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倒影》是陕西作家宁颖芳2015年出版的新诗集。诗人通过雨雪霜露、山花水木、节日季候、悬崖石头、蝴蝶飞马、古宅旧巷、香水钥匙等意象或书写一段爱情,或寄寓一缕哲思,或对自我内心隐秘进行探寻,表达对生活的感悟。透过诗句意象,读者不难感受到作者浓浓的诗情,睿智的表达,敢于正视人生的孤独意识和从中获得生命意义的勇气。正是这种生命体验所获得的勇气使诗人敢于打破理想主义的梦魇,实现审美的超越,拥抱现实主义的清辉。  相似文献   

2.
巴金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将博爱、悲悯、宽容、慈善等人道主义情怀和生命意识贯穿于文学创作的漫长历程之中,生命意蕴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下融合了他的独特的生存感悟和审美体验而获得了存在的鲜活性与合理性,作家的人格和艺术的风格、人品与文品的有机契合实现了文本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他通过自己的生命意蕴的审美体验和细致描摹与时代的脉搏紧紧地跳动在了一起.以热烈酣畅充满感情色彩的语汇为社会的发展踪迹和人物的生命神态描摹尽相,成为文学史上无人替代的生命意蕴的抒写巨匠。  相似文献   

3.
韩愈生逢兵乱黄昏之时,对官场与人生皆有“眷恋迟回”之苦情。其诗文用情深挚,抒写苦寒穷愁的人生际遇,表达既愤激又中庸的生命体验,隐含着一代文人在“丧精亡魂”之际衷曲惶乱的独特心态;其用笔怪怪奇奇,在俗与丑的红尘中描摹生活之美,人文之美。他善于将日常生活中的人情、物态、谈笑、谐谑“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颇显“自得”之气;又将天地间那些可怕、可憎的东西纳入其诗文世界,开拓出一种新的审美范式,使其成为开启宋代诗文风气的关键人物。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作者的书稿《文学创作心理探珠》的一章,探讨的是作家创作的心理体验问题。文章通过创作现象透析心理体验的实质。本文选取了三个普遍关注的问题逐层深入地子以心理阐释:创作有捷径吗?关键在于独特的心理体验;佳作是怎样产生的?它是生命体验的绝唱;作家为何自杀者多?乃是生命体验未能“分隔”为审美体验的缘故。  相似文献   

5.
生命体验与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对文学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文艺理论界及许多相关论文和著作中对生命体验的概念的界定存在模糊不清的现象,人们常将生命体验与生活经验混为一谈。由于概念的混淆,使得对生命体验的特征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特殊作用的研究产生了混乱。本文试图通过对生命体验概念的明确阐释、具体分类,以及生命体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行详细论述,旨在引导文学创作主体准确把握生命体验这一独特的文学创作建构过程,指导文学创作,也有利于引起学术界对生命体验现象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从脆弱走向强大、从卑微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慢慢就积累了一些行为和思维习惯。这些习惯会影响领导者的形象甚至走向更大的成功。由于很难得到外部力量的斧正,所以领导者要能够实现自我超越。本文依据国学智慧对领导者需要自我超越的几个方面提出了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辩证法的最终归宿乃是提升人生修养,实现自我超越,其途径是通过否定性思维得以展开.从这种意义出发,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重新诠释老子的辩证法:其一,超越对立统一思维,消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其二,对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的否定,鄙弃人们汲汲以求的价值追寻与行为准则,构建自然无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其三,"反者道之动"所揭示的相互转化与循环运动原理,其旨归乃是要求人复归其自然真性,从而通达无知无欲、无虑无求、澹泊宁静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8.
“自我超越”观念是由唯物辩证法必然引伸出来的一个新的哲学范畴,是人类能动性、预见性、进取性与实践性的集中表现。人类之所以能够脱离动物界而变成有智慧的动物,人类之所以能够由原始社会发展至今,并且用自己的大脑与双手创造了一代优于一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正是人类“自我超越”本性不断突破既有成果和创新的表现。因此,自觉地树立起科学意义的“自我超越”观念,也将使思维主体乃至整个人类迅速地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而加速人类的历史发展并创造出更多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休闲的一般性质、特征的考察及将其置于审美的范畴进行考察,发现休闲与美存在着同构对应关系,因而休闲是一种美。从根本上说,休闲是人的理想生存状态和对生命价值的审美超越,所以又可以进一步说,休闲是关于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意蕴的美的形态。从生命美学的角度研究休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毕淑敏等的"人生笔记"系列是女性作家表达自我生命体验的文字诉求。八位女作家对自我人生经历的重新演绎,为的是抚慰心灵的创伤,同时也流露了相似的自恋情结。她们独特的生命体验孕育并体现着成熟的女性意识和深刻的死亡意识,她们对其生命历程的反复叙述其实是实现自我救赎的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11.
论审美超越     
自由是人从出生开始就在不断追求并思考的问题,如何在喧嚣的现实物质生活中寻求一片纯净的精神家园,超越物欲走向自由是本篇文章探讨的重点.本文从超越实用功利、超越道德层面、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以及超越自我四个角度,来解决如何达到审美超越的自由境界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时间意识是一种生命的感觉,是一种存在的体验。王维对于时间的感知,超越了中国人在时间问题上恐惧和忧患的“集体无意识”,表现出时间的无常性、时间的无时间性和时间的瞬息永恒性。其参破时间而抗拒时间的方式是:归去,不还,闭关。王维消融于山水,自失于时间,进入澄明而无限的时间流,进入生命存在的绝对自由的空间,他的山水田园诗也即成为其把握当下感性生活的诗意存在状态的直观。  相似文献   

14.
王国维将人生境界同词学境界等同起来,强调词的品格源于人的品格,认为美育是通过艺术作品直观的形式传达作者对人生的观点、态度等而达到对受教育者实现人生启迪的目的。他认为实施美育是拯救国民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国民高尚的精神境界的有效措施。王国维超脱现实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人生的美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人类摆脱精神困境和塑造理想人格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海明威的众多作品中主人公与其父母、生长环境和地域文化有着潜在的联系。研究发现,海明威关注小说主人公及其个体发展过程,揭示了地域和文化因素对其创作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海明威对父亲的过度认同和对母亲的过分对立的内心矛盾情愫。  相似文献   

16.
超越性是现代美学(包括中国的后实践美学)的基本范畴,它的根据在于存在的超越性。审美是超越的生存方式,它超越现实,也超越主客对立,从而实现了主体间性。赵晓芳对审美超越理论的批评,是建立在对审美超越的诸多误解之上的,从而也误解了审美的性质。对审美超越范畴进行具体的论证,可以纠正对审美超越的误解。  相似文献   

17.
生趣的核心含义,乃是人所感受到的生存价值、生命意味与生活乐趣。它属于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是对人生的一种自觉把握与热情追求。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的美学转向使得"艺术审美经验"一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当前国内学术界热烈展开的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的边界"等问题的讨论也无不涉及到对"艺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理解.因此总结历史的经验、综合各派的观点,从理论上澄清"艺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应该是很有现实针对性."艺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包括外延和内涵两方面的意义.从外延方面看,艺术审美经验的能指范围是不断拓展的,但不能突破"艺术"和"审美"所界定的底线.从内涵方面看,艺术审美经验的所指意义不只是它固有的美学内涵,还应该包括哲学内涵、心理内涵和人文内涵等多重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现代山水游记散文审美精神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山水游记散文,具有进退失据,沉陷自然与人事的纠葛;感悟自然,归隐安闲宁静的憩园;拥抱山水,融入自然的理想王国三种形态.与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相比,中国现代山水游记散文体现出寄寓自然的主体性、寄情自然的社会性和寄迹自然的自由性等突出特征."士"的传统与现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担当,顺适自然的隐逸文化与普世价值关怀的向度,对古典游记本体论的潜在认同与对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偏爱接受,是形成其超越性特征的源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