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放战争时期 ,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反动军队在战场上进行决战 ,此为第一战线。同时在国统区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运动 ,也紧紧配合第一战线的斗争 ,为新中国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一二一”运动中的大学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二一”运动是我们党所领导的一次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爱国民主运动。它继承和发扬“五四”、“一二九”运动的光荣革命传统,当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在国民党统治区后方的重要城市昆明,青年学生首先行动起来,喊出了全国人民的呼声,点燃了反内战、争民主的斗争烈火,把斗争锋芒指向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和美国政府助长中国内战的帝国主义政策。这一爱国民主运动立即得到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在支援昆明学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最高峰,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北平学生运动是全国学生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第二条战线的先锋和主力之一。党在领导这个时期的北平学生运动中,根据北平城工业不发达,企业工人不多;学校林立,著名大学相对集中;学生敢于和善于斗争,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知识分子不少,教授很多;党的地下力量较强,领导经验丰富等恃点,创造出下列带有北平学生运动鲜明特色,并且获得极大成功的新经验。一充分发挥著名大学的带头和垒作用历史经…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城市工作始终是全党工作中的一条重要战线.城市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和早期革命斗争的策源地,建党和大革命时期党主要通过在城市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发展革命力量,扩大了党的影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在城市斗争中屡遭挫败的严酷现实,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提供了经验教训.抗战时期党的城市工作,为中国共产党从苏区转向全国,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扩大和抗战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斗争,加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总之,主要在城市里开展的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工作和人民群众运动,有力支援和配合了农村的武装斗争,从而才有了全国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1945年9月,国民党南京政府任命胡适为北京大学校长。翌年7月,胡适抵北平莅任。年底,学生运动即在全国风起云涌,成了针对国民党南京政府的“要饭吃、要和平、要自由,亦即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毛泽东称其为除了军事战场之外的“第二条战线”。胡  相似文献   

6.
<正>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这一运动是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政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党中央称它是“抗战制胜之主要条件”,“救国建国之最新武器”。中共中央在明确指出其两面性的同时,肯定“这是一件大事”,号召全党同志积极拥护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尽一切努力推动全国人民参加这一运动”。考察和研究这一运动,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时期是国共两党战略大决战的时期,也是中国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生死搏斗的时期。斗争的结果是:号称强大的国民党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土崩瓦解,溃败到台湾一隅苟延残喘;共产党则以弱胜强,天随人愿地夺取了全国政权。关于国共两党的成败得失,人们从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试图运用心态史学、比较史学的理论,对解放战争时期民众反蒋拥共心态产生的思想基础、发展状况及重要影响作一剖析,以揭示出共产党胜利、国民党覆灭的历史必然性,并借此机会求教于大方。 一、长期积淀的民族…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经过八年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无数次反帝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抗战胜利后,饱受多年战争苦难的中国人民,渴望着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安居乐业,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这个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在中国展开了一场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大决战。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积极准备发动内战。中国人民日益认清了蒋介石的反动面目,他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制止内战,争取和平民主,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被毛泽东称之为反对蒋介石的“第二条战线”的蒋管区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它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同蒋介石的斗争,对蒋介石反动政权的早日灭亡起到了促进作用。 蒋管区学生运动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的阶段。(1945年12月—1946年8月)。蒋管区学生运动是以昆明“一二·一”运动为发端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我国的学生运动也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时期。而这个时期学生运动的第一把火,就是震惊中外的昆明“一二、一”运动。1945年11月,随着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反动面目的暴露,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掌握全国政权二十二年。其政治制度,尤其是中央领导体制曾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既受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及各派相互关系、力量消长情况的左右,也与国内政治的发展形势密切相关。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党政军大权高度集中,构成其政治制度演化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趋向。其集中程度,在国民党统治时期是空前的、突出的;另一方面,在强大的民主呼声、民主运动推动下,国民党又采取向民主宪政过渡的某些步骤。后者虽不  相似文献   

10.
解放战争中的吉林第三条战线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条战线是国共两党在情报领域的斗争和较量 ,在吉林解放区 ,尤以反奸锄特斗争为典型。 1 94 6年以后 ,国民党为了配合军事行动 ,特务活动猖獗 ,加紧对我解放区进行破坏。吉林解放区各省委在东北局领导下 ,发动群众 ,锄特反奸 ,取得了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妄图在中国重新巩固其法西斯统治,丧心病狂,在被迫与我党签订“双十协定”后,墨汁未干,就大举向我解放区进攻,发动了全面内战。为了粉碎蒋介石反动派的进攻,党中央指示:“在国民党统治区要把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少数民族及其爱国民主人士和海外华侨等各个阶层的群众联合起来,组织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桂林的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的方针,发动和团结各阶层群众,形成了一条广泛的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并积极开展对敌斗争,为保卫城市,保卫人民生命财产,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桂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同以往的民主运动相比,在1948年5月开始的新政协运动中,各民主党派和广大民主人士表现出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明确地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二、在运动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革命的坚决性和彻底性;三、采取各种方式积极参加了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军事斗争。新政协运动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3.
反倾向斗争,主要是指反对“左”的方面或右的方面背离或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正确路线的错误倾向,属于党的思想政治斗争范畴。这种既反“左”又反右的反倾向斗争,在整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上从未间断过,并逐步形成了“两条战线斗争”的科学概念。 1928年斯大林在总结联共(布)党内斗争经验时指出:“列宁在我们党内向来都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反对‘左’派,又反对明显的孟什维克主义倾向。……我们是在反对两种倾向,既反对右倾又反对‘左’倾的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历史证明,“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是党的唯一正确的政策。”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西右江地区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农民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爆发时间之早,规模之大,都超过了广西的其他地区。在全国也是很有影响的。这次农民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广西右江地区的豪绅。地主阶级反动政权,锻炼了人民群众,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建立和发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所谓“东西文化问题”的争论,包括复古主义的“尊孔读经”运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运动”和“全盘西化”论等,是文化思想战线上的一股反动逆流,其性质完全不同于五四时期东西文化问题的大争论。它是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体系內部的混战,为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的重要內容之一。在文化思想战线上,它们同属于一个阵营;真正与之对立的是马克思主义阵营。随着国际上法西斯主义的猖獗,国民党反动派从各个方面强化其法西斯的血腥统治。尤其是“九一八”以后,各地抗日反蒋运动风起云涌,中国工农红军和民主革命浪潮蓬勃发展,蒋介石集团更加紧进行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在文化思想领域內,国民党反动派自上而下的倡导复古运动,宣传法西斯主义;潜藏在各个角落的“遗老遗  相似文献   

16.
《关于当前民主党派工作的意见》、《击破敌人假和平运动的阴谋》和《蒋管区斗争要有清醒头脑和灵活策略》,是周恩来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指导党的统战工作和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斗争而写的三篇文章。文章充分体现了坚定的革命原则性和运用灵活的斗争策略以团结最广大的人们去争取胜利的精神。这里,就这个问题,我谈一点学习体会。解放战争到了一九四八年,人民解放军转入了全面的战略反攻,蒋介石政权摇摇欲坠。在军事上,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不得不把刚刚实行了半年多的“全面防御”改为“重点防御”;在政治上,蒋介石政权人心丧尽,四面楚歌,人民怨声载道,民变蜂起;在经济上,国民党统治区的物价如脱缰的野马,比抗战前夕飞涨了一千余万倍,八月,蒋介石政权又宣布以金圆券代替“法币”,使本来已经崩溃的经济更加陷入绝境。蒋家王朝的末日即将到来,就连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喉舌《华尔街日报》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说:它是亚洲的病老太婆,美国专家医生也医治不好。在蒋必败、我必胜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面前,“国民党区域各阶级、党派、团体、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作打算”,从而出现了极其复杂的情势。一九四八年五月,我们党发布了“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全国各民主党派热烈响应这一号  相似文献   

17.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从总的方面讨论了吴江同志《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争》(以下简称《两条战线》)一文中的主要命题——“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争”,指出了这个命题在理论上的错误;同时论证了“哲学上两条路线的斗争”命题的正确性,现在,我们将继续分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方面分析一下吴江同志关于“反对机械唯物论”的论述在理论上的错误以及它为何不符合实际情况,从而进一步证明“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争”这个命题根本站不住脚;另一方面,分析一下吴江同志由于“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香港工运之经验□汤乐毅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下的香港工人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工人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它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内地的解放战争。香港工人运动所处的环境是十分复杂和特殊的。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工...  相似文献   

19.
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如果以1856年的广西西林教案为起点,迄于1898年的山东梨园屯起义,其间为时达四十余年之久,比中国近代史上任何一次重大事件持续的时间都长得多。反洋教运动是由西方列强的宗教侵略激起的,而宗教侵略正是帝国主义侵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根本上说来,反洋教运动具有鲜明的民族自卫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但是,就反洋教运动本身来说,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民间秘密结社直接参加到反洋教斗争的行列里来,并成为斗争的主导力量,运动的性质必然随着发生变化。对于民间秘密结社与反洋教运动的关系问题,目前专门性的研究还相当不够,本文试作初步探索,希望得到批评和指正。一中法战争是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以前,运动的倡导者基本上是封建官绅,所采用的方式多半是骚动或械斗;中法战争后,封建官绅逐渐从运动中退出,而城乡人民群众则开始起着主导作用。特别是运动卷入了越来越多的民间秘密结社成员,他们逐步居于运动的领导地位,而所用的方式也逐步发展为武装斗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初,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主力,解放了全国27%的领土和42%的人口,使国民党军减少到150万人,自身发展到400万人,完全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根据这一形势,中共中央要求人民解放民于1949年底以前力争占领湘、鄂、赣、苏、皖、浙、闽、陕、甘9省的大部分地区。渡江战役后,局势发展之顺利超过了党中央的设想。到1949年冬,仅8个多月的时间,基本上肃清了大陆上的国民党军队,迎来了全国的解放。本文仅就取得胜利的某些客观原因做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