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不同阶层间的收入差距,可持续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这些差距和不协调会造成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和经济发展的风险因素,进而影响或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南地处中原,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差距大,耕地资源稀缺,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无论从经济集中指数,还是从地理联系系数看,河南区域经济发展都表现出区域差距特性。河南实施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已成为城乡发展中的一个特殊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社会形态具有城市和农村所不同的特点——既不同于现代意义的城市,也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农村,城乡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极易在这一区域显现。在这一特殊背景下,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探讨城乡结合部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的近二十年间,我国经济基本上是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过程,经济总量迅速扩大。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政策上的原因和经济运行过程中本身规律的作用,使我国的区域间发展差异也在迅速扩大。河北省内各地区之间也存在类似情况,值得仔细研究。在研究河北省改革开放以来地区间发展差异之前,首先有必要在两个问题上取得共识。一是河北省省内差异研究的必要性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区域差异最突出的表现是东西二大地带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此外南北间的产业结构差异也很明显。在大的地区内,各地差异也明显存…  相似文献   

5.
《决策咨询通讯》2005,16(6):1-1
六个必须:“十一五”时期。必须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6.
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之一,有着丰富的名特优农产品资源,具备发展农产品区域品牌的条件,但是目前河南还有许多名特优农产品的区域品牌资源未得到开发。本文首先探讨了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内涵和作用,从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中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的为河南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叶东梅 《管理科学文摘》2009,(5):113-113,254
科学发展观是针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和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8.
杨秋海 《决策探索》2008,(16):44-44
河南地处中原,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差距大,耕地资源稀缺,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无论从经济集中指数,还是从地理联系系数看,河南Ⅸ域经济发展郜表现出区域差距特性.河南实施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经济带"发展战略,正是在吸取其他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将对河南经济的发展以及中部经济的崛起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举措.  相似文献   

9.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圈,是江西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培育江西崛起新增长极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和全新的发展理念。既要保护好这“一湖清水”,又要加速这一区域崛起,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生态文明示范区、新型产业集聚区、改革开放前沿区、城乡协调先行区和江西崛起带动区,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共同的准则规范各方行动,以共同的利益为纽带,使之成为和谐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09,(28):30-31
“十一五”规划目前已经实施过半,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正在相继着手准备“十二五”(2011年-2015年、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去年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包含8个领域39个题目的妒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8大领域涉及国内外发展环境、思路目标、产业结构、城乡区域、科教文化、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而地方政府的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也主要参照国家提及的8大领域。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制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本文采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Theil系数测量了1952~2002年中国区域经济地带间、地带内和省际差异以及改革开放后典型年份的各省区内部地区经济差异程度。中国区域经济差异随时间波动明显,省际差异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U型变化态势,但地带间差异则持续上升;东部沿海和西部省区内的地区差异较大,而中部省区内差异较小;总体而言,空间尺度越小,其经济差异越显著。本文进一步通过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发现改革开放政策、参与全球化程度、市场化程度以及城市化进程等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时空变化的显著原因。  相似文献   

12.
在省委党校学习期间,省委组织部组织我们到河南就城镇化建设进行了一周的学习考察。河南走出了一条以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捌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耳闻日睹河南之城镇巨变,我们不但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震撼了心灵,同时也感到了危机和压力。  相似文献   

13.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0,(16):15-15
4月18日,广东省与国家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督促检查组举行情况交流会。督促组要求,广东下一步要把握五个原则: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支撑;以统筹区域、城乡发展为着力点:以解决好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开放为基本推动力。以完善的工作机制为保障。  相似文献   

14.
2008 年12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会议认为,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民族地区于一体,在区域协调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探讨城乡产业融合、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城乡产业融合与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二者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协同效应。分地区检验发现,城乡产业融合与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对东、中部地区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城乡产业融合与要素市场化对共同富裕的协同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则不存在此效应。基于此,应加速推进城乡产业融合,打破城乡发展壁垒;加速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促成发展成果共享;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缩小地区间差距,以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产业合作是区域合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在产业发展上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空间。深化河南与三大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合作,有利于双方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然而,河南在与三大经济圈合作过程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重庆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区,要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矛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同时,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背景及新形势,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部曾指出,职业教育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进行大胆创新,要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统筹,城市的职业教育要打开城门,农村职业教育也要走出农村,城乡职业教育共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相信,有强而有力的政策推动和扎实的研究助力,城乡统筹发展必将成为今后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民办职业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将发挥其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迅猛发展,乡镇企业发达,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城乡一体化的进步,在一体化方面成绩斐然。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一体化进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医疗和养老是其中的重要方面。需要政府加快城乡经济平衡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强化农村医疗队伍;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推动社会化养老的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多方面努力,以更好的实现苏南地区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引导城市消费辐射乡村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政策导向使乡村消费环境极大地落后于城市,这导致区域消费单边向城市集中而逐渐掏空乡村经济的消费动力,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差距。和谐、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解决乡村衰落、凋蔽和城市因过度拥挤而致病态的问题,首先需要遏制区域消费过度单向集中于城市、合理引导城市消费辐射乡村。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乡二元体制逐步被冲破,城乡统筹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已成为重要方略,惠农政策和举措更是日益增多。追溯过去,展望未来,值得总结分析。笔者特就此议题走访了吴中区部分乡村及有关部门,并谈点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