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古晚期德意志市民与皇权结盟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民与王权结盟,是欧洲各国在政治上走向近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在中世纪晚期的法国和英国表现得十分明显,而城市一般也被视为支持王权、有利于全国统一的力量。有的学者认为,中古晚期的德意志帝国不存在市民与皇权的结盟。在考察中古晚期德意志城市和皇帝的关系后,可以看出:中古晚期的德意志是存在着一种较为特殊的城市市民与皇权结盟的,这种结盟表现出稳定程度不够、结盟效果不同、城市并不总是支持中央集权和反对诸侯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中世纪的德意志存在着自由城市、帝国城市和领地城市。在15—16世纪,德意志的城市面临严重的危机,内部分化严重,市民之间的冲突加剧,城市的外部生存环境也更加恶化。为维护自己的生存,德意志的城市主要采取了与王权结盟、走瑞士联邦道路、与宗教信仰相同的诸侯结盟、在帝国新体制中寻求安全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拿破仑对德国的战争与1848年革命的失败,激发了德国的民族情绪。要求德意志统一的民族情结,就反映在路德这位推行宗教改革的历史人物身上。但路德对于民族、国家的概念,没有脱离他本人所处的时代,他的《致德意志民族基督徒贵族书》,是当时德意志民族怨情表达的沸点,但在诸侯领地国家兴起的过程中,路德又忠诚于诸侯领主,并最终成为世俗君主强化其统治合法性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15世纪上半叶举行的一系列宗教会议是教会大分裂之后恢复教会秩序的重要举措,期间教会改革的议题也再度成为焦点。在这个语境下,15世纪德意志知识分子以"德意志民族"怨情陈述方式要求教会改革,其目的在于反对来自罗马教会各种名目的税收。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伴随着帝国政治制度改革,德意志人文主义者、知识分子利用神话传说,追溯历史,有意识地在政治宣传中,进一步发展了"德意志民族"的概念。但这个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只有在共同抵御外在威胁时,"德意志民族"的概念对于诸侯领地政府才有价值。宗教改革早期,特别是路德本人的"德意志民族"的概念正是在这个语境与政治背景下阐述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论中世纪德意志封建政体对社会制度转型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意志的封建政体具有三个特点,即:王位选举制,君权神授的统治思想和广泛的特许权,这些造成了德意志邦国诸侯分立的割据局面,延缓了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形成,没有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提供有利的政治条件。中介性质的远程贸易、采矿冶金业为首的手工业对土地制度的变革没有实质性的影响,经济结构没有因贸易和手工业的兴旺而发生巨大变革。不变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制度互相制约阻碍了社会制度转型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鲁先圣 《社区》2010,(17):34-34
在200多年以前的德国,威廉一世被德意志各邦君主拥立为德国皇帝,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现在德国的许多城市街头还依然竖立着他骑着青铜战马的塑像。  相似文献   

7.
学界普遍认为,在德意志从中古向近代转型的过程中,德意志的城市和王权从来都没有能够结成反对封建分裂割据的同盟。可是,通过考察宗教改革前期、特别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皇帝时期德意志南部的帝国城市和王权之间的关系后,就会发觉这样的观点很难成立。在这一时期,德意志南部的帝国城市和王权结成了非常紧密的同盟,为创建一个新生德意志君主国,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查理五世皇帝和大多数南德帝国城市在对待宗教改革问题上的分歧,最终导致了城市和王权结盟的破产。  相似文献   

8.
中世纪德意志王国从公元919年亨利一世被选为国王开始,他的城市法的发展便跟欧洲其他一些国家城市法的发展情况大致相同。但在德意志国家的统一过程中及在欧洲的法律发展过程中,德意志王国的《城市法》在此期间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影响极积而深远。  相似文献   

9.
西方对孔子的认知和形象建构是近代中西/中德文化互动感知的重点之一。除了西方学者基于研析儒学典籍对孔子形象的学术性建构,19世纪接踵来华的德意志人以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观察与书写,为德意志公众拓宽了认知孔子、儒学和中国的新视野。受书写者多重身份和利益向度的影响,他们在认同孔子“伟人形象”的同时,也从总体上将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置于西方文明之下。这种对孔子形象的社会性建构不仅反映了来华德意志人在华殖民主义、文明布道的行动目的,而且也是19世纪中西/中德权力关系的写照。  相似文献   

10.
张玉芬 《南都学坛》2003,23(6):33-35
奥普争霸是影响德意志统一运动进程的关键因素,在争霸斗争中奥地利最终于1866年战败,主要原因是:奥地利独立的大国政策使其更关心王朝利益,加之帝国重心东移,造成其日益偏离德意志的趋向:奥地利政治、经济上的落后状态使其逐渐丧失在德意志的优势地位;奥地利外交挫折。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重要著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伦理思想,凸显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伦理思想特质。特别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的批判,揭示出其哲学的思辩性质;强调了道德观念的阶级性,批判了小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写于1845年11月至1846年8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整体性马克思主义形成的标志。其中意识形态部分是整部著作最精彩的部分,马克思第一次提出并使用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但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的把握却较为困难,因此有必要从意识形态理论的背景、主要内容、明显特征和当代启示等方面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利益关系的原则和本质出发,对社会历史发展中呈现的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相对立的二元结构,利益与法、国家的关系及人的解放问题三条进路阐述了其利益思想,从而为马克思思想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罗马法在德意志地区兴起的过程开始于公元14世纪,这实际上是外来罗马法文化在德意志地区得到认同的过程。其时,中世纪德意志最伟大的法典———《萨克森明镜》已经出现,也就是说在德意志普通法文化已经发展到一个高峰的时候,罗马法文化才刚刚到达。那么,罗马法文化凭什么在德意志地区获得发展的机会呢?就此,文章对这一同时具有思想史和制度史意义的法律事件,从背景、动因、历变和影响四个方面作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晚期浪漫派诗人艾辛多夫的文学史著作《德意志文学史》在19世纪德意志新教与天主教对峙的语境中,针对新教方面的文学史中不断涌现的民族意识和建立民族国家的政治诉求,在审美观念和文学史观两个维度,反拨了新教地区知识分子撰写的文学史中对文学自主性的片面强调和对魏玛古典文学的经典化,以天主教立场重构了德意志文学的流变脉络。  相似文献   

16.
在道德领域中,如果仅靠强制性的教育灌输与制度规导,是无法使知行合一内任于人的。要使人从内心深处真J.~-i.L同一种行为,必须重视道德意志的作用。道德意志作为一种顽强的坚持精神和自觉克服困难的内在品质,是道德知行合一的内在动力保障。孟苟关于道德意志、道德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研究,不仅为知行合一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于转型期道德教育中关于道德意志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赵永刚 《东方论坛》2020,(2):92-100
道德意志通常是指人们在道德活动中为了道德的目的克服阻力和困难的精神力量和持久力。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概念强调欲望与理由等心理要素之间的一致性,因而道德意志并不显现于其美德概念中。康德的美德概念强调自我强制,恰恰是对道德意志的彰显。二者对美德的规定不能很好地反映道德意志在美德生成过程中的真实作用。从美德的层次性、美德的类型和情境相关性、美德的生成动力等方面来考虑,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美德观之间的差异、道德意志与美德的关系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朱子理学主要是以关于天理的“真知”作为增强人道德意志从而行善去恶的保障,王阳明的良知学则主要是以人人本有、人人自信自知的良知作为增强人道德意志的保障,而罗近溪及晚明的很多儒者则有着以外在超越的、有人格意志的上帝或天公作为增强人道德意志保障的倾向.宋明理学家怀抱现实之关切,对道德意志问题的思考逐层转进,从理论上穷尽了如何解决这一道德哲学议题的各个维度,体现出了相当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东进运动是一场自12世纪起由教俗贵族组织的、向易北河以东斯拉夫地区拓殖移民的活动。期间,在西斯拉夫乡村的拓荒移民依地区差异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紧邻德意志边境的各公国和地区多以委托土地承租人直接吸引德意志移民迁入的方式,给予移民自由的法律地位、自治的村社地位以及减免租金等优惠政策;而在远离德意志边境的波兰、匈牙利等地则以引入“德意志法”来组织和管理各公国内部的移民活动。方式迥异但实质相近的移民活动改变了近现代中欧和东欧的政治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20.
德意志的统一与近代国际关系的变异历来备受注意,学术界同行们对此多有阐发,不过,系统的发掘和分析尚嫌不够。本文试图再次梳理德意志统一前后国际政治和外交格局的网络结构,揭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引起的国际关系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