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资金流量核算方法──金融交易部分张文红一、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分的表式:资金流量核算的金融交易部分是以部门间的金融交易为主要内容,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运用、结构及余缺状况,反映资金在部门间的流量和流向。从我国目前国民经济核算的状况及核算范围出发,资...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收入分配理论,对资金交易量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报告了收入分配过程中各部门结构占比现状;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法,以1992-2013年资金交易量表中各部门收入为例,分析了收入分配过程中各部门结构占比的趋势,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动态分析法,分析了各部门在收入分配过程的结构占比变化趋势,并给出了如下结论:(1)政府、企业、住户三部门的增加值结构占比、原始收入结构占比以及可支配收入结构占比各不相同,总的来说,收入分配的结果是可支配收入向住户部门倾斜;(2)虽然各部门收入总额在初次分配阶段及再分配阶段均处于增长趋势,但其结构占比变化趋势却各不相同,存在“国进民退”现象.  相似文献   

3.
李宝瑜  李原 《统计研究》2014,31(4):3-12
本文在资金流量核算表的基础上,依据“固定产品收入结构假定”、“固定产品支出结构假定”、“固定部门收入结构假定”、“固定部门支出结构假定”四种假定,给出了编制资金流量部门表和资金流量产品表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包含4个机构部门模型、2个金融产品模型、4个部门与产品交叉模型的资金流量表乘数模型体系。用中国2011年资金流量表数据进行了实际验证。利用这些模型可以进行部门间、产品间、部门与产品相互之间的资金流量关系分析,可以为制定政策、追踪各种资金关联效应提供方法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四、资金流量表资金流量表以全社会资金运动为对象,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量、流向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再生产是实物运动与资金运动的统一过程。生产一方面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创造收入。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资金流量表各流量的分析,研究了我国宏观资金的运行情况及各部门收入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全社会的资金从形成到初次分配,再经过再分配形成各机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在各机构部门用于最终消费后的剩余就是其总储蓄;而总储蓄是各部门投资的主要来源,当自身的储蓄不足时,就需要到金融市场上去融资;在金融市场的各种交易形成过程中,会产生国内外资本结构的改变,并进而会引起外汇储备的改变。这一切就是资金流量核算所提供的主要分析指标和数据。  相似文献   

7.
一、在我国建立资金流量核算的意义 国民经济的运行是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民经济各部门筹集和运用资金的方式越来越复杂,资金结构(来源与去向)发生了明显变化。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比重大大降低,资金流量的方向和数量出现了极其复杂的局面,仅靠对资金运动作数量反映的财政收支平衡表和银行资产负债表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因而,资金流量核算的加强势在必行。 资金流量核算是以社会货币资金为对象,对其运动进行全面记录,描述的一个国民经济统计系统,其旨在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资金运动的状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实际数据讨论结构变化对浙江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结构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促使浙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因此主动在各部门之间重新配置已有的要素,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成本较小的推动浙江经济增长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一、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资金流量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社会资金运动为核算对象,核算各部门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反映全社会各种资金在各部门之间的流量、流向及其相互关系。它是从资金运动方面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资本要素收入作为国民总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算、厘清其在政府、企业和住户之间的分配状况以及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的结构是必要的基础性工作。利用资金流量表和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对我国资本要素收入及其部门分配和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的结构进行测算,研究发现:(1)居民资本要素收入长期以来高速增长,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在10%左右,但在总资本要素收入中所占比重经历了先上升(20世纪90年代)后下降(21世纪初)的过程;(2)居民税前、税后资本要素收入对比反映出我国对居民资本要素收入征税力度尚小,最高不超过4%;(3)伴随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居民资本要素收入结构由改革开放初期主要以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为主转变为经营性、财产性收入并驾齐驱;(4)宏、微观口径测算的结果存在一定缺口,主要由劳动者报酬存在低估以及住户数据的系统性误差导致形成,国民经济核算的完善应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