的理念”。认为认识的理念有两种,即真的理念与善的理念。真的理念是要求获得对客体的认识,表现为理念(或主体)向外的冲动。而善的理念则不同,“善的理念有实现自身的冲力”,所以“善  相似文献   

3.
对于基督教价值与西方启蒙价值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偏重于双方的“截然对立说”。本文力图立足于历史的“实然”角度阐明,基督教的社会文化价值目标——追求“至善”:实现此岸德性与彼岸幸福的配称一致,一方面是对晚期希腊罗马哲学的启蒙价值向度的否定性继承,另一方面又是过渡到近代启蒙价值的必经环节,以此澄清双方参差驳杂的学脉联系  相似文献   

4.
政治,人们对它再熟悉不过了。自其产生之日至今,不同的思想家对它进行过各种各样的解释,不管怎样解释,都必须回归到其原初的意义——即政治是对“公共的善”、“群体的善”的追求,政治是“政者,正也”的追求,即回到政治是对秩序和正义的追求。秩序和正义是政治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 学术界许多论者在谈价值问题时,都有意无意地把真与善、美一起归入价值范畴。笔者认为,说善、美属于价值范畴,这是对的,但是,真并不属于价值范畴。下面试述拙见。首先,真与善、美等都意味着主客之间的一种关系,而大多数人都承认,价值就是主客之间的一种关系,这种表面上的共同之处容易使人认为,真、善、美都属于价值范畴。其次,真与善、美一样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追求真理,追求至善、至美,这  相似文献   

6.
一 悲剧价值的确立与追求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儒道并重,儒家有诗教传统,重艺术的伦理价值,孔子曰:诗可以“兴”“观”、“群”“怨”;老庄的道家追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为”之美,他们都强调美与真、善的合谐美。叙事文学的悲剧也表现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大团圆”结局。古代有悲剧存在,但不把悲剧作为一  相似文献   

7.
人性假设与制度伦理的正义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红 《河北学刊》2004,24(4):79-83
中国传统的集团文化形态是以人性本善的“礼”为核心 ,派生出了“以善抑恶”的善正义制度伦理 ,它内含着德治精神的设定身份、分别等级、增进和谐的“亲和”性正义价值取向。而西方的经济文化形态则是以人性本恶的“法”为核心 ,演绎出了“以恶抑恶”、“以恶增善”的法正义制度伦理 ,它内含着契约和法治精神的设定主体、分别物权、公平转让和各得其所的“分构”性正义价值取向。从历史的进程看 ,一个社会中集团文化和经济文化只有平衡协调发展 ,使集团原则和经济原则处于均衡状态 ,把对个人利益动力的驱使放在尊重集团原则维持秩序的基础之上 ,才会使社会秩序文化真正繁荣起来。所以 ,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伦理的正义价值取向和基本理论 ,在弘扬本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汲取西方崇恶制度伦理的法正义诉求的合理内核 ,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伦理不仅局限于对“义利”之辩的兴趣之中,它同样也是人与价值存在的“联合体”.对人的肯定,不仅彰显伦理对主体人存在的“生命意向”认同,而且还意味着伦理对人的存在予以“情感式”内在价值认可.而价值存在的社会延伸,实质就是伦理的意义产生,一则是伦理世界中的价值应然意义,另则就是伦理世界中的精神价值意义.人与价值存在的“联合体”构成了伦理世界中意义存在的无止境,伦理世界中不存在意义的终结,只有伦理的“至善”.  相似文献   

9.
自我先于目的是自由主义一般的本体论预设,权利对善的优先性是这一本体论预设的表达形式,根据此种理论预设,只有自由至善论能作为自由主义原发性的美德观念。但是,由于自由至善论难以跨越的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逻辑前提,其无法为美德观念提供实质性的内容,因而也难以免于价值虚无主义的批判。反之,由于社群主义正确认识到了个体、集体与历史之间的辩证关系,其可以在保障“主体选择权”的背景下,为美德观念提供实质性内容,因此可以成为美德理论更为优秀的进路。但由于社群主义没有意识到历史观念背后的生产实践的本质,因此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指导。  相似文献   

10.
关于自我价值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人的自我价值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应尊重人的自我价值,为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必要的条件.评价自我价值的标准应坚持主体性效应原则和个人潜能实现原则.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是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社会至善与个人至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对“善”的追问,由来已久。那“善”能否定义呢?对此,摩尔的回答最为引人注意:善就是善的,不可分析、不可定义。在此基础上,他对以往伦理学的“自然主义的谬误”给予了批判,将价值与事实区分开来。“善”真的无法定义,真的是捉摸不定,只具有相对性吗?那“善”又如何发挥使人们向善选择的导向功能呢?本文认为,“善”是可以给出定义的,是有其客观的评价标准的,这样才能指导人们实现善的选择,从知其善达到行其善。  相似文献   

12.
吴玉军 《浙江社会科学》2012,(1):103-109,158
在现代社会,随着事实和价值、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的分离,人们对善的理解和把握成为了私人之事,外在的力量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干预.价值个体主义使价值怀疑论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外在的一切权威都需要经过个体理性法庭的批判才能取得合法地位.由此,“圣人”、“经典”、“宏大叙事”竞相成为被解构的对象,告别权威和崇高成为价值领域中的响亮口号.如何在个体理性反思能力和外在权威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是当代价值共识问题面临的突出困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善”而探究“恶”——李建华《罪恶论—道德价值逆向研究》简评□龚爱林善是人类追求的一种永恒价值,社会的进步和人生的幸福都无不是在对善的追求中获得。然而,犹如没有“恶”就无所谓“善”一样,了解了“恶”,才知道怎样为善,对于恶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恶的...  相似文献   

14.
论价值定义困境及其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在对各种科学性问题的探讨中,人们习惯于从确立一个完满的基本定义开始,这本是无可非议的,但在价值论的研究中,这却注定是一条满布迷雾与陷阱的路。因为对价值是不能下一个标准的定义的。价值不可定义的观点非笔者首创。早在本世纪初,英国哲学家G·E·摩尔就在他的传世力作《伦理学原理》中指出善不可定义。这个时代,价值刚刚被作为一般性的哲学概念提出,许多学者仍习惯于用“善”表述一切价值,摩尔也是如此。摩尔关于善不可定义的根本理由是:定义是对一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分析。但“善”不是象“马”一类由各部分组成,可加分…  相似文献   

15.
爱与知识的伦理底蕴——罗素的幸福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宁 《兰州学刊》2008,(7):11-14
幸福观是罗素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提出善的生活包含爱和知识两大主题,这也是幸福的源泉。罗素的幸福观透射出深刻的伦理思想。他关心人类在现世的福祉,认为道德准则阻碍人类获得幸福而对其加以批判。他的“善”的伦理强调人欲望的满足.不同的“善”折射出不同的幸福观,但是,他最为推崇的是个人的“善”、个人价值以及个人幸福的实现。罗素的幸福观值得当今人们借鉴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科学价值评价的困境及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学的“善”与“恶”的评价,在一定层面上是对科学的物质价值问题的关注,并使人们对科学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态度,甚至引起了反科学的情绪。科学价值评价标准存在着诸多困境,一味地对科学到底负不负载价值以及负载怎样的价值的论争,无助于各种困境的解决。事实上,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难题产生的根源,并不在于科学自身,而是缘于我们人类自己。因此,解决问题和摆脱困境的唯一的出路,是寻回我们人类自己的善。  相似文献   

17.
田九霞 《江淮论坛》2014,(5):118-122
“好人现象”彰显了“于平凡之中实践高尚德性”的道德精神,生动诠释和展现了“微善”价值。“微善”不仅是一种在实践理性支配下的道德理念,更是着眼于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具体道德实践行为,其在哲学层面上综合地体现为小与大、内与外、得与失相互交织的关系图景。面对利益分化价值多元的社会转型期,正确把握此种关系,将会对落实和践行公民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健康发展和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理气合而生物却理本气末的本体构架和审视维度,朱熹认为,命有两种——一为理命,一为气命;性分双重——一是体现理的天命之性,一是体现气的气质之性。在此基础上,基于天理至善、气质有恶的价值旨趣,朱熹要求人在处理两种不同的命和性时张扬天理之善、去除气质之恶,致使“去人欲,存天理”成为其人命论和人性论的共同归宿。其实,朱熹的安身立命之方和“去人欲,存天理”的宗旨落到实处都是尽心、格物和致知。  相似文献   

19.
王腾 《兰州学刊》2008,46(5):23-27
和谐社会有两种形态:自然的和谐及建构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层面:个人自身的和谐,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个人、集体、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价值的诉求关涉到“知本”价值、创新价值、财富价值和幸福价值四个方面。个人价值的诉求的结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不和谐,反过来,社会和谐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个人价值的实现最终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至善。  相似文献   

20.
求真与趋益是价值领域的两大主题。求真在于对特定对象世界的认知,趋益在于生理和心理需要的满足。两者之间存在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复杂关系。关于“真”与“益”的关系问题,“益”的层次划分问题,价值学研究中意见分歧较大。本文试图以“二重价值”的命义重新解释求真与趋益之间的复杂关系。就真与益的价值归类问题言,有两种基本的意见:一是将真归入事实世界,将体现益的“利”、“善”、“美”归入价值世界。二是将真和利、善、美相并列,形成四种价值类型。倘如我们细心剖究,就会发现,这两种划分在逻辑上都遇到困难。关于事实和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