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小城镇数量巨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小城镇战略曾经被作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重点,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但是现今小城镇发展滞后,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一、我国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发挥集聚效应城市(镇)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提供经济合理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我国小城镇规模普遍偏小,难以发挥集聚效应。据1999年数据,我国有4万多个小城镇其中有1980多个县城镇,有1.8万个建制镇,其余为乡集镇。建制镇平均建成区面积仅有0.5—0.8平方公里,非农…  相似文献   

2.
静海县位于天津中心城市西南40公里处,全县总面积1414.9平方公里,辖3个建制镇,24个乡,383个行政村,1986年全县总人口44.1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38万,占总人口的16.7%,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1%。农村改革九年来,商品经济迅速发展。1986年全县乡镇企业1800多个,从业人员9.54万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小城镇总体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晏群 《城市》2003,(4):17-20
一、我国小城镇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本文所称“小城镇”主要指建制镇(含县城镇)。2000年我国有建制镇近2万个,其中县城镇1586个。从全国小城镇的整体分析,我国小城镇的特点是:数量上东多西少,数量增长速度上东快西慢,平均规模上东大西小、南北接近,分布上东密西疏、南密北疏。一般而言,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建设质量好于内陆地区小城镇。这种状况是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密度的差异密切相关的,也是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极大,因此即使同在一个地带内(东部或中部、西部)…  相似文献   

4.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制度分析王思斌本文从制度结构、制度间的互动及制度体系等较为综合的角度出发,将近年来在“小城镇建设运动”中形成的建制镇划为两类,即主要因社区产业结构转变推动自然长成的建制镇与主要由行政力量推动靠行政方式创建的建制镇。作者认为,在过于薄弱...  相似文献   

5.
本文为国务院研究室《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课题分报告。我国建制镇设置始于50年代,建镇标准经历了三次变更;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亟需解决。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制定适合于小城镇的社会组织政策,建立群众自治组织、社会事务协调组织,发展中介组织、自救组织和服务组织;加强人口、治安、婚姻、殡葬、社团管理;建立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实行社会保障社会化。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o‘Mt一发展与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实现城市化的正确途径。农村大量劳力转移,4wt镇人口的大量增加,导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质的变化,促进了二三产业迅速发展,也使镇的功能发生根本变化,是工业开发的园地,是第三产业发展服务一、二产业的基地,也是城乡之间的联结点。因此,我们建议:l、农村小城镇是制应与发展农村经济因为一体。以农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依托,以第三产业为新的生长点,形成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的新型城镇。2、发展小城镇应因地制宜,确定建制镇的主要功能,实现规模效益。3、…  相似文献   

7.
支家强  全雷  肖忠钰 《城市》2012,(9):14-19
近年来,天津市村镇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到目前已基本形成由主副中心、新城、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组成的四级城镇体系。47个经济发展较快、地理位置优越的建制镇(村)已被列入示范小城镇,成功探索出以宅基地换房建设示范小城镇的发展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通过调研发现,不同区域的一般建制镇(乡),依据自身的经济基础和条件,在壮大镇域经济上都进行了探索。有的镇(乡)已经具备一定经济发展条件,且具有一定的设施化农业和工商业产业支撑,但多数一般建制镇和村庄的建设还存在诸如镇村总体规划面临调整、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迅 《城市》2008,(11):23-33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城镇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1978年~2007年,城市化水平由17.92%提高到44.9%.年均增长0.87个百分点。截至2007年底.我国有设市城市655个.建制镇2万个左右.城镇人口达到5.94亿人。城市化与工业化一并成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农村正在经历着一个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伟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作为农村一代新式农民代表者的广大回乡高初中毕业生,总是最先触摸到时代前进的脉搏,率先奋起,投身改革,不仅为推动农村的两个“转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在改革的实践磨炼中提高了自身素质,日趋成长和成熟起来,历史地成为农村商品生产的一支生机勃勃的生力军。我们在荣成县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情况和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10.
实行大包干责任制以来,农村家庭急剧裂变。据对湖北省钟祥县的调查,1949年至1982年,全县农户由10.56万户增加到14.28万户。平均每年增加1127户。而大包干后的1983年至1986年,全县农户则由14.28万户增加到16.18万户,平均每年增加4750户。后4年年均增长数是前33年年均增长数的4.2倍。户均人口由6.1人减少到4.6人,户均劳力由2.1人减少到1.57人。伴随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农民观念的更新,钟祥农村家庭结构简单化、家庭规模小型化,呈继续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城镇化推进的特点及问题的提出城镇化水平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推进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多年来历届政府一直努力的目标之一,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小城镇始终担任了重要的角色。从80年代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小城镇,大问题”,到90年代他又提出的“小城镇,大战略”,都证明了农村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现实中,农村的小城镇水平良莠不齐,即使在同一个县域内,个体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其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县政府所在城镇的发展一般明显快于其他小城镇。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一直方兴未艾.四川是我国的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四川小城镇的改革与发展,不仅在四川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对全国的小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展小城镇在实施城镇化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城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在人口的非农化和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前提下的经济社会现代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1978年到1999年的21年间,城镇人口增加了2.1亿人,扣除城镇人口自然增长部分,城镇共吸纳农村人口1.4亿人,其中小城镇吸纳了8000万人,约占转移农村人口的57.1%.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制度转型的障碍等实际问题,大中市场吸纳人口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人口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一、“城市化”观念的转变问题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是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而发展的,是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向一元化结构转化和农村人口的迁移、农民身份的改变以及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它是一个从农村、小城镇转化为城市的过程。没有农村的转化,没有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就谈不上“城市化”,而只能是“大城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小城镇发展也必然会加速.当前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一是城镇进镇户口全面放开.国务院批准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小城镇户籍管理改革制度,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的户籍制度阻碍清除.  相似文献   

16.
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社会、农村人口在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和问题,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民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会阻碍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会是由多因素构成的整体。各因素间关系协调,农村社会就会发展、进步。福建省农村在进一步改革中,社会各因素有何变化?是否协调?福建省社会学研究所四位研究人员,于1989年六、七月间到6个地市,调查了12个村。在每一个村,听取村干部介绍,到村民家里访谈,考察村庄、企业、学校,填写主要因素变化数据的调查表,从而了解到这些  相似文献   

18.
一、小城镇的概念与类型 (一)小城镇的概念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区域,它是把城市和乡村两个不同的区域有机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纽带,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城镇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同时,工业、商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以及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等在小城镇的集聚,也要求小城镇相应改善各项基础设施,以便为生产、生活和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由本刊召开的“农村社会问题座谈会”于1988年3月2日在京召开,从事研究农村和农村社会学的近40名学者到会参加了座谈。 与会者认为,目前我国农村正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农村社会结构、农民素质和行为已经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研究我国农村  相似文献   

20.
发展小城镇,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实施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之一.土地利用是小城镇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人口的聚集、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都离不开土地这个基本载体.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小城镇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主要原因,对提高我国小城镇土地集体利用水平,进行了相应对策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