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余秋雨伺母     
2012年11月中旬,余秋雨的老母突发中风,病情危重,失去意识。他得知后立即从北京赶回上海,陪妈妈最后一程。几个早已安排的课程,他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他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我这门课,没法调。”  相似文献   

2.
上大学的时候,课前我们都习惯去提前占位置,将一杯水或者两个小本儿往桌上一放,就表示这个位置有人了。其他人自然就不再对其打主意,而去选其他位置了。其实,爱情也需要占坑。朋友是一个律师,常年无男友,总跟我说,羡慕从前的大学同学情侣,如今他们在小地方有稳定的工  相似文献   

3.
争夺     
中午下了课,接到通知,下午4点整还要参加一个会议。3点59分,我准时到了会场。在整整两个钟头里,我和其他的人一样聆听、发问和讨论,只是觉得特别的心平气和,并且,常常控制不住那唇边的一抹笑意。在我快乐的心里藏着一个秘密,没有人知道我刚才去了哪里。我去了一趟海边,那个来回有一个钟头车程的海边,那个在初夏季节里特别清爽特别细致  相似文献   

4.
常识与世故     
常识是极易受到轻蔑的。对与我年龄相仿的人来说,常识的不被重视大概与小学四年级学过的一门课有关,那课程名叫《自然常识》。因为是副课,又因为是还要考试的副课,常识课有些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我们对它的态度也难免就像对待一件玩过就扔的玩具。五年级,这门课不开了,于是皆大欢喜。但“常识”这个词,算是在脑海里扎了根,尽管潜意识里,它常常成为“自然”的后缀。  相似文献   

5.
两年前的一个白天,德国大牌哲学家哈贝马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礼堂作报告,基本座无虚席。我迟到了,到达时报告已近尾声:我有夜间工作的习惯,早上起不来,即使作报告的是苏格拉底,我也无法改变这个习惯。散场后,我去我的办公室,那里坐着一个安徽青年农民,他已经等了很久,执著地要见我。他递给我几张稿纸,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要求我立即阅读并表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西方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人口的数量。中国的人太多,确切地说到处都是人,这跟我们国家完全不一样。在瑞典,即使在城市里,也有许多安静的没有人的地方。可在中国的城市里, 几乎没有你可以独处的地方。无论你走到哪儿,都会与人摩肩接踵。大街上人来人往,公共汽车上、火车上有时人们挤得像沙丁鱼罐头。无论是演出,还是球赛,观众席上也总是座无虚席。我去过的国家里,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有这么多的人。显而易见,中国人已经很习惯聚集在一起生活,习惯了由于这种接近而相互之间的打扰。有一次,我坐公共汽车, 天很热,我穿的是一件短袖衬衫,我旁边坐的是一位男人。汽车上很挤,那男人赤裸的胳膊偶然碰到了我,我觉得很不舒服,赶紧躲闪。  相似文献   

7.
冬天来了,山区人家有杀年猪挂腊肉的习惯. 这天,趁着天晴,女主人把腌好了的猪肉挂在院子里晾晒,就去做别的事了.等她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家的大黄狗正在地上吃她晾在院子里的腊肉呢,女主人顿时怒火中烧,一边拿起棍子准备去打狗,一边责骂家里的孩子不懂事,连狗偷肉吃都不管.偷吃了肉的大黄狗见形势不妙,夹着尾巴边往外跑,边回过头来发出呜呜的声音,似乎是在说: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  相似文献   

8.
孙谨环 《老年人》2014,(12):16-17
正去年年头岁尾,我两次去了美国的儿子家,见到了我的贤惠能干、气质优雅的美国儿媳洁敏和两个可爱的孙子。见我不远万里而来,孝顺的儿子儿媳利用节假日带我到华盛顿、纽约、芝加哥、费城、亚特兰大等美国几个大大小小的城市玩了一圈,这让我很开心。休息了几天,儿媳洁敏跟我说:"妈,过几天我要请您帮个忙。我在一所中学教书,校长喜欢中国毛笔字,请您帮我去给孩子们教几堂写毛笔字的课,这会让校长很高兴的。"  相似文献   

9.
我去英国探望姑妈,着实吓我一跳。只见六十多岁的姑妈,一个人住在偌大的房子里,孤苦伶仃的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日子。后来,我渐渐从姑妈的口中了解到,英国的教育强调独立,孩子18岁后就搬到外面居住、学习、工作、谋生,养成了独立自主的习惯,也因为工作忙,便很少联系父母。  相似文献   

10.
云心 《中外书摘》2011,(8):90-90
总体来说,我应该不算是一个喜欢“宅”的人,可以算得上“宅”的时间大概只有准备GRE考试的那几个月。那时候,研究生的课程差不多快上完,又还没有正式开始做实验,所以除了去食堂打饭和偶尔上上课,基本上可以“宅”在宿舍里背单词、做题。桌子前坐累了就躺在床上,床上躺累了就坐到桌子前。每天的人生乐趣只剩下吃饭——虽然大家都习惯于讽刺学校的食堂  相似文献   

11.
像往年一样.过些口子我想就带上几册书。回乡下敞里去过年想起来这是求学时期养成的习惯了。一近年关,苍茫的岁末时分总是格外地撩动着城里游子的心境,一时间周围总像有声肯存急不可待地催促着踏上归家的行程。  相似文献   

12.
妻子的生日     
妻子的生日是在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那天,我下班回家,阻止她下厨房,张罗着去饭店潇洒一顿。妻子问,琳琳来电话了吗?我摇摇头,知道她关心的是女儿的祝福。妻子又问,也没发信息?我说等晚上吧,她白天有课。妻子在工厂里当质量检验员,车间里对打电话接手机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连手机都不配,生活得倒也清静自如。  相似文献   

13.
考试     
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有一门课程叫“大学生修养”。和我的大部分同窗一样,我对这门课程也不感兴趣,常常逃课,偶而去听一听,也是带上闲书去看。一学年下子,我几乎不了解这门课程的内容.基至连那位中年女教师姓甚谁都不清楚。期末老试那天,我们都正襟危坐在教室里,等老师来发考卷。她来了,却没有考卷、课本,两手空空的。她走上讲台,迎着我们惊讶探询的目光说;“同学们,这门课程我决定不进污霎试。人生有许多乐西,不是依靠喜试就能学到或是记住。我今天给你们讲两个故事,权作考试。”她接着说:“这两个故事,一悲一望。我先说…  相似文献   

14.
别惹我父亲     
又是月中,我风雨无阻地去监狱探视他,尽管走之前,我已经将自己拾掇得非常整洁,可是,他一看到我,还是劈头盖脸地批评:"头发多长时间没剪了?一个连自己都打理不明白的人,能成什么大事!"尽管坐在他面前的我已经是一家拥有300多人的企业的头儿了,但他总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从反抗、习惯到最后的折服,我们父子之间的战争代价深重。  相似文献   

15.
与生活讲和     
记得在余秋雨的散文集《晨雨初听》中,读到过一个“终身教师”莫里·施瓦茨的故事。莫里16年前的学生,作家、记者米奇去看望将要离世的老师,可奠里却宣布要给米奇上最后一门课程——人生,时间定在每星期的星期二。于是米奇乘飞机飞700公里去听老师的课。课程一共讲了14个星期,.最后一堂是老师的葬礼。“老师,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米奇曾问莫里。莫里回答:“与生活讲和。”  相似文献   

16.
懵懂少年时,我缺了很重要的一课,那一课就叫"做人"高二的最后一场考试格外重要,要分重点班。我读的学校是寄宿的,我一再打电话给父亲,我厌恶那些不求上进的同学,没法子在不干净不清静的环境里继续我的学业。  相似文献   

17.
父亲经常进城。他想儿子和孙子。可是他从来没有住满两天。他在城里住不惯。儿子说要不我在房间里给你垒一铺大炕?父亲说就算你在客厅给我砌一个院墙,我也不会习惯。说完了去睡觉,翻来覆去睡不着。进了城就失眠,父亲说那是因为无事可干,无事可干,骨头缝里就会生出锈来。——他认为休闲并非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18.
家有护士     
李茂林 《老年人》2014,(11):33-33
正本来我对医者没有太好的印象。自小到大,我不喜欢医院里的气味,更不喜欢打针,因而不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我是不愿去医院看医生的。命运就是这么奇妙,不喜欢医者的我偏偏找了一位护士做妻子。她姓宋,我习惯叫她宋宋。因为学医,宋宋对待入口的东西特别在意,有天然的警惕性。每次做菜,宋宋总是把原料反反复复地冲洗,标准到了苛刻的程度。有段时  相似文献   

19.
云中飞 《职业》2009,(4):26-26
作为记者,我过去24年间最令人满意的工作,就是撰写一系列描写知名首席执行官办公室的文章,这一点毫无疑问。我给他们打电话,试着说服他们,允许我去参观其办公桌、家庭照和书架。大多数人明智地拒绝了。但有少数人答应了,他们要么是因为对我没有疑心,要么就是因为够虚荣。因此,在一段很短的时间里,我得以放纵自己爱管闲事的天性——同时还能因此获得报酬。  相似文献   

20.
圆西藏梦,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期待。今年8月,为去西藏已慢跑两年的我,在网上查了些资料,准备了一些进藏必需品,便准备择日出发了。由于爱人工作忙,无暇照顾孩子,每次出去,孩子都只能让父亲带着。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至今已8年。其间,许多人劝他再找个老伴。只是,每当看到我和妹妹一脸不快的样子,这件事他就再没提起。我和爱人曾多次让他搬来同住,他说已习惯了老房子里的一切,不搬了。母亲在我怀孕3个月时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