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闵宗殿 《学术研究》2001,(9):102-107
明清时期的海洋渔业在我国海洋渔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海洋捕捞业和海洋养殖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为近代海洋渔业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研究我国明清时期的农业史时,这一时期的海洋渔业,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李绍强 《齐鲁学刊》2002,(2):121-127
中国西部以纵深广袤、民族构成复杂多变而成 为历代封建王朝制定边疆政策的重点,因此从秦汉至明清,无不从政权设置、笼络上层和发 展生产诸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虑,经过两千年漫长的经历之后,西部与中原的关系更加密 切,封建王朝也从中总结出一套较为成功的西部政策。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山陕商人开发了西部各地的特色经济,为西部地区培植了市场购买能力,从而将西部地区纳入到全国经济运转的轨道;山陕商人促进了伊蒙草原畜牧经济的发展;山陕商人加强了中原和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经济的联系;山陕商人精心培植并促进了西部地区各行各业市场经济因素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宋代以来,赣东北地区一直都是江西的富饶之地。赣东北的商品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转口贸易的繁荣、加工业的发展、地方性手工业的发达、从商行贾风气的浓厚及商品经济相关行业的形成,成为明清时期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从文献、传世与考古出土实物及图像等相关史料看,明清时期酒包装容器在用材种类、造型形态、装饰及加工制作工艺等方面均有长足的发展。而造成酒包装发展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商品生产的大量出现、社会文化的繁荣、造纸印刷技术的进步以及手工业生产制度的完善和酿酒行业的品牌出现等。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对磁州窑生产经营的记载非常罕见。将残留下来的个别明清时代的相关文献记载与民国初年对磁州窑所作的全面调查进行互相比对,可以窥探出明清时期磁州窑生产经营情况的若干侧面。明清至民国,磁州窑一直是以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产为主,技术及生产方式未变。与小生产方式相适应,磁州窑形成了与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的密切关系。至清代以后,以晋商为代表的商业资本比较大规模地进入彭城镇的磁窑生产。  相似文献   

7.
马凤春 《理论界》2010,(8):126-127
明清时期的条例是历代变通的法律形式的继承,它的产生、创制经历了有少及多的过程。条例不是判例或判例法,也不是判例法向成文法的过渡形态,而是成文法、制定法。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青海科举人物时空分布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伟  李臣玲 《青海社会科学》2004,(6):104-108,116
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青海科举人物以及官吏数量的统计分析 ,探讨了青海科举人物与官吏籍贯的时空分布特点 ,并讨论了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定义文化消费的内涵.说明文化消费在明清时期已经产生,并分析其蓬勃发展的原因.接着,从书籍、教育、祭神和旅游这四个方面具体阐述明清时期文化消费的内容,最后,基于明清时期文化消费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得出中国有需求也有务件发展文化消费的结论,并给出政府应引导群众进行健康的文化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宁夏的民间信仰,是这一时期人们生活状况的反映。寺观祠庙数量众多,表现了在以佛教和道教为主导的宗教信仰的背景下,民众信仰的多元化,也是社会大众对现实生活需要多元化的反映。民间信仰已融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在节日时令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人们祭祀湫水和修建八蜡庙,是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相似文献   

11.
近人王文濡所编<明清八大家文钞>,选录明代归有光与清代方苞、刘大櫆、姚鼐、梅曾亮、曾国藩、张裕钊、吴汝纶八家散文,是一部重要的散文总集,蕴藏着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很值得我们探讨和挖掘.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历史上 ,中国的明清时代正处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 ,亦是中国由先进转化为落后挨打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 ,中国政府执行的外交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史学界一般把这一时期的中国对外政策称之为“闭关政策”。对于“闭关政策”的研究与评价 ,早在 19世纪后期即已开始 ,但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学术课题来研究 ,则还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数十年来 ,经过学者们不懈努力和积累 ,“闭关政策”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本文拟就建国后 5 0年来国内学术界这方面的研究状况作一简要述评。一、研究概况近 5 0年 ,国内关于“闭关…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旱灾频繁,地处内陆的宁夏平原亦不例外。官民一方面在前代的基础上兴修水利工程,另一方面为了心理慰藉的需要求助于水神,新建或重修相关水神庙宇。故明清两代,宁夏平原的水利工程与水神庙宇数量都大为增加。不同社会应对方式,应是明清宁夏平原旱灾严重时在官民行动和心理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系统搜集明代漠南地区灾荒史料的基础上 ,总结出旱灾、震灾、水灾、雹灾、虫灾、风灾、霜灾、疫灾、雪灾是该区灾荒的主要类型 ,并就其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然后又分析出明代漠南地区灾荒的主要特征 ,探索了灾害之间、灾害与环境及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军事策应和救援的物质基础构建、基本力量构成,以及边际之间策应、协防和救援的基本范式等三个方面,论述了明代九边军事策应和救援的基本状况及其原则,论述并归纳出边际之间策援的基本范式,对漫长历史过程中具体而复杂的军事策应与救援初步理出一个系统。文章认为,防御布局的日益细化和发展,是策应和救援有效开展的基础;在防御实践中日渐发展的专门性救援力量,是边际之间实施策援的基本力量;一般情况下,边际之间的策应和救援遵循着基本范式来运行。  相似文献   

16.
广东最早的散文笔记出现于汉代,历经唐宋,至明清达到空前繁盛,不仅门类多,数量亦不少.但由于各种原因,湮没亦不少.目下存留下来的一些罕为人知的珍希笔记,包含丰富的历史资料,可补史乘之缺.  相似文献   

17.
明清广东的社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探讨了明清广东社学的发展概况、明清广东社学在建制规模、经费学田、教学内容、社师遴选等方面的特点,以及社学在广东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等.  相似文献   

18.
论清代谥法     
潘洪钢 《文史哲》2007,(2):69-77
谥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传统,历来受到主流社会的重视。清朝大张旗鼓地给明代崇祯帝、惠帝上尊谥及给大批明代臣民以专谥、通谥,是将谥法作为一种政治手段,笼络汉族地主阶级之心。通过对赐谥、追谥、夺谥的操控,谥法成为清朝皇帝驾驭臣下的重要手段。统治阶级倡导某种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或者在某个特定的时期表明政府的某种态度,都可能通过谥法来实现。谥法在清代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黄忠怀 《河北学刊》2005,25(1):199-206
明清时期,华北平原的新兴村落呈现出一种由零星聚落到独立成村的发展过程。村落形成的初期,基本上是由一家一户构成,这些零星聚落多与移民活动有关;在村落发展的后期,则与村落人口向外移居而形成的"卫星聚落"有关。人口的自然增殖与流动,使得零星聚落规模不断扩大,当达到一定规模时,在地缘、血缘等因素影响下,最终独立成村。独立的标志是土地庙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