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林 《学术探索》2011,(2):74-88
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本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大背景下,从市场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法治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依法治国的历史必然性,分析了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实践发展,明确提出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必须推进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实施依法治国是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未来治国方略作出的重大决策 ,它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加强和完善立法、法律至上、保障人权、发展民主、依法行政、司法独立与公正以及权力的制衡和监督。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的十五大和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确认识依法治国的涵义 ,了解并把握法治的基本目标和原则 ,以及实现法治的基本条件 ,对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 ,顺利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制度,有其形成的标志1.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健全的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3.严格的行政执法制度与公正的司法制度;4.高素质的执法队伍;5.全民法制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依法治国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对几千年“人治”与专制的根本否定,是历史的必然。在我国尽快实现依法治国,是人民的共同愿望,更是一场深刻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变革,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裴利华 《理论界》2004,(4):86-87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宪法集中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和最高的法律效力。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备,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必须坚持宪法基本原则,这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和基础。 宪法的基本原则或称宪法原则,是宪法调整和规范社会关系时所坚持和依据的基本立场和准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应贯彻始终的原则。我国现行宪法  相似文献   

8.
谭东波 《云梦学刊》2004,25(6):51-53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以历史唯物论为基础,全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具有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实践源泉。这一科学体系具有专题化的表达方式和辐射式的逻辑结构,是一个与时俱进、朝气开放的发展着的体系,要深刻理解和落实“三个代表”思想,不在于主观思辨,而是重在制度建设。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9.
贾书丽 《中文信息》2013,(9):161-161
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依法治国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不断加强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作为重要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群众路线是党夯实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的根本途径。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实质,也是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部署下,群众路线应当做出必要的调整,将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贯彻到群众路线的具体运行过程中,并与"为人民服务"相结合,从内外两个方向推动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化与常态化。  相似文献   

11.
全面依法治国是人类法治文明中国化的核心表述,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国家"要不要法治、要什么样的法治、怎样搞法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法治的认识和实践迈上了新境界,为人类法治文明增添了绚丽的中国色彩。  相似文献   

12.
郭凌 《江西社会科学》2003,2(11):174-176
新中国50多年的法制建设,经历了不少曲折,有其自己的特点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结新中国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必由之路。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们更应积极探索依法治国的路径,坚定依法治国的必要性,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路径。  相似文献   

14.
姜锦生 《理论界》2004,(3):92-92
近年来,我国的普法教育和法制建设力度很大。国家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逐渐完善。但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仍然暴露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为数不少的公民不学法不懂法,不按法律和规章制度办事。权钱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走私贩毒……。从中纪委统计的数字上看:从1992—2002年两个五年间,全国共处分党员数为669300和846150人,后者比前者增加26郾4%。开除党籍数为121500和137711人,增加13郾3%;处分县级领导干部为20295和28996人,增加42%;处分厅局级领导干部为1673和2422人,增加44郾8%;处分省部级领导干部为78和98人,增加25郾6%。以上种种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要实施依法治国当前要抓好三件事:健全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深入进行普法教育,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加强监督,确保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16.
蒋瑛 《理论界》2014,(11):83-8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目标,并就法治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从"法制"到"法治"的升华,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转折。法治中国建设首要而基础的任务就是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而只有让法治成为全民信仰才能引领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只有领导干部带头守法用法才能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18.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关系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全局,三者关系的有机统一需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来实现。制度建设的逻辑起点是确定三者关系的价值取向,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创新党民关系和党法关系。客观分析影响三者关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有助于我们选择推进其制度建设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学术》2007,(2)
内容提要:加强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对依法治国进程的巨大推进作用。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政治和方向保证。党的领导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最大政治资源。要在实践中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方针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是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对依法治国重要意义的阐释是其逻辑起点;实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相统一,科学立法与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相统一,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相统一,以及法治国家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统一是其理论支点;推进共产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干部依法用权、人民依法监督是其实践基点;坚持党的领导与树立宪法权威相结合,提高干部法治修养与加强权力监督相结合,保障群众合法利益与培养群众法治意识相结合是其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