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被誉为“机车摇篮”。电焊高级工人技师于静在这座“机车摇篮”里工作近30年,丈夫杨波也是大连机车电焊岗位上的一名骨干。夫妻俩和女儿、于静的婆婆组成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每名成员都用真诚与善良诠释文明和谐家庭的“最美”内涵。  相似文献   

2.
几年前,我和10岁的女儿跟随澳籍丈夫来到澳大利亚居住。 闲暇时间,我与洋婆婆聊孩子的教育问题,希望取点“经”。我丈夫有两个哥哥,他们的孩子,洋婆婆都看管过,积累了丰富的育子经验,“难啊,”洋婆婆说,“他们认为自己什么都对,什么都好,外面的什么也好,唯有自己的家长什么都不好。对于家庭的管教,  相似文献   

3.
《女性天地》2010,(10):34-35
十几年前,严女士为给婆婆和丈夫治病,负债累累,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她打工维持。不久前,丈夫旧病复发去世,儿子尚未成年。为了给婆婆治病,她卖掉了嫁妆,瘫痪十几年的婆婆在她的精心照顾下终于能站起来走路了。不少好心人为严女士提亲,婆婆也劝她找个伴。经过仔细考虑,严女士提出:“我只有一个条件:带婆婆一起出嫁。”媒人闻言,纷纷打退堂鼓。  相似文献   

4.
在公公婆婆的眼里,她是孝顺的儿媳;在丈夫的眼里,她是贤惠的妻子;在女儿的眼里,她是伟大的母亲.她就是松原市宁江区新城乡和平村村民杨晓微.面对高位截瘫的丈夫和公公,患有腰间盘突出、心脏病的婆婆和双目失明不能自理的姥姥,今年27岁的杨晓微不离不弃照顾着一家四代人,整整坚持了6年.  相似文献   

5.
臧健和是著名水饺品牌"湾仔码头"的创始人。当年,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前往泰国投奔分离三年的丈夫,谁知重男轻女的婆婆已另为丈夫娶妻生子。无法接受一夫多妻的现实,臧健和只好带着女儿离开。为了谋生,臧健和带着女儿辗转到了香港,  相似文献   

6.
有时候,一个人甘于平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王女士现在的条件不错。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是个老实人,一个没有多少欲望,认认真真地过日子的人。女儿长得颇有模样,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而她在几年前下海也挣了一些钱。按说小日子过起来还是挺有味道的。可是她并不甘心。她有三点遗憾,其一,因为她想考博士;其二,她想要女儿成为音乐天才,或文化神童;其三,自己的丈夫缺乏远大目标,安于现状。她的三在遗憾并不是多大的奢望。谁没有一点幻想呢?只是她的情绪受到了以上想法的干扰,她每天早上64起床晨读,回到家逼迫女儿弹钢琴,兼或…  相似文献   

7.
婆婆·网友     
家玲 《老年人》2008,(5):30-31
我的婆婆是市属某单位的负责人,我丈夫邝华鹏是家中独子。未进邝家门之前,我就听说婆婆的为人有点“霸道”,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她的“领导”欲望都很强。而我也是个争强好胜的女人,在公司大小也是个部门经理,手下的兵不比婆婆的少。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我就想,我这个凡事不服输的人,遇到“霸气”的婆婆,  相似文献   

8.
水木云 《老年世界》2014,(23):24-25
都说婆媳关系最难处。我是带着一个女儿和丈夫结婚的,为了得到婆婆的认可和接纳,一进婆家门,就想方设法与她搞好关系。然而,效果却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蕊红 《老人世界》2013,(5):33-33
生下女儿阳阳后,为了照顾我,老公将婆婆从农村接了来。然而,婆婆的“空降”在方便了生活的同时,我和婆婆在生活习惯上的不合拍.也给我带来了许多烦恼:婆婆在卫生习惯上的一些“惊人之举”,越来越让我难以忍受:怕婆婆多想,我自己不好意思说,便让老公说说婆婆,叮嘱她注意卫生,但老公却对此不以为然,反过来还责备我没事找事。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省南县茅草街镇,传颂着一个患难婆媳胜母女的故事。走近一座简陋的小瓦房,只见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妈妈起身相迎,一问,原来她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照料婆婆的聂翠芝。随她再进堂屋,看到一位白发老人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面条,她就是100岁老人毛新美。听说来了客人,她家左邻右舍的婆婆姥姥都围了过来,争相对我们讲起了聂翠芝孝顺婆婆的事儿。毛新美老人的一生很不幸。抗日战争时期,丈夫被日寇的飞机炸死后,她就用柔弱的肩膀支撑着家,辛辛苦苦地抚儿育女。待得几个女儿出阁,唯一的儿子黄少云又一病再病,没让毛新美少费心。儿子是她的…  相似文献   

11.
孩子,这里就是你的亲人你的家 19 90年12月26日早晨9点左右,吉林省延边自 治州和龙储蓄所发生了一起抢劫杀人案。为了保护国家财产,正在值班的白花子、崔福顺、黄英姬与歹徒进行了殊死搏斗,搏斗中白花子被歹徒刺中心脏英勇牺牲,崔福颀与黄英姬身负重伤。 白花子死后,被中国农业银行授予“金融卫士”称号,那时她的女儿金红莲只有两岁半。 一年后,白花子的丈夫和公公终因悲伤过度相继去世,留下了瘫痪在床的婆婆和不到四岁的小红莲。 瘫痪的婆婆生活都难以自理,怎么可能照顾小红莲?看到这个过早失去父母的孩子,想到她今后…  相似文献   

12.
孔昭凤 《老年世界》2010,(20):14-14
“当老人老成孩子”。起初听丈夫说这句话时,感觉特别拗口,也不甚理解。后来,从丈夫与婆婆身上,我才悟透了这句话的含义。 还是在前年年初,小姑子就不时打来电话,投诉婆婆的种种“失常”行为:动辄就虚报病情,以骗儿女常回家看她。有一次,婆婆对小姑子说:“我活不了几天了,如果四儿一家三口再不回来,就见不到我最后一面了。”  相似文献   

13.
珍珍终于和丈夫闹翻了。他们原本是青梅竹马,感情一直很好。她非常爱丈夫,婚前就盼望着有身心融汇的美好性生活。然而婚后,她的性生活并不美满。她总觉得丈夫的生殖器很“脏”,而分泌物更“脏”。每次丈夫亲吻和抚摸她,她总联想到丈夫的口水和手都不干净。之后,她都要拼命地洗身、刷牙、换床单。为此,他们的性生活很不和谐,两个人都感到十分苦恼。  相似文献   

14.
佳和 《女性天地》2012,(12):42-44
离异后反复向孩子哭诉,活泼女儿性情大变魏淑芳今年48岁,郑州人。1985年5月,她和相恋3年的男友刘宏亮结婚,第二年他们有了女儿杉杉。婚后,魏淑芳和公婆住在一起,虽然与婆婆合不来,但丈夫对  相似文献   

15.
孙修峰 《老年人》2013,(11):10-12
公公离世,哭瞎双眼的婆婆又患癌症。雪上加霜的是,在外地做生意的老公突遭车祸身亡……一连串的致命打击,令赵倩一时间痛不欲生。但为了婆婆,她隐瞒了丈夫去世的消息。儿子多日未归,电话也不打一个,婆婆终日唉声叹气、茶饭不思。正当赵倩心急如焚时,偶然发现一位快递派送员的声音与丈夫的声音惊人地相似,于是,一个瞒天过海的念头开始在她脑海中产生了。  相似文献   

16.
一次车祸,漂亮的儿媳受重伤,瘫痪在床。婆婆精心照顾,年复一年。儿媳不忍拖累老少,提出与丈夫离婚。离婚的媳妇成了婆婆百般疼爱的女儿。飞来横祸儿媳伤成瘫痪人在湖南省沅陵县筒车坪乡筒车坪村,符桂友是心地善良、待人诚恳的好大妈。她丈夫谢根荣当乡干部,一年到头总是忙,家里家外就全靠她一人打理。儿子谢生爱懂得母亲辛苦,读书用功,念完高中,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教师队伍。1982年,22岁的儿子把在乡邮电所工作的符国英娶进了家门。小两口恩恩爱爱,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孩子,取名谢球。一家人亲亲热热,其乐融融,令乡亲们…  相似文献   

17.
橙子滔滔不绝地历数丈夫的种种不是,以及他是如何为了哄婆婆高兴而委屈她的,当然还有婆婆的小心眼儿。“他心里只有他妈”,末了,橙子如是说。这又是一个城里的娇娇女嫁了来自农村的凤凰男老公后,在生活和相处上产生矛盾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天平 《当代老年》2006,(11):18-19
花心的丈夫闹离婚,妻子为证明丈夫有错在先,以一纸承担赡养义务的“诚信协议”取得婆婆的支持。关键时刻,婆婆伸张正义毅然出庭作证,帮助媳妇打赢了离婚官司。“净身出户”的儿子怨恨难消,与情人远走高飞,拒不履行赡养母亲的责任。此时赢了官司的媳妇也不履行“诚信协议”,走投无路的婆婆生活无着落,只好把媳妇告上法庭,索赔诚信损失费并要求媳妇履行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19.
陈敏 《老年人》2010,(8):29-29
我的婆婆叫铃木练子,是一个热爱中国也挚爱自己中国丈夫的日本女人。年轻时,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并跟随他回到一衣带水的中国生活。尽管“文革”十年浩劫让她和家人受尽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但她坚强的意志让她成为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她用自己瘦弱的身躯为家人抵挡风雨,并鼓励身陷囹圄的丈夫战胜黑暗,迎来光明。  相似文献   

20.
绝经后的“返老还童”不是好事●陈鲜明王大妈“做老人”已有10多年了,可不知怎么回事,近几个月她身上又“来”了。起初,她还有点紧张,可看到每月“来”的似乎与年轻时没什么两样,也就没有在意。邻里的婆婆子们还笑她是“返老还童”呢。王大妈的女儿知道了母亲的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