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逻辑与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的现代市民社会理论是在继承和超越西方古典市民社会理论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其发展逻辑是:家庭(伦理性与实体性的统一)——市民社会(伦理性与实体性消失,个体独立性得到彰显)——国家(个体独立性和普遍实体性相统一的伦理和精神);其运行逻辑是:市民社会是一个"需要的体系",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人需要升华为社会需要,个人的特殊性升华为市民社会的普遍性,这就是市民社会的辩证法。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思想与党的十八大精神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范,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凝聚力。"中国梦"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社会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人生幸福梦与职业成才梦的统一"为切入点,抓住教学内容融入、教学方式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三个关键环节,加强"中国梦"思想教育,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思维规律是以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统一为基础的.这个规律具体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主观的逻辑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主观的逻辑与认识史的统一.在思维中遵循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思维规律就要求运用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和“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是不同内涵的两种表述.前者在黑格尔那里,本体论和方法论高度统一,历史就是逻辑的实现,逻辑的就是历史的;后者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本体论意义上承认历史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方法论意义上强调逻辑是历史的反映,历史对逻辑有先在性,历史的规律性展开便是逻辑的进程,这里,方法论、认识论与本体论都是统一的.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不应割裂逻辑与历史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从“三形态说”看马克思看待人的发展的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的“三形态”说是以人的发展为依据来对社会进行分期的方法,具有广泛的方法论的意义,具体表现在论文中的五个方面:主体性的方法,生产力的标准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坚持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的方法,个人发展的有限性和人类的类发展的无限性相统一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涵着集体主义的特质.集体主义是马克思寻求个人与集体之间统一关系的思想.党的"十八大"自觉反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逻辑,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问题,把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内在统一起来,选择国家、社会、个人三重性的价值维度,赋予集体主义思想新时代的价值观内涵.培育、践行集体主义特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重构建宣传解读、制度保证、文化引领、信仰确立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7.
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马克思对劳动与资本对立之谜的破解体现为“三维理路”,即通过经济逻辑揭示资本增殖“交换关系之谜”的事实批判,通过政治逻辑呈现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现在受抽象统治”异化生存状态的价值批判,以及通过实现人的解放逻辑完成对劳动与资本对立历史性超越的哲学批判。三重批判体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逻辑的真正统一,实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黑格尔哲学史方法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历史的东西与逻辑的东西相统一,并且把这一思想运用到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体系中去加以解读,从历史学自身发展的哲学反思角度说明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思想出现的必然性。对于"现实"、"历史"、"逻辑"这些基本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具体含义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的深刻内涵。在解读"历史与逻辑统一"思想的过程中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起点是现实的个人,这个概念不应该以知性方式还原为某种现成属性或封闭的逻辑片段。《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现实的个人概念,与首次得到系统阐发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相一致,存在着自我发展、自我否定、自我形成的生成逻辑,它是贯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交往关系与个人活动之间矛盾运动的逻辑主线。现实的个人概念的生成逻辑构成现实的个人辩证法,通过它才能真正通达历史唯物主义的总体逻辑。脱离现实的个人辩证法,知性化地解释现实的个人概念,导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出现了“隐性唯心主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康德的先验逻辑,从根本上说,是认识论的逻辑。它是一个与传统的普通逻辑不同的严谨而完整的逻辑体系,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先验地研究那些关于科学认识的思维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原则及其规律的逻辑学说。在西方认识史上,康德第一次比较全面、系统地把认识论和逻辑学统一起来,其影响具有划时代意义。本文就先验逻辑对  相似文献   

11.
普通逻辑的科学本性及其功能,都是建立在以"三同一"为条件的思维确定性这个基点上的.辩证法作为关于客观世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它要以普通逻辑为基础,没有确定性就谈不上确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离开确定性与灵活性统一的确定性是形而上学.形而上学与普通逻辑、辩证法是对立的,普通逻辑与辩证法是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2.
唯物史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完备的社会认识论,为社会学理论的构建提供了合理的逻辑前提.具体而言,构建社会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在于人的问题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前者是社会学的中心问题,因为人是社会学研究的出发点,人的本质是社会学研究的"中轴",社会学研究的直接对象是具体的历史的人;后者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这要求在方法论上必须从人与社会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层面进行社会学研究.此外,构建社会学理论还应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具体与抽象相统一、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逻辑原则.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机制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克思恩格斯利益机制包括利益主体、利益客体和利益实现的手段三要素,三要素遵循其固有的规律相互影响,完成利益主体对利益客体的历史性诉求,最终达到利益主体的历史性解放。现实的个人是利益机制的利益主体的逻辑起点,物质生活条件是利益客体的初始范畴,生产是利益机制的实现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利益机制思想闪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光芒,是解决我国现时代利益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美学诸多方法之本,历史与心理相统一的方法不能取代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更不能将这二者对立和割裂,它们是互补的。马克思发展并完善了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解开许多美学之谜。美学研究既不能搞无谓的思辨,也不能搞普泛的直观。美学主要是研究美的规律学,而不单单是描述美的现象学  相似文献   

15.
关于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方法的诸多争论源于对其中“历史”含义理解的不尽一致。应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在思维领域中逻辑方法与历史方法的统一;一是在思维与存在关系上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的统一。前一个“历史”指历史的方法即追踪描述客观对象的运动过程的方法,后一个“历史”指历史的东西,即表现为历史发展过程的客观对象。所谓逻辑的东西与历史的东西统一是指理论思维与思维对象的历史相统一。  相似文献   

16.
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及其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个人从私人领域解救出来回归政治生活,使公民在自由联合中实现自我统治,这是托克维尔的政治理念。托克维尔的政治思想以社会逻辑弥补了个人逻辑与国家逻辑的缺陷,对于我们正确认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对于五四时期由“个人解放”进至“社会改造”有着独特的认知,在五四时期的“社会改造”语境中所构建的“革命话语”,内含着“主义”信仰话语、民众本位话语、阶级斗争话语、政党领导话语等几个重要部分;同时,亦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唯物史观的指导、时代需要的把握、社会实践的体悟等方面表征出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进路。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路线所构建的“革命话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逻辑与现代逻辑的发生点,浅析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的关系: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统一在一个逻辑体系内,互相补充、互相不可替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19.
公平和效率统一问题的解决 ,不能囿于个人与个人关系的视角 ,而应从个人与政府的关系入手。在市场经济社会 ,个人与政府在相互交往中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在当代 ,它表现为个人与政府之间利用与贡献、权利与义务的一致。而个人与政府之间平等交往的实现 ,既能克服市场分配的不公平 ,又能保证政府再分配的公平性 ;既能促进个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又能减少和克服政府活动导致的效率损失。因而 ,个人与政府的平等是市场和政府、公平和效率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立足西方哲学视域,从世界观和价值观层面人手剖析相关概念。有神论主张世界二分。认为外在于世界的逻辑的、永恒的、人格化的精神实体乃世界本原;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有限无限之矛盾,给予个体终极生命关怀,却导致价值目标外化。无神论超越有神论,在世界之中寻找构成它的统一基石,由此分化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流派:前者以自然的、生物的要素为基石,后者以个人意识或其逻辑外化为基石。两者均采取静止的、非历史的或者纯逻辑的推演方法,注定无法将自然与人真正融为一体,最终未能在合理的世界观之上建构起相应的价值观信仰。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彻底超越以往一切理论,把实践引人历史,并借助辩证法将自然、人与社会有机统一:一方面。世界一体化为一个主体与客体互化的有机过程,规律不断生成为客观且能被人认识的“在”;另一方面,这些规律在历史活动中经过逻辑提升必然成为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原则,即共产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