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最简方案框架下,讨论中介语特征理论对研究二语习得中功能语类习得顺序的启示,探讨二语习得中句法发展模式来是疑问句式的发展规律,认为二语特征参数的设置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渐进地逐一掌握词汇形态特征来逐渐熟悉语类特征,从而逐渐发展中介语系统。  相似文献   

2.
张萍 《理论界》2007,(12):150-151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核心,而中介语的僵化现象颇引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者试图从语言学和认知理论两个角度解释其内涵。本文简要综述了中介语僵化研究的成果及状况;分析、讨论了中介语僵化现象研究对二语习得模式产生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认知论从认知主、客体两大方面来考察词汇习得机制。本文围绕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 ,分别从监控理论、图式理论和中介语理论等方面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知理论进行简要述评 ,为第二语言教学和词汇习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察汉语二语习得与一语习得过程,发现这两类不同的习得过程存在明显的语言特征相似性和习得顺序相似性.并从普遍语法、人类认知角度解释这些习得共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述娟 《理论界》2009,(12):182-183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的语言迁移、中介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的基本问题,文中就语言迁移和中介语在二语习得的作用进行初步分析,其中不乏近些年国外在语言迁移研究中的成果,对我国的语言迁移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二语习得领域经历了研究范式的转变,基于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渐趋势弱,而基于用法的理论学派日渐壮大。这种转变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观。通过分析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观的主要论题,对比了两种习得观的分歧所在,并从哲学层面探讨了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对二语习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介语理论是研究二语习得的重要理论之一,译者同时兼具二语习得者的身份,在其翻译实践过程中,由于中介语的存在,译者很容易将其所熟悉的某种文化模式迁移到相对陌生的文化中去,从而造成翻译错误。林语堂是一代翻译大师,通过分析其中介语系统的特点,以林译《浮生六记》为例,研究其中介语对译本中文化误译的影响来显示中介语系统对其翻译实践不同层面的影响,以期对翻译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介语,作为学习者的一种渐次变化的语言状态,贯穿于语言习得过程的始终。在此阶段中他们对实现交流所必需的目标语结构进行着探索和验证,而他们"实验"的产物即是所谓的中介语。针对大学英语阶段学生"学得多出错也多"的现象,旨在以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理论为根据,探讨大学生中介语所产生的根源和发生的机制、结构特点以及对教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静莹 《理论界》2008,(8):139-140
回顾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几经反复。作为语言迁移研究发展轨迹上的两个里程碑,对比分析假设和中介语假设的地位举足轻重。本文主要对这两种语言迁移观进行对比与分析,分别阐述各自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理论优势与学术不足,以期进一步推动语言迁移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成语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在句子生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决定各语言之间语序差异的功能性语类,其句法研究主要在于功能语类在各语言中的不同形式特征和移位表现.但是,在生成语法研究中,用以证明这些功能语类及其形式特征存在的唯一依据是据此得以解释的语言现象,这就给人以循环论证的感觉.本文列举心理语言学家和一语习得研究者的关于功能语类的实验结果,为功能语类的存在提供心理实证和一语习得实证,以此改变人们对于生成语法"是纯形式的循环论证"这一理解.  相似文献   

11.
The new flexible, 24/7 economy is characterized by employment insecurity, time pressure, and technologies that increase employees’ accessibility to their workplace. Accompanying these changes is a changing social contract between employees and their employers. Labor process and organizational theories suggest that these employment characteristics will undermine the attachment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at remain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contemporary workplaces. We use an unpublished dataset of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employed individuals from the Families and Work Life Institute to test hypotheses linking the attachment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o organizational insecurity, time pressure, and technologically created accessibility. Our expectation is that these changes will b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decreasing older cohorts of workers’ attach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since they have experienced a change in the social contract. The data are largely consistent with these expectations.  相似文献   

12.
肖洁 《学术探索》2011,(2):94-98
“中国古代有无法学”的争论源于学界在法学概念上的分歧。本文在对法学概念的剖析,归结出法学成立的基本条件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有无法学以及中国古代法学始于何时进行了辩证,得出了中国古代有法学并萌芽于春秋战国,诞生于秦的结论,并对“中国古代无法学论”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理论 ,对语言习得提出了多种模式假说。斯基纳、乔姆斯基、兰格克、希米德特等语言学家的语言习得模式基本上是历时性语言习得过程 ,而Takahashi把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融入到二语习得研究中 ,其模式揭示在特定时间和环境中 ;第二语言输入与成人现有语言系统的交互作用过程。成人二语习得新模式对外语教学颇具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英汉经贸词典的编纂和研究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但正在不断深化。学习型英汉经贸词典主要是供经贸英语学习者学习使用的英汉双语经贸专科语文词典,同时,由于经贸学科的专业性,常常包含一定分量的百科信息。国内该类词典的编纂现状以及引进国外类似词典在目标用户、文化观念上的偏差使我们有必要设计和编纂基于我国当代目标用户特征和使用需要的学习型英汉经贸词典。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学界开始了关于公共管理范式嬗变与转换的争论。论辩围绕公共管理是否存在范式嬗变与转换以及公共管理范式究竟有哪几种类型展开。这种论争很大程度上源于对范式概念的诸多歧义性理解以及其他替代和挑战性理论研究工具(如研究纲领和韧性与增生理论)的运用。反思这一论辩过程,可以认为,新的公共管理范式确已产生,但要全面接替传统的公共行政范式尚需一个渐进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二语习得理论是科学系统地研究二语习得现象的理论,在我国主要是对英语习得的研究。由于对二语习得现象的认识视角不同,其研究也呈跨学科趋势。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这一主观性差异作为研究的重点,探讨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体现及如何导致二语习得的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帮助二语习得中的"学困生"走出困惑。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以美国城市化的历程为例,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同时,分析我国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状况,认为我国的城市化正处于由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快速发展阶段。借鉴国外这个时期的特征,结合我国的具体城市化发展情况,提出大力发展中心城市边缘地区新城的建设,并且总结了新城建设的必要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报告文学总的历程,是从茅盾所期望的小说化路子折向夏衍《包身工》那种“论文式的‘报告文学’”的写法。其理论的发展,是从与相关文体的比较中,辩识其特征,到围绕新闻性与文学性的矛盾,特别对能否适度虚构与合理想象的问题,展开长期的论争,最终走到因否定报告文学的新闻性与文学性而无法认识这一文体的地步。实践进一步揭示,报告文学是散文中时代感最强的写人记事并可以直接加入作者议论的一种文体。它的本质特征是史实性,它可以由狭义散文向广义散文作一定程度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语言迁移现象指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已经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对目标语言知识和技能所产生的自动的潜意识的影响。避免过分强调母语对外语学习的负迁移而忽视其正迁移,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文化方面描述外语学习中母语和目标语之间存在的多层次的正、负迁移,并在外语教学中对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可以促进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正迁移。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来自内部的改革实践和来自外部的先进理念与实践影响两股力量,共同推动了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交迁。从历时角度看,以“利益分化”和“社会流动”两个维度为轴心,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从1978年至1984年的阶段,以“社会维稳”为特征;从1984年至1992年的阶段,以“社会流动”逐渐增加为特征;从1992年到党的十六大的阶段,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特征;自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现阶段,以“科学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为特征。同时,这个变迁过程具有渐进、非均衡、开放动态、社会管理载体社区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结合五个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