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廷式及其《云起轩词》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廷式是中国近代词坛中个性特征鲜明的一位词人,他的词作时而奔突狂纵,时而低徊要渺,铸就了他豪放与婉约并存的词风。胡先骕评《云起轩词》说:“意气飙发,笔力横恣,诚可上拟苏、辛,俯视龙洲。其令词浓丽婉约,则直入《花间》之室。”①指出了其词艺术风格的一般特征。叶恭绰、王瀣、龙榆生诸词学家对文廷式词都作过评点及整理工作,对研究文词很有启发。然而对于这样一位重要的晚清词人,并  相似文献   

2.
浙西词派是清词坛坫之上影响巨大的一个流派,其形成与《浙西六家词》的刊刻有着重要关联。《浙西六家词》是朱彝尊等人相与交游唱和的阶段性总结,六家词的结集为词派作出定名。六家词序标举姜张,推尊南宋的共同倾向,奠定了浙西词派之理论基础。而其长于咏物的创作实践更对词派之形成与发展等问题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浙西六家词》的刊刻标志着浙西词派作为一个词人群体从此正式登上清词坛坫之上。  相似文献   

3.
《全清词·雍乾卷》共收词人近1000家,词作35000多首。然由于清代词籍的复杂性,遗漏在所难免。今翻检清人诗文集及地方志等,为之补录词作50首,以备续编采择之需。  相似文献   

4.
蒋鹿潭虽为道咸词家巨擘,但有关其事迹之记载及后人对其研究之工作均极少。国内学者周梦庄先生之先祖潇碧公与鹿潭结交,周梦庄于五十年代寓沪时辑有蒋鹿潭年谱,复为其词作疏证,后周梦庄移居台湾,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于1989年为周梦庄出版《水云楼词疏证》。又国内学者冯其庸先生亦醉心于水云楼词,撰有《蒋鹿潭年谱考略》及《水云楼诗词辑校》,1986年由山东齐鲁书社合并出版。除上述专著外,有关蒋氏研究之论文,计有张孟劬《近代词人逸事·蒋春霖遗事》(载《词学季刊》二卷四号,1935)、张孟劬《与龙榆生书》(《泰州文史资料》第一辑转载,1983)、吴眉孙《与龙榆生言蒋鹿潭遗事书》(载《同声月刊》一卷五号,1941)、谢孝苹《蒋鹿潭在泰州》(《泰州文史资料》第一辑,1983)及《读蒋鹿潭<水云楼词>札记》(《词学》第五辑,1986)等。本论文是目前研究蒋鹿潭较全面及较有系统的著作。  相似文献   

5.
文廷式《云起轩词》的艺术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廷式《云起轩词》的艺术成就刘梦芙“词”这种传统的诗歌体式,历元、明之中衰,至清代复盛。清季乃国势极衰之世,仍出现享誉一时的王、郑、朱、况四大词人。四词人中,公认为朱祖谋(村)的成就最高;而四词人外,尚有与朱祖谋异军对垒的文廷式。近、当世词学界,于...  相似文献   

6.
唐圭璋先生于一九四○年间编《全宋词》,并于一九六四年重编补订,辑宋代词人一千三百余家,词作二万首。考订精详,是目前最完备的宋词总集。但是,由于篇幅浩瀚,偶有缺误也在所难免,这里谈到的误收曹遇词,即为一例。《全宋词》(1965年本)第五册3591——3592页收有曹遇词五首,即《宴桃源》二首,《蓦山溪》一首,《水调歌头》一首,《西江月》一首。这五首词,分别辑自《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五、二千二百六十七、二千八百零九、一万三千三百四十四引《曹遇集》,照说不会有误。但,细检第四册曹冠词内,  相似文献   

7.
钱大昕作为乾嘉时期的一代通儒,不仅在经学、史学方面成就斐然,而且兼擅诗、词方面的创作与评论。《嘉定钱大昕全集》收其《潜研堂诗集》与续集,但未见词作与词论。现从汪棣《春华阁词》所附诸家同作、题辞以及《昭代词选》《国朝词综》等选本中辑得钱氏词作四首,存目两首;另从邵玘《花韵馆词》的卷首题辞以及《練川五家词》所附的评点中,辑得钱氏词论若干条。钱大昕填词清朗疏快,不堆砌典实;论词则持平两宋,兼收众美,体现出通达开放的思想特点。  相似文献   

8.
论张孝祥词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他的词在当时就很受人重视,“四方学者渴见斯文,皆以先睹为快”;周密辑《绝妙好词》选南宋词人一百三十二家,而以孝祥冠其首;清末王国维对周选颇有微词,然于孝祥等少数几家仍另眼相看;建国以来,几乎公认孝祥为爱国词人,更无异词。陈彦行《于湖先生雅词序》称其词凡数百篇,今辑录最富之《全宋词》得223首,补辑1首,总共也只224首。但观此亦足见前人之所以称者不谬。  相似文献   

9.
南宋著名格律派词人吴文英之《梦窗词》,幽邃丽密,索解甚难,论者比之于唐诗中之李商隐。本文就其五首词之读解问题,与陈洵、杨铁夫、俞陛云、刘永济等近世词学名家商榷。  相似文献   

10.
晚清湖湘派词人杨恩寿以戏曲家、诗人名于世,在词学领域也有一定建树,其《论词绝句》三十首及《词余丛话》部分内容体现了推尊词体、推崇姜张和浙西词派词风、严审词律等词学主张。杨恩寿有《坦园词录》七卷,学习姜夔张炎词风,词境多为清冷、寂苦、伤感,在用词、修辞上,多选用寂冷色调,词境伤感清苦。杨恩寿词虽为曲家之词、诗人之词,在晚清湖湘词派中,被称为“同光三家词”之一。  相似文献   

11.
论草窗词     
<正> 周密,号草窗,宋末元初词人。词集有《蘋洲渔笛谱》二卷,《集外词》一卷;诗集有《草窗韵语》六卷。草窗生前盛负词名。著名词人吴文英把他比作张先,洞晓律吕的杨缵称赞他的乐府妙天下。可是到了清代以后,词人和词论家对他的作品却褒贬不一,甚至大相径庭。因此,对草窗的词如何全面而公允地加以评价,就是一个必须探讨的问题了。一对于草窗词的评价,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全盘肯定;毁誉参半;全盘否定。浙派词人的观点属于第一类。朱彝尊、汪森所辑的《词综》,选录草窗词达五十七首之多,  相似文献   

12.
刘兴晖 《船山学刊》2007,1(4):158-161
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郑文焯前期词作清丽秀逸;而后期词作则多为以长序为表现形式的词学词和考证词,借词为词学阐释之载体,以词序为考证背景的叙事工具,是晚清"以学入词"现象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13.
蔡厚示先生博学多才,特别专于诗词。他著有(诗词拾翠》(一、二集)及《独柳居诗词稿》等。最近又新出了《唐宋词鉴赏举隅》。《唐宋词鉴赏举隅》选取了唐五代、两宋时期有代表性的词作100首,以细腻流畅的文笔,广征博引,深入浅出地介绍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客观公允地品评作品的优劣,读之情趣盎然,兴味倍增,手不忍释,是学习唐宋词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唐宋词鉴赏举隅》所收词作最早为7世纪中叶,最迟为13世纪末,前后约600年。这是中国词作最辉煌的时期。这56家词人的名作IOO首,可以说是唐宋词坛名家名作的大基本…  相似文献   

14.
《中州乐府》,金元好问编,共收人词人三十六家,辑入词作一百二十四首。虽然仅为全部金词中的一部分,①不过作为现存唯一的一部金人词集,却有着较高的文献与词学价值。一首先,探索一下《中州乐府》的编撰宗旨及其原则。《中州乐府》原附于《中州集》后,故先得了解《中州集》的编撰过程,对此元氏《中州集序》言之颇详:商右司平叔衡,尝手钞《国朝百家诗略》,云是魏邢州元道道明所集,平叔为附益之者,然独其家有之,而世未之知也。岁壬辰,予掾东曹。冯内翰子骏延登,刘邓州光甫祖谦,约予为此集。时京师方受围,危急存亡之际,不暇…  相似文献   

15.
粤词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岭南地区的文化,是我国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采的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岭南的词,也是随着各代词运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岭南地处僻远,唐五代。北宋时期,文献散佚,词作流传极少。岭南词人见于载籍最早的是五代连州(今广东连县)人黄损,现存的词仅有《望江南》(“平生愿”)一首;又有南汉曲江人何成裕,史称其“尤工小词”,但词已不传。其余的词人词作俱已湮没无传了。直至南宋时期,岭南词家才稍著称于世。南宋光宗时的名臣广州人崔与之,向被称为“粤词之祖”,他的名作《水调歌头·题剑阁》词云: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蒲涧清泉白石,梅  相似文献   

16.
况周颐的词学批评理论中,“雅俗”是一对十分重要的范畴。况氏认为:词作的雅俗境界是由词人的境界决定的,雅人深致是词人的极高境界。词作的意境和表现手法亦有雅俗之别,特别推崇清超绝俗的高雅之境。语言的雅俗既有文人民间之分,又有体现辩证思想的以俗为雅。  相似文献   

17.
《全清词·顺康卷》失收词别集补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清词·顺康卷》于 2 0 0 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凡 2 0册 ,85 0万字 ,计收录词人 2 10 5人 ,词作 5 340 0余篇。宋词发展号称全盛 ,但《全宋词》仅 2 6 0余万字 ,收录词人 14 30余人 ,词作 2 86 0 0余篇。“顺康卷”仅占清词的五分之一 ,规模即已全面超过《全宋词》 ,可见有清一代的词学之盛。因此 ,《全清词·顺康卷》的出版以及《全清词》后续各卷的陆续出版 ,将极大地推动对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对词学的研究。但是 ,清代的资料量大面广 ,多未整理 ,收藏情况复杂 ,流通渠道欠畅 ,加上各种其他因素 ,都给编纂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 ,在这…  相似文献   

18.
文廷式是近代杰出的词人。文廷式卓特的词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雄郁,继承并发展了苏轼、辛弃疾一派豪健的词风;一为柔靡,深得晚唐五代花间词人的神韵。文廷式之所以在近代词史上具有不可回避的地位,是与其词的卓特风格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陈雪军 《兰州学刊》2007,(12):123-125
明末清初的梅里词人有很多,和朱彝尊年岁相近有缪永谋、李良年和李符等.《浙西六家词》刻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浙西六家中,梅里居其半.除朱彝尊之外,李良年、李符也同是梅里人.素与朱彝尊为文字交的缪永谋却没有入选,缪永谋其人其词也因此鲜为人知.《全清词·顺康卷》也失收其《南枝词》.文章粗略地勾勒缪永谋的生平、与朱彝尊等梅里词人的交游以及其词创作的风貌.通过考察缪永谋的词,可以了解梅里一地词坛创作的情况,亦可以明白早期浙西词派形成过程以及由云间词派向浙西词派演进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隋唐以来,词体渐兴,至两宋蔚为大观。尽管人们对宋词与唐诗、元曲并列为一代之代表文学的说法有不同见解,但对词体在宋代的繁荣并无异议。这的确是事实,与词的初始阶段即唐五代词相比,宋代词人词作的数量都要超出几倍乃至十几倍,同时还出现了不少第一流的词家;而词调之众多,词籍刊行、流布之广,风格流派之多样,词作艺术之成熟,更非唐五代时期所能有。然而,正如刘扬忠先生《宋词研究之路》谈到这一问题时所说,“在宋词研究中,困难不在于描述宋词繁荣的盛况,而在于正确解释繁荣的原因。”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为止,探讨这一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