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祭祀仪式作为一种伴随着人们生产生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是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村落居民关系的重要纽带。湖北省仙桃市西流河镇罐子湾的祭祀仪式可分为祖先祭祀仪式和神灵祭祀仪式。这些祭祀仪式体现了罐子湾的村民关系通过集体祭祀、物品互赠、村落互助得以构建。时代变迁中祭祀仪式的转变对村民关系产生的影响,表明祭祀仪式依然是村落关系构建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壮族的农事祭祀节日系统内容十分丰富。在文化属性上,它体现了鲜明的稻作文化或说“那”文化特征,反映了壮族宗教信仰的内涵,展示了壮族的认识水平和民族心理。壮族的农事祭祀节日系统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国家政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云南大理周城白族村段氏宗族祭祀仪式的地点和方式,对祖先崇拜的信仰核心未曾造成彻底影响。段氏宗族在发展过程中面对人口与祭祖场地的矛盾,对自身组织结构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分化后的祭祀群体能够在指定场地完成祭祖仪式以延续祭祀传统。家庭是段氏宗族祭祀仪式最基本的实践单位,它对仪式产生直接影响,决定着相应仪式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段氏宗族的祭祀仪式主要受到国家、宗族组织、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其经历的变迁可概括为:国家强处仪式弱,国家退处仪式盛;宗族经济政治功能弱化时祭祀仪式的文化意义增强;传统家庭结构并未解体使得宗族祭祀仪式的信仰内核恒久不变。  相似文献   

4.
满族萨满祭祀仪式至今沿用族内传承体制,具有不传外姓的特征。其仪式主要以音乐来展演。本文以田野考察所获一手资料为素材,选取九台胡家满族锡克特里哈拉萨满祭祀仪式为例,探究祭祀仪式中的结构要素及其音乐文化内涵,进而揭示满族萨满祭祀仪式传承与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5.
羌年作为羌族一个极其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独特的祭祀仪式。羌族正是通过羌年祭祀仪式,为世人展示其文化艺术的魅力。羌锋村是羌族文化的一个缩影,其羌年特具代表性,能够较为真实地给人们呈现出羌年的过程、祭祀仪式,以及仪式之中的艺术。尤其是羌年的最高祭祀仪式"国若",汇聚了美术、雕刻、音乐、歌舞等艺术形式。不论是羌族文化或者羌年,还是羌年祭祀仪式以及仪式中的艺术,对于增进羌族家庭的和睦之情,强化羌族内部的内聚力和民族认同感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诗经》的雅、颂篇中农事诗的剖析 ,可以看出这些上古神话和发育不完全的史诗折射出原始初民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和拜土意识 ,这些诗歌是农事诗 ,也是宗教祭祀诗。  相似文献   

7.
仪式与族群存在交互关系,族群成员之间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需要仪式来强化,仪式的展演和传承需要族群成员的共同参与,为仪式符号赋予特定的含义,否则仪式就失去了储存文化传统的功能。富川平地瑶古老的“踏祖公”仪式与富川平地瑶族群存在深刻的交互关系。一方面,富川平地瑶族群通过“踏祖公”仪式祭祀祖先和展演族群艰难的迁徙历史,使平地瑶间的族群认同感和凝聚力得以增强;另一方面,族群成员通过共同参与祭祀仪式,在仪式过程中用“踏九州”“盘王出游”等为“踏祖公”仪式赋予特定的、共同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唐文宗开成年间,睦州刺史吕述认为,城隍神合于八蜡中所祭的坊与水庸。(见宋赵与时《宾退录》卷八)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周代,每年十二月,人们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八种与农事有关的神灵,酬谢他们在这一年中对农事的功劳,并兼有祈求他们在来年里更好地保佑人们获得丰收之意。这种祭祀活动,就叫“八蜡”,或简称“蜡”。所祭祀的八种神灵中,其六为坊,其七为水庸。  相似文献   

9.
关于《诗经·小雅·大田》的主旨,众说纷纭,主要有“刺幽王”、“颂美”、“省敛”、“祭祀”等几种说法。其中“祭祀”说细分为“报祭”和“因农事而及祭祀”两类。经过分析文本的字词、内在逻辑以及联系古老的蜡词,《大田》乃贵族为祈年而祭祀田祖之诗。  相似文献   

10.
祭祀是人们供奉神灵的仪式,人们试图以祭祀的方式引起神灵的感应,唤起它对于人间灾难、疾病的同情,并对人们给予救助,帮助人间摆脱疾病、灾难,祈求庄稼大丰收,保佑家人出入平安。  相似文献   

11.
以羊替牛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相似文献   

12.
农事诗孕育于劳动中,诗的韵律来源于起伏间歇的无意义的劳动呼声,劳动呼声与劳动的内容结合形成农事诗.在那个实际上靠天吃饭,精神上靠神支撑的时代,宗教活动本身就是农业生产力,祭祀的媚词、巫术的咒语和揣度神意的卦爻辞,都是农事诗诞生的温床.原始歌舞是劳动训练、丰收庆典、军事演习和宗教仪式,而且能示爱求偶,诗、歌、舞不可分,农事诗起源于原始歌舞.  相似文献   

13.
雅拉香波神山在古代藏族社会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但是古代相关祭祀活动的详情却缺乏记载。现代雅拉香波神山虽然地处西藏腹心地区,还有"藏区最大的神山"之名,但是其仪式活动的规模却不及藏文化"边缘地区"的一些神山的祭祀活动大。然而,该神山祭祀仪式活动却代表了西藏中部农区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该神山祭祀仪式,对理解、保护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梅山祭祀音乐是梅山人为祭祀天地、日月、山川、祖先和鬼神而进行的仪式音乐,一般在还愿、祈福、求医及人死后的法事等仪式活动中进行。研究和探索梅山祭祀音乐的形成和发展脉络与它在梅山地区的流传状况及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具有一定的民俗音乐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赛戏仪式剧《斩旱魃》的雩祭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个仪式来看,赛戏是群体性祭祀行为,是将祭祀仪式作人物形象的图解。但它确又是戏,有人物角色、舞蹈动作和故事情节搬演等方面的戏剧审美因素,因而人们将它认为是敬神为主兼以娱人的祭祀仪式剧。赛戏活动一般是每个台口演出4天,包括报赛、迎喜神、刮街、斩旱魃、说夜书等固定程序。《斩旱魃》是赛戏独具特色的仪式剧.它的内容强烈地体现了原始的雩祭意识。  相似文献   

16.
摆手堂是土家族先民的宗教场所,其祭祀仪式包括:敬祖仪式、降祖仪式、颂祖仪式及茅古斯舞表演等。作为一种建筑符号,摆手堂具有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它的产生是以万物有灵论为心理基础,以祖先的丰功伟绩为实践基础,并在政治权利对其的利用与祭祀活动过程中巩固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祭孔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道统的仪式化表征,自西汉以来,已转化为政治权威合法性的根源,祭孔大典成为清代前期格外引人关注的祭祀仪式;清初帝王对于孔子的祭祀,其规格、意义远远超出了以往对孔庙的祭祀仪式,特别是由于皇帝亲祀跪拜孔子的介入,对于这一跪拜祭祀模式的认可与持续,促使祭孔的信仰及其仪式具有前所未有的道统与治统合一的意义,礼如弟子的祭孔仪式则是透过身体象征来诉求统治正当性,给统治者铭刻了道统形象;确认了政权对于道统的承袭,也就是确认自我的统治正当性.  相似文献   

18.
藏族作为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民族,在其宗教发展历史上拥有种类庞杂的祭祀仪式,早期的活人祭祀、牺牲祭祀、后来的模拟祭祀以及演化出的静态祭祀物,每一类祭祀物都隐含着藏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代表着他们对于自身有限性的认知以及对外在无限性探索的神性诉求。  相似文献   

19.
唐代北岳实为共享的仪式空间,其祭祀涵括官方祭祀与民间祭祀两个层面。具体而论,国家祀典中自开元礼五岳常祀成为定制后,北岳常祀代有举行,同时,官方祭祀还与祈雨、祈晴仪式密切相关,其中暗含政治控制和邦国经纬之意。而北岳祭祀凸显的捍御边防之诉求,与北岳所处地理位置之重要性密不可分,也是其区别于其他四岳祭祀的特征之一。相较而言,民间北岳祠祭延展为多种样态,其崇祀神灵的主要动机亦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其规模有时并非一般,可以由此反观此类民间祭祀的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许多作品是经过置换变形的祭祀仪式原型。置换变形的关键在于对主人公地位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显现出鲁迅对于启蒙的一个完整的思考,祭祀仪式原型投射了鲁迅自身体味到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