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青藤实验中学位于全国首批文明城市张家港市市中心,校园内绿树红墙,小桥流水,环境清幽立人。"常青藤"寄寓学校文化:"水远向上,永不屈服.永无止境",用卓有成效的教育造福社会,荫蔽百姓的办学愿景。常青藤精神的内核是"永远向上"的人生态度,"永不放弃"的乐观自信,"永无止境"的精神迫求。静态的环境文化学校正门厅的红木雕花的扬州漆画屏风以及背面鎏金的"鲲久蛰北溟,今化鹏冲天"的校歌歌词让人感受到文化的传承。镌刻在白壁上的"常青藤学子做人三字格"引领着学生行为规范:"……讲礼义,雅谈吐,重诚信,知廉耻,知感恩,能宽容,志高远,品高位……"。雪自的钟楼和爬满凌霄花的游廊是学校建筑中最灵动的文化符号……师生长年浸润于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空气中,涵养"常青藤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2.
小轩 《北京纪事》2016,(12):84-87
365件旗袍,是一个行为艺术 2014年3月,18岁的石榴在众筹网站上发起了一个众筹项目:365天每天穿旗袍.那个时候的她,正在美国"常青藤联盟"之一的布朗大学读书.  相似文献   

3.
美国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讲述的是1953年坐落在马萨诸塞州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韦斯利女子学院发生的教育故事,影片通过几组矛盾冲突,表现了凯瑟琳·沃森老师的独特教育思想和理念.这部电影对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21世纪》2010,(1):16-17
巴菲特每年都会从常青藤大学选择一个社团,让大学生们在他家住三天,跟他一起吃饭,参观他的工厂,向他问各种各样的问题。2009年4月,常青藤大学联盟社团“聪明女孩俱乐部”被巴菲特选中,哥伦比亚大学的张裕雯成为与巴菲特三天亲密接触的亲历者。  相似文献   

5.
令人称羡的优异历程从人大幼儿园、人大附小、人大附中一直到中国人民大学,20岁之前的曾子墨几乎没有离开过"人大"的圈子。直到1992年,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大一新生的曾子墨,为了打发时间,"不小心"考了全北京托福的最高分。在父母的鼓励下,她拿着全额奖学金踏入了美国的"常青藤"名校达特茅斯大学。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中国人来美国,即使不是为了致富,也是为了学美国的致富之道。人们常常忽视的,是如何学学美国人的穷。刚来美国的中国人总会发现,美国人的手头之紧,往往超出中国人。要看花钱的作派,似乎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穷不少。我的一位美国朋友,父亲是一位顶尖名校的校长,年薪50多万美元,和其他几位挣得最多的大学校长的年薪一起登在报纸上。她姐妹二人都是受常青藤的教育,自己刚刚拿到博士学位,夫君(一位著名物理学家之子)也开始在一所常青藤名校教书了。可是她的"穷相",却常常令我吃惊。  相似文献   

7.
《21世纪》2003,(9)
以哈佛、耶鲁为代表的“常青藤联盟”是美国大学中的佼佼者,在美国的3000多所大学中,“常青藤联盟”尽管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仍是许多美国学生梦想进入的高等学府。常青藤盟校(lvy League)是由美国的8所大学和一所学院组成的一个大学联合会。它们是:马萨诸塞州的哈佛大学,康涅狄克州的耶鲁大学,纽约州的哥伦比亚大学,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大学,罗德岛的布朗大学,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新罕布什尔州的达特茅斯学院和宾夕法尼亚州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这8所大学都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大学,历史悠久,治学严谨,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政界要人、商贾巨子都毕业…  相似文献   

8.
感觉包括嗅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人类的感觉器官是一样的,但是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表述却有可能不同。通过研究不同文化对感觉的认识与表述,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并划定族群之间的边界。在认识感觉文化的时候,需要区分"聚群"与"族群"的差别。"聚群"可以共享相同的感觉文化,也可以不共享相同的感觉文化,但"族群"是指共享同一套感觉文化的群体。文章区分了"族群的感觉文化"(文化一)和"聚群的感觉文化"(文化二)。在识别与划分族群边界的时候,需要剔除聚群的感觉文化表述,以避免其与族群的感觉文化表述混淆起来。  相似文献   

9.
《21世纪》2008,(9):16-17
康奈尔,我来了!"申请康奈尔大学,这不是开玩笑吧?"来自上海的罗丽佳很惊异地望着杨晔老师。她没有想到,自己并不是复旦和交大毕业的,也可以有资格申请康奈尔大学,这是美国著名的常青藤  相似文献   

10.
歌剧式行走     
向往并期待,心中的某种期许像一束常青藤,肆意蔓延。好想出行,单肩背上一只随性的大大背包,装满梦想、自由,流连在我所不知的别处。遗憾,没有去梦想的乌镇。纠结,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的知识论哲学家齐硕姆认为,我们的感觉可以为我们所感觉的事物的存在提供证据,即我们所感觉到的某事物的显现倾向于使这个事物的存在变得明显的。感觉的认识论意义在于:如果某个人在感觉上认为"某事物是F",并且如果他感知到这个F的事物对于他而言是明显的,那么,"这个事物是F"对于他而言就是明显的。感觉的"副词理论"表明,感觉的本质是某物对某人的显现方式而不是事物自身所表现出来的现象,那些描述感觉事物的形容词实际上起到的是副词的作用,感觉所指向的事物并不必然存在。  相似文献   

12.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运用感觉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器械训练,让孩子在游戏和活动中,通过多种感觉刺激,充分训练和拓展其感觉统合能力.幼儿园在学前教育中"小学化教育倾向"过分强调孩子获取知识的结果,忽视了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综合培养.幼儿园应建立科学完善的感觉统合能力训练,为孩子提供丰富适宜的设施和活动,创设培养感觉统合刺激的良性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新感觉派从1924年闪耀登场到1927年黯然退场,热闹喧哗不足三年时间.它的消退归根到底因为其自身"新感觉"文学的局限.但诸多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却直接导致了这个新的文学流派的产生和解散.新感觉派作家创办同人杂志本是顺应潮流,设置一条出人头地的捷径,文坛冠以他们的"新感觉派"之名则规矩了他们的文学方向,催生了一个新的流派.也导致了这个文学流派的无疾而终.  相似文献   

14.
"新感觉派"命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以刘呐鸥、穆时英与施蛰存等人为代表的创作笼统地命名为"新感觉派",这是对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误读,这种误读一直在影响着我们对于这些作家及其作品的深入理解.事实上,不仅刘呐鸥诸人的创作与日本"新感觉派"差别很大,而且刘、穆与施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把刘呐鸥和穆时英的创作称之为"都市感觉小说",而将施蛰存的创作归于"心理分析小说",这样也许更符合现代中国文学的基本史实,同时也更有利于文学史的一般描述.  相似文献   

15.
奇特的作业     
下午的阳光穿过常青藤的叶子,暖暖地洒进美国密歇根州詹姆斯敦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投在卡萝儿老师身上,连她的微笑都像被镶上了一圈金边儿。“本周的作业是,写一封信。要写给我们哈得逊维尔市的企业,向他们提出一个荒谬的要  相似文献   

16.
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本质论及其美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俄国形式主义的"纯形式"文学本质论基于康德美学.但这种"纯形式"概念是依据感觉("陌生化"感觉)经验来确定的,因而剥离了康德美学"形式"概念中的主体性意蕴.这说明这种文学本质论的美学基础中还有经验主义美学的成分.  相似文献   

17.
此间风水总关情叶文玲一九九四年盛夏的一椿盛事,如嘹亮的号角清越激扬,时时回荡耳边;又像是四季不凋的常青藤,篷篷勃勃缠绕心头。那号角,便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的一声呼唤──为迎接在我国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他们要在一九九五年春推出一套《当代女作家丛书》;因为郑...  相似文献   

18.
为现代都市绘态画魂--再论"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感觉派"的小说创作,不仅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名噪一时,而且也为今天的学术界留下了一个颇有意味的研究课题。"新感觉派"小说所展开的"有洋场气息和浓郁上海风味"的都市叙事,为中国现代都市进行了生动传神的绘态画魂,使"都市"第一次真正成为现代文学表现领域中的独立的审美对象,并由此彰显出一种独特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新感觉派"小说陌生奇异的审美风格和对文体形式的大胆创新,为现代小说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9.
单田芳:1935年11月出生,当代著名评书大师.从艺50多年,录制完成了100多部共1.5万余集的广播和电视评书,其中《隋唐演叉》、《大明英烈》、《千古功臣张学良》等都家喻户晓。他凭借那一贯沙哑的声音以及一直都保持着健康、活跃的社会形象,被誉为“书坛常青藤”。  相似文献   

20.
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中一直透出着浓浓的孤独感,通过对穆时英这些新感觉派小说从"物"欲"层面分析、上海的都市文化背景分析和他独特的艺术创作技巧,可以看出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和作家本身独特的人格写照。并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为上海的都市文化和海派文学增添了一笔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