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建立一门相对独立政治教育学的思考——兼论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既包含政治教育,也包含道德教育。国内学界把对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也主要置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内。随着我国政治的发展,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现,对政治教育开展专题研究,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之下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政治教育学成为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89-196
基于对学科成立的条件和学科成熟的标准两个问题的分析指出,创业教育学符合学科成立的条件,但还没有达到学科成熟的标准,因此创业教育学目前还只是一门"应然学科"。应然学科的建设路线主要遵循以学科的外在建制来推动学科的内在建制轨迹。作为应然学科的创业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应该处理好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内在建制和外在建制以及学术严谨性和多学科合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陈元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47-150
对于教育学是不是一门科学的追问,自从赫尔巴特19世纪初创立科学教育学开始,教育家们从未中断过对这一问题的思索。有的人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也有好多人否认或不承认教育学是一门科学。陈元晖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并在1990年秋在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所做的报告中谈了教育学成为一门科学的五个前提:把编教科书放慢一些,先搞专题研究;大胆冲破凯洛夫《教育学》的限制;重视教育学史;重视教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要多读书。以下文章是根据报告现场录像做的整理。 相似文献
4.
钱穆与新考据派关系略论——以钱穆与傅斯年的交往为考察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5):50-58
新考据派主要是指以傅斯年为领袖、以史语所为中心、以整理和考订史料真伪为职志、以"为学问而学问"的治学态度相标榜的史料学派。该派内以乾嘉史学为依托,外以西方近代实证史学为应援,曾雄霸民国史坛达20多年,是当时声势最盛的史学主流派。钱穆与史料学派的领袖傅斯年的交往、二人治史异同反映了20世纪中国史学曲折而又多途并进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5.
徐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4):71-78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北伐战争即将爆发之际,在一批学人和社会政治活动家中间爆发了一场关于谁是“军阀”,以及怎样定义“军阀”、如何改造国家与社会武装力量等问题的激烈论战。论战虽由时事问题所引发,其影响却超越了政论范围,推动了“军阀”话语体系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有关中国政治与军事问题的学理研讨。 相似文献
6.
学科借鉴之思与学科借鉴之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学科借鉴研究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五景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2):13-16
学科借鉴是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现有的研究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借鉴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视角的单向性,研究目标不够明晰,创新性不高,学科边界模糊,对学科定位的认识和把握不够等。提倡批判性借鉴,明确研究目标,把握立足点,注重学科借鉴的自主创新,把借鉴与自创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学科借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科际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朱成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3-18
中国教育学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拥有过夺目的辉煌,也承担了太多的负担,这些负担或源于意识形态的强暴式宰制,或源于自己不能"独善其身"的尴尬.在教育学科群急剧裂变和教育改革迫切要求的双重挑战面前,作为一种理性的选择,中国教育学学科必须做出相应的范式转换,走分化与整合之路,并在"地坛教育学"、"讲坛教育学"与"论坛教育学"三者良性互动中实现路径重建.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教育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是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体系中 ,课程问题都是居于核心地位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类型及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董永祥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1(1):41-47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发生了三次论战,其中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之间的论战可说是革命派内部的一次论战。论战双方在共产主义道路的选择上针锋相对,论战焦点主要在革命中阶级斗争的组织方式和革命后社会的组织方式上,论战的实质则是手段与目的的问题,是权力集中的问题。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执着于集权专制,有对中国现实的深刻体认;无政府主义者坚持自由平等则源于对社会问题复杂性的认识,但是双方的观点都呈现出一定的偏激性和空想性。 相似文献
10.
在十九世纪头二十年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和英国庸俗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曾就经济危机理论、《谷物法》的存废和价值理论等方面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战。在论战中,李嘉图坚决地站在了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而马尔萨斯的理论则竭力维护以土地贵族为主的上流社会的利益。现试图从他们的学术研究和理论观点入手,结合两人的背景和经历,分析他们在论战中各自立场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靳青万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4):152-156
刘杲先生是中国编辑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对于中国编辑学学科的创立有很大贡献.他的关于编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门有相当理论内涵的应用学科的理论很有建树.他认为,应当建立具有现代科学形态的、自成体系的、成熟的编辑学学科,编辑活动的范围远远超出出版活动的范围,出版学覆盖不了编辑学,不赞成说编辑学是出版学的一个分支,十分正确.对于刘杲先生的这些编辑学学科思想,应当充分重视、认真总结与弘扬. 相似文献
12.
刘芳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课程的改革和实践 ,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要坚持“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坚持素质教育 ,始终贯彻启发式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面向基础教育 ,使学生接受新观念 ,吸收新思想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成为 2 1世纪合格的中学教师 相似文献
13.
冉昕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4):182-183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已久,它所研究和揭示的规律已使教育实践走出迷茫,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学术界总有不同的声音,这是教育学发展和进步的动力,但却可能也是它的致命伤:研究者的不自信与不深入,学习者的没兴趣与不执着。寻找积极对策,解决高师生在此学科学习中的心理困惑,是久已存在却仍收效不佳的问题,绝非小事,当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吴忠良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9
五四时期的史学界,南北对峙之态势已然比较明显。北方史学界的大本营是北京大学,而南方史学界的大本营则为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部分南高师文史地部师生在20世纪20年代逐渐形成了南高史地学派,他们以自己创办的刊物为阵地与傅斯年在殷墟发掘、《东北史纲》等问题上进行论争,折射出民国时期"南派"与"北派"之间的学术异趣。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的教学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种普遍性和特殊性直接决定着教育学的课程设置和课堂讲授的有效性。普遍性主要在教学对象及其所拥有的知识储备类型两个方面具有同一性;特殊性则在着眼于衔接和过渡的前提下,成为合理科学的设置课程的先决条件,并在此规范下要求课堂讲授必须最大程度地"迁就"学生,从而让理论的课堂焕发实践的活力。 相似文献
16.
近二十年来,我国教育学研究从恢复、高潮,走向了迷惘,有中国特色的新教育学体系并没有出现,教育学与教育实践之间依然存在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相似文献
17.
李俊奎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23-24
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既应该紧密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来展开研究,还应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其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本质等元理论的研究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李彤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6):59-73
文章考察八十年代中国自然辩证法四大论战之一——科学与哲学关系的论战。论文首先追溯了查汝强与许良英观点分歧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接着详细探讨了双方观点分歧和论战始末;最后对论战做了总结和思考,指出论战与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动了思想解放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沈昕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6):139-141
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它应是一门“软”度特点明显、“硬”度特点较淡的多范式的软学科;是一门“趋同”度较小而“分野”度较大的学科;是一门“城市化”程度较低而“乡村”化程度较高的学科。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特点,在发展中应当注意加大其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学科知识的线形逻辑增长比重、增强“趋同”度和“城市化”程度。 相似文献
20.
连冬花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33-37
对科玄论战胜负的主要因素并非双方基本立场或主要论点的正确性探因,就为分析论战中的社会因素提供了可行必要性。科学万能论思潮是论战发生的直接背景,而科学的意识形态化是论战中抹不去的色彩,学习西方科学的普遍愿望是科学派取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论战中社会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到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矫枉过正是比较容易发生的现象;纯粹的学术争论如果因社会因素而进入了文化领域,学术权威就会大打折扣;不同学科都有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社会不可进行推崇或压制;或许,通过对论战中社会因素的分析,为从新的视角进一步分析论战提供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