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宗教社会功能的演变看社会主义社会如何发挥其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一种有意识形态特点的文化,它的社会功能同一定的社会历史相联系,在不同时期看它在各社会群体中所能起到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从自发宗教到人为宗教,它的社会功能起到演变和分化。我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必须正确执行人民民主及爱国统一战线政策,发挥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经历了漫长阶段,其形式和内容的演变必然随社会历史的演变而进行。对宗教形式和内容的研究从多层次、多方位的角度已逐步展开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本文试从心理张力的角度来分析宗教活动的心理,以探讨宗教活动的特殊社会现象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都与宗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西南地区复杂的地理、历史和社会变迁过程,使这里的宗教文化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不同发展类型的宗教并存于西南地区。巫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也有其特定的发展过程,并与当地人们对自然及社会的朴素认识结合在一起,对当地社会起到一种控制作用,对此有必要做去伪存真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它与社会各方面都有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历史有极大的影响。本文根据人类对“自我意识”的觉醒程度来讨论宗教和道德的三种伦理关系及其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宗教与道德特别是与社会主义道德有着不同质的规定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但宗教文化和宗教道德的某些内容与社会主义道德并不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还能发挥有益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潘显一、冉昌光两位教授主编的《宗教与文明》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作指导,从宗教学、文化学的一般理论;宗教对人、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宗教与哲学、伦理、科学、艺术、民俗等关系;宗教与民族关系等四大板块,几个不同维度来展开论述,对宗教与文明这两大系列的交汇和交融作了全面、深入的剖析,使我们在事、史、论三方面的交汇处来透视宗教这种特殊的人类文化现象。这的确是探幽明于平安,擢新论于玄理。  相似文献   

7.
浅谈宗教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现象之所以能伴随着人类历史长期地存在着 ,并将继续存在下去 ,就在于宗教自身有着为人们所需要的特定功能及其社会作用。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全面研究和阐明宗教的社会作用问题 ,是宗教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 ,宗教的社会作用是多层面的。其主要方面有宗教的政治作用、宗教的道德教化作用、宗教的文化传播作用和宗教的社会交往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渗透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广义上讲,宗教的历史也就是一部人类文化的历史,而语言又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载体.研究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对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可以正确地认识宗教的作用,以利于我们了解彼此的语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避免产生文化误读现象.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信仰和崇拜超自然、超人间力量的文化体系 ,它是满足人的某种精神需要的具有神秘意义的意识形态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儒学不是宗教 ,它虽然处于与宗教形成和发展的同一历史时期 ,但它的形成却植根于宗法血缘关系的伦理思想。不论宗教如何发展 ,我们都应把儒学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去考察 ,历史地、全面地看待儒学与宗教的关系 ,而不能从现代宗教世俗化、道德化的意义上去理解儒学、诠释儒学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并始终对人类文明进程发挥着独特的影响力。作为马克恩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毕生关注着宗教现象。在历经前期探索基础上,恩格斯晚年更是对宗教问题给予了极大兴趣,撰写了一系列理论著作,从多个维度剖析了复杂的宗教现象:从意识形态角度论述宗教特质;基于辩证思维彰显宗教功能的双重性;立足唯物史观视野剖析宗教的历史形态变迁及其未来的自然消亡等。此外,恩格斯还对具体宗教现象或宗教问题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近代科学诞生时期宗教与科学张力关系以及早期基督教起源问题等,在具体历史情境中展现成熟宗教理论的解释力,并透视出其晚年宗教研究的历史底蕴。可以说,晚年恩格斯宗教理论具有总结意味的系统化、理论化,也对我们把握当下宗教现象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宗教是社会的产物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实体。宗教对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生活诸方面都起着不同的重要影响。在跨世纪之际 ,无论是传统宗教的复兴 ,还是新宗教的兴起 ,从根本上说 ,都是由当代社会存在的复杂因素和关系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不属于同一概念。“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它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亡;而宗教文化属于人类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财富,它将在人类社会中永存。所以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傩文化是一种准宗教行为,属宗教文化范畴,是中国本土宗教的源头。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它的产生与人类文化史一样久远。中国长且宽的傩文化圈与傩文化沉积带,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它的历史积层和地理辐射面十分惊人,是全部社会历史文化大系统中相对稳定而又容量极大的因素,它融合着或说粘连着宗教、民俗、艺术、语言、历史等学科的文化积层,  相似文献   

14.
论宗教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它通过对客体层面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社会因素,及主体层面的作为历史活动的人的影响,转而影响社会稳定。宗教自身的复杂性,决定其社会功能的多样性、复杂性,故它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也是复杂而多样的。这就要求全面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点,全面贯彻执行我国的宗教政策,引导各宗教为社会稳定服务  相似文献   

15.
宗教与邪教是一对“孪生”的文化现象,但他们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历程却迥然有别.以社会性为切入点,从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视野,对宗教与邪教的本质区别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揭开其神秘的外衣,进一步推进文化反邪.  相似文献   

16.
东方的文明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的文明,而精神文化的文明又来源于宗教文化,宗教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智慧,使人们在信仰宗教的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人具有了抽象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会给人类带来文明和进步。我们正确地理解宗教,深入地探究宗教的文化内涵,这将对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在引发战争冲突的诸多因素中宗教文化因素的作用凸显。但宗教差异和纷争只是战争冲突的载体和表征,并非实质原因,战争的深刻根源是不同民族和国家间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对抗性矛盾。现阶段,宗教经常被用作引发和激化战争冲突的工具和手段,这一现象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为防止宗教被“妖魔化”和“工具化”,被恐怖组织和霸权主义所利用,国际社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国际社会要促成世界各大宗教间的交流与对话,使文化差异朝着融合的而不是对抗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和世界组织应放弃文化歧视理念,致力于促进落后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为创建和谐的国际社会和人类持久和平愿望的实现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一种伴随人类社会生活的现象,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不同形态的不断变化。宗教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宗教形态的变迁与人类自觉的自我意识同样是紧密相连的。基于宗教与哲学之间存在的密切关联,我们有必要对宗教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与辨析,通过对宗教意识及费尔巴哈宗教观的阐释,有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在马克思所开启的视阈内对宗教问题做出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宗教与香港社会:个案与理论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社会的宗教现象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对香港社会宗教现象的一些个案进行研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些命题:一.宗教的社会功能,社会角色随着地域的不同而不同;二.同一地域不同宗教的社会功能和角色也不相同,并且可以互补;三.同一宗教在同一地域,其社会功能和角色因其时代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文明史上,宗教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而作为一种特殊的伦理形态的宗教伦理学,则在塑造民族传统道德和精神气质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即使在高度倡扬科学理性的今天,宗教伦理在人的精神领域仍然占据着科学所不能代替的位置;宽容原则和对话原则是处理宗教领域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