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哲学家、逻辑学家金岳霖先生学贯中西,治学精深,为一代名师。也是一位个性鲜明、为人天真、幽默风趣的真人。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此文是作者在中南五省高等院校《中学物理教学法》学术交流大会上宣读的一篇论文,受到了与会代表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汪世清先生的高度赞扬。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系徐成瑀先生在学术交流大会上的总结发言中说:此文别具一格,有独创见解。汪老在大会上鼓励作者说:“此文我全部看了,很好。希望娄底地区这个教改试验点能坚持下去,累积更多的资料。”他在武汉市的两次大会上作题为《转变思想,全面改革》的教改报告时还指出:“启动式跟启发式不同。启发式的教学主体还在教师,而启动式则把教学的主体转到学生这方面来了。”现特将全文刊登于下。  相似文献   

3.
尽管有“东方的幽默”一说,指的是东方人的幽默含蓄内向,自成一体。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结构及社会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善幽默的民族性格。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这一民族性格特征在教师这一群体中更显突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教师不仅被视作传递文化的载体,而且被视为世人的行为楷模。教师的这种“师表”行为固然有其积极的进步的一面,但其封建意识的介入也构  相似文献   

4.
一凡 《社区》2010,(27):36-37
汪曾祺先生我没见过,更不认识,但跟汪曾祺学做美食却是确确实实的——从他的作品中学的。汪曾祺先生是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善写凡人小品,记乡情民俗,谈衣食住行,于不经意、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大师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的作品是永远留在人间的。  相似文献   

5.
“幽默”这个东西,也太“幽默”了:那些越说“我多么幽默”的人,越显得他不幽默;而在杂文中妙笔生幽默之花的鲁迅先生,却恰恰说过“我不爱‘幽默’”(四·567)。给幽默下定义,那更不是件容易的事了。历来有“玩笑说”、“急智说”、“温和说”、“荣耀说”、“乖讹说”等等,各持一端,大相径庭。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这是个“有多少人,就有多少意见”的概念。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从见仁见智的诸说中抽取一些公认的属性:它揭露生活中的乘谬和不合情理之处,以达到对可笑事物进行批判的目的;它以出人意料的隽思妙语,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6.
对王澄霞先生《污浊何以成圣洁———从文化批判视角重评汪曾祺〈大淖纪事〉》一文进行了解读,认为王文以自认为"认真"的批评态度重评汪曾祺《大淖纪事》却得出肤浅的结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王澄霞先生的批评态度有些极端;他的批评纬度与汪曾祺的写作纬度存在一定错位,以"道德视角"进行文化批判,得出的观点有失偏颇。分析了爱及对自由与美的追求是汪曾祺化"污浊"成"圣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在"八十年代"赢得了广泛的关注,"重返"他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他对"八十年代"小说革新的重要意义,在于他的创作对世俗生活和卑微人生的发现。在启蒙和革命文学话语中被批判、被改造、被拒斥的世俗生活和卑微人生成为汪曾祺小说中合理、合法、肯定甚至颂扬的对象。同时,汪曾祺小说对世俗生活和卑微人生的发现开启了"八十年代"小说创作的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三味书屋     
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著名作家汪曾祺于1997年5月16日遽然去世,在文坛引起震动。当此之时,《汪曾祺传》于7月出版。对于众多关心与喜爱汪曾祺作品的读者来说,也正可借助于阅读《汪曾祺传》寄托自己对汪曾祺先生的无尽哀思。  相似文献   

9.
张风塘 《中华魂》2013,(2):42-43
著名学者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人问他谁写的书法最好,启功先生幽默地说:“自古以来,中国两种人书法写的最好,一是三岁孩童,二是积学大儒。”启功先生的话道出了书法艺术内含的本质与境界,给人很深的启发与思考。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就是启功先生所说的积学大儒,他的书法艺术,犹如他的国学成就,让人产生无限的仰慕。  相似文献   

10.
“盐”格要求有益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美国前任总统里根先生已经辞世了,但他风趣幽默的性格让人难以忘怀。就目前来说,在曾经担任美国总统的人中,里根是寿命最长的一个。里根在任美国总统时,有好事记者问他长寿的秘诀,里根不假思索地说:“少吃盐。”谁知这一“脱口秀”竟引来了当地盐商的反对,有关里根的“食盐  相似文献   

11.
正不忍敷衍土豆的作家有一个冬天,在京西宾馆开会,好像是吃过饭出了餐厅,一位个子不高、身着灰色棉衣的老人向我们走来。旁边有人告诉我,这便是汪曾祺老人。他走到我的跟前,笑着,慢悠悠地说:"铁凝,你的脑门上怎么一点儿头发也不留呀?"他打量着我的脑门,仿佛我是他认识已久的一个孩子。我还发现汪曾祺的目光温和而又剔透,正如同他对于人类和生活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孟祥海 《社区》2010,(14):10-10
汪曾祺当年考西南联大是为了寻找潇洒。因为他听说这所大学的学风很自由,学生上课考试都很随便,可以吊儿郎当。汪曾祺的这种个性,在西南联大老师那儿,有时吃得开,有时不太吃得开。比如教宋诗的朱自清,一向对学生很严格。他要求学生记笔记。还要定期考试.小考之外还有大考。上课从来不记笔记的汪曾祺就吃不消,经常缺课。结果大学学习期满,汪曾祺找不到工作。当时中文系主任罗常培想让朱自清收他当助教,被朱先生一口回绝:“汪曾祺连我的课都不上,我怎么能要他当助教?”  相似文献   

13.
娱乐广场     
话笑与幽默牙医拳击场上,某人每当看到拳击手打中对方下巴时,就高兴得手舞足蹈。旁边的看客好奇地问他:“先生,你是教练吗?”“不,我是牙医。”可以退换某塑料厂推销员在街头推销产品。“看见没有,本厂生产的印花薄膜雨披,式样新颖,经久耐用。”说着,他拿出一件往身上一披,突然  相似文献   

14.
我听过这样一则幽默:一位先生在书桌前写文章,坐了大半天,也没写出一个字,急得先生抓耳挠腮,唉声叹气,眉头皱了一个大疙瘩。妻子问:"难道你写一篇文章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先生瞅了妻子一眼,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你们女人生孩子难,肚子里有啊。我肚子里什么也没有,怎么叫我不  相似文献   

15.
邹进 《百姓生活》2008,(5):16-16
影片《监狱风云》中的主人公亨利,笑口常开,风趣幽默,很多人为之羡慕。亨利被误判入狱后,所有狱官都看他不顺眼,常找他麻烦。有一次,狱官用手铐将他吊起来,几天之后,他竟然还能一脸笑容地对狱官说: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小说无论作为"京派"代表作,还是作为80年代"重放的鲜花",都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80年代文化探讨的热潮中,他的文章如同一股清风,唤起了人们对被遗忘的角落的记忆。本文从其小说"文化味"着手,揭示汪曾祺小说世界与现实的关系,以及汪曾祺本人通过小说所传达的思想讯息,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一注脚。  相似文献   

17.
郑理 《山西老年》2010,(6):15-15
一天才幽默大师卓别林曾被歹徒用枪指着头打劫。卓别林知道自己处于劣势,所以不做无谓抵抗,乖乖奉上钱包。但是,他对劫匪说:"这些钱不是我的,是我老板的,现在这些钱被你拿走了,老板一定认为我私吞公款。兄弟,我想和你商量一下,拜托你在我帽  相似文献   

18.
文学创作的可教性探索唐刃许多优秀作家不是大学中文系教出来的。因此一向就有一种说法流行:大学中文系培养不出作家。出身于大学中文系的汪曾祺先生说:“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他的看法则是“……但也不是绝对的不能教。问...  相似文献   

19.
娱乐广场     
笑话幽默雁过拔毛某人最爱占别人的便宜。一天,有人带着一块砂石从他家门前经过,以为这一回不会被他占到便宜了。谁知,这人一见有人带砂石从门前经过,急忙叫对方站住,然后从屋里取出一把菜刀,在砂石上一磨再磨,直到把自家的菜刀磨得锃亮,才摆摆手说“:你可以走了。”带砂石者不  相似文献   

20.
漫画技法的稚化和演进——张天翼前期儿童文学艺术管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天翼是一位世所公认的幽默作家,或称讽刺作家,也有人称他为“文字的漫画家”。1932年5月22日,鲁迅写信给日本友人增田涉,为其选编《世界幽默全集》的“中国部分”,推荐郁达夫、张天翼的作品,并说:张天翼“是最近出现的,被认为有滑稽的风格。”“幽默”、“讽刺”、“滑稽”和“漫画”,这些概念自有细微的差别,但用来评价张天翼,却是同一意思。由此也可以想见张天翼创作总体上的艺术特色了。日本评论家伊藤敬一说:张天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