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办公室业务》2013,(11):14-1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不准多处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准超标准配备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不准违规配备公车,不准违规配备秘书,不准超规格警卫,不准超标准进行公务接待。严肃查处违反规定超标准享受待遇等问题。探索实行官邸制。“官邸制”是一种官员的住房制度。它既是我国官员福利住房的一种传统,也是许多国家目前采用的官员住房制度。在国外,一定级别官员的官邸和私邸是严格区别的。私邸是官员跟老百姓一样在市场上购买的私人财产,官邸只能在任职期间居住,个人没有产权。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没有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官邸制,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典型的福利分配制度。改革开放后,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除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外,所有公务员都参加了住房制度改革。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住房制度改革虽有重大突破,但同时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它可以“使官员福利显性化、规范化、制度化”;有人说它是“制度反腐的一柄利剑”;有人主张从县级首先推行。但笔者认为,这项“改革举措”,或许会在遏制省部级高官腐败中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在市县两级,特别是在县级,则缺乏针对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政府行政改革与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尤其是政党行政互动的视角 ,从8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历史进程 ,展望我国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合力趋势。认为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趋向于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还不够 ,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还要趋向于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 ,这就需要有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政府行政改革实践的突破 ,为此必须进一步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 ,使之形成政府行政改革的总合力系统 ,在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府制度。 相似文献
4.
5.
6.
7.
广东省佛山市是"大部门制"改革的探路者,但该市高明区政府的"大部门制"改革结出了让人啼笑皆非的"硕果"——该区任命了10人为市场监督管理局常务副局长,4人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佛山市其他区的"大部门制"改革结果与此并无太大差别,许多局都有超过10个局级领导。伴随着佛山市"大部门制"改革出现的"副职群"现象成为关注焦点,"大部门制"的优劣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雷默认为,中国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创新性学习"是改革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也证明,我国根据自己的现实国情和改革实践,通过学习和借鉴他国现有经验中有益的成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 相似文献
8.
改革是一场革命,这毫无争辩,但若冠以“非死即活”,好像就有点太过于武断。如果这种思想蔓延开来,并若赢得一点“共识”的话,恐怕会加剧改革举步维艰的程度,还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1993年至2000年,美国推行了"重塑政府"的行政改革,改革的主旨是构建一个"工作更好、花费更少"的政府,这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也是取得成绩比较显著的一次行政改革。现如今,我国正在积极推进行 相似文献
10.
公共选择学派从经济学角度对制度进行研究,不仅为经济学开拓了新的视野,而且使人们对制度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角度,形成了较为新颖的制度理论,对近年来西方国家的政府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探讨了公共选择理论在我国政府改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要注意避免执行环节中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倾向,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全面深化改革,对政府执行效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14.
入世与全球化,是中国新世纪获得的又一个快速发展平台,尽管国人对入世与全球化持普遍的欢迎态度,但事实上这一进程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风险、利益与挑战并存。如何把握机遇、降低风险、迎接挑战、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是我国政府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从一整套精心设计的机制看.“效能风暴”并非仅仅是“整风”或“作秀”,而风暴所取得的群众支持度和成果也超出了发起者的预期。 相似文献
16.
17.
政府机构改革必须从战略上来进行谋划,单纯地把几个部门合并到一起,并不能根本解决市场经济对政府改革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目前,地方政府的大部门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但是总的来看,各地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政府职能转变在不少地方是光说不练、转而不变;在决策、执行和监督卜则常常是混沌不清、机制混乱;而在党政部门分工关系七则基本是分合不定、管理交叉。这些,均应成为这次改革着力解决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借鉴国外的经验,推行流程再造、管理标准化(采取ISO标准),应用平衡积分卡等绩效管理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许多方法形式重于内容,甚至回避了政府改革的关键领域、核心任务,导致政府改革创新的技术主义。政府改革的核心不是技术和程序,而是体制和结果。政府不同于企业,是公共权力的代表,给社会提供的不仅有物质服务,还有公共精神的感召和塑造,而后者既难以作为任务进行量化分解,也难以对结果进行即时性考核。同时,与企业的管理流程相比,政府的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