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所追求的自由不是抽象意义上的只在思想范围之内的自由,而是存在于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自由。自由是人在实践过程中达到的人与自然、社会、自身的和谐统一,是以人为主体的多方面的和谐统一的状态与和谐发展的过程。自由从和谐开始,通过和谐实现,也通过和谐得以表现,从和谐走向自由,和谐构成了自由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在对旧哲学家自由观批判与借鉴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唯物主义自由观。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建立在实践性基础之上,从现实的社会化的人出发,认为自由是现实的社会的人的自由,自由是人通过实践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并且实践的基础也赋予了自由的历史性、社会性、具体性、阶级性、相对性等特征。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与旧哲学家自由观的最大不同。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与自由观的变革是统一的,伴随着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两次转变,其自由观也经历了从理性原则下的精神自由到作为人的本质异化扬弃的自觉自由、从人本主义的自由观到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科学的自由观的演变。马克思的科学的自由观是实践的自由观、唯物主义的自由观、辩证的自由观、具体的历史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4.
实践与自由在马克思的社会观中相互依存,人的自由主要表现在现实世界,人们只能在现实的实践中去体现人文自由、精神自由、物质自由,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跨越险阻实现自我意识、自我创造,从而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本质出发寻求人类自由解放的真理.认为自由是人的自然本质力量、社会本质力量、个性本质力量的实现,人的自由之路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和谐发展之路.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双向对象化的革命实践之路,是自然、社会、自身向人的回归之路,也是人向自然、社会、自身的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人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历史。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思恩格斯和谐社会思想的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基本特征。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定位,努力促进个性自由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自由从古希腊开始就从人们的伦理实践得到说明。康德以后,黑格尔从现实的个人的社会条件出发,阐明了他的伦理自由观。在现代社会,自由的现实意义在于成为社会现代化动力系统的构成环节,每个人的自由只有在理性设计和伦理实践中组织和改造社会关系,保障个人财产权和人格独立才是可能的。我们要建设持久的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就在于通过社会的伦理实践来确立全社会认同的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建立一个伸张正义的法律制度,实现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和自身身心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旧哲学的自由观对自由与必然的关系问题、人的自由问题的解答的四种方式,都是人类认识的一个环节,都是一种非现实的解答方式。马克思哲学自由观是在批判旧哲学自由观和自身不断完善过程中形成的,揭示了自由是人在自然领域与社会领域中辩证的、历史的统一。自由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主体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是绝对和相对、具体和历史的统一。“自由王国”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能力的发展”的领域,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一个不断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哲学实践论自由观仍具有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自由观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哲学的理论根基是实践论。而马克思自由观在批判的吸收了西方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由思想的同时,又创造性地把这种自由观种在了实践的理论土壤上,使现实中的人能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真正自由的果实。  相似文献   

10.
自由和秩序一直是社会理论中的重要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各自所表现出的特点及倾向.通过比较自由和秩序可以得出二者之间互相制衡、互依互存的关系.从自由是目的,秩序是手段;自由是秩序的土壤,秩序是自由的保障的角度提出人类生活的理想模式应该是自由与秩序的和谐统一.同时,也希望能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做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对自由的认识、论述和他为劳动群众争取自由奋斗一生的历程紧密相连,有一个形成发展过程;在此发展过程中,他最终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里只有资本才有真正的自由,而劳动群众的自由才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具有真正自由的主要标志.由于国家对自由的限制,所以必须让国家成为完全服从于社会的机关.共产主义社会人人自由全面发展,人们才拥有真正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对我们今天建设自由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包含差异的整体。"和谐"的抽象统一并不能表达人的主体性和自由,社会生活的伦理表达了现实世界和自我意识的自由,它构成了人类精神从法(客观)到道德(主观)的内在统一与和谐,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中的"活的善"与现实世界的行为的合一。  相似文献   

13.
和谐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的和谐发展既要求人的自由发展,也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它构成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和谐观是一种关系思维,它关注的是个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互相影响、互相规定、互相促进且互为因果的双向的互动关系。社会主义作为迄今为止人类创造的最优化的社会制度,不仅是人类追求自由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为人的进一步自由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发展之间存在着前所未有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5.
传媒自由、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自由、司法公正与社会和谐相辅相成,司法公正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和核心,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实现司法公正,以实现司法有效解决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司法公正不会天然形成,它需要一系列条件,传媒自由对于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6.
自由观解析     
哲学视域中围绕着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探讨自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自由观。主要有消极自由观、绝对自由观、理性自由观和实践自由观。本文拟从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角度解析这些自由观。  相似文献   

17.
弗洛姆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特征。对现代人而言,自由意味着双重含义:一是摆脱自然外界和中世纪权威的束缚而成为"独立的个人",弗洛姆称之为获得"消极自由";二是人自觉主动地改造社会、健全自我而达到"自为的人",弗洛姆称之为建立"积极性自由状态"。逃避自由是消极自由片面发展的结果。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是实现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用直解法分析《庄子》的两个单篇,以求得其正解。文章认为。《逍遥游》以自由交往为中心思想,《齐物论》以和谐人际关系为主题。这两篇宗旨是追求人际社会之自由与和谐的统一,这是庄子思想的历史意义与本来面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论生态自由意志——从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与自然关系向度上,现代性将自由意志确认为征服自然的意志。然而,生态危机的发生宣告了支配和控制自然的自由意志将人自身置于生存困境且不自由之中。欲将生态环境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就必须对征服自然的自由意志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蕴含着生态意蕴的自由意志,即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意志,从而实现在自然面前既能保持人的自由,又能维护自然的和谐、平衡与稳定。从黑格尔的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所达成的潜在地蕴含着生态意蕴的自由意志出发,可以合理地证明生态自由意志概念成立的可能性。生态自由意志的证成可以担保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道德合理性和生态正当性。  相似文献   

20.
论主客体实践自由与美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实践美学将美的发生和美本体仅置于人类社会领域里对待,仅就主体实践自由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不大可能完备地解答美的本质问题.美根源于宇宙自然的本质力量的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对象化即自然化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化,由此而生发出客体实践自由和主体实践自由,产生了自然美和人化美.美的本质实质上就是宇宙自然的非自觉自在的客体实践自由和人类社会的自觉自为的主体实践自由而形成的无限永恒的自由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