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和不少社工机构总干事或项目负责人讨论服务发展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社工人员的高流动率、社工人才难寻以致阻碍机构发展的状况发出慨叹.而他们同时也看到,不少社工机构及不同地方的社会工作协会等每年投入大量资源去开设不同类型的培训班,对新入职社工及在职社工开展培训活动,但这些培训好像对挽留人才、培养机构骨干人才从而推动机构发展及提升服务质量并不一定就能带来很多正面效果.  相似文献   

2.
社工无论经验如何都需要在一个稳定的专业岗位上让他们锻炼专业技巧和工作方法,同时在机构的扶持和督导下,社工们彼此切磋琢磨,才能获得专业成长。而社工大量外派则无从建立起对机构的归属感和深入认识机构的使命,更无法协助辨别社区需要建立自身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社工服务机构近年在广东快速发展,全省已有一百多家社工机构。这些机构是在政府鼓励下密集成长起来的,整个行业的发展基础薄弱,行业经验积累有限,如何建立社工服务机构的评估机制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是社工事业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2012年4月到广东省佛山市某医院社工部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当时,卫生系统和医院共同出资向笔者所在的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机构共派驻5名专职社工进驻该院社工部提供专业服务。社工在为期3个月的需求评估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病患和不同科室的具体情况,设计了服务项目,其中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服务项目旨在建立乳腺癌病患的同辈支持网络,助力乳腺癌病患实现身、心、社、灵的全人康复。  相似文献   

5.
评估对于促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升运作项目的能力非常重要。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背景下,评估也是受政府资助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证明其服务价值的一种途径。但是,根据对广州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作和家庭综合服务项目评估的参与和观察,笔者认为,值得注意的是,能否协调好服务项目的产出评估与效果评估的关系,可能会影响到机构乃至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一年来,很多机构社工人才流失率普遍较高.人才的流失给社会服务的开展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制约了整个社工行业的发展.相关研究归其原因不外乎是,薪酬待遇低及社工行业发展空间小等.作为机构管理者,笔者认为,研究社工的流失更应该关注机构内部的矛盾. 在3年的工作经历中,笔者一直在社会工作一线摸爬滚打,见证了很多社工的离开,每每有社工离开时,我总会留个心眼去留意他们的情绪历程,去思考他们离开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社工人才流失最关键的因素在机构管理团队与社工的矛盾上.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导刊》2012,(19):58-59
社工A问:我刚从一线社工岗位晋升至服务管理岗位,作为一个实务经验未必丰富的一线社工,我该如何从一线社工角色转变至行政角色?我能否在担任行政角色时也保持一定量的实务服务?怎样处理?答:中国社会工作的加速发展,自2006年开始至今才6年时间。纵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大力推动,但相对于社会服务扩张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距离。特别是政府购买服务全面铺开之后,政府对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实务服务所需的社工人力资源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此,社会服务机构在开展服务时,就更需要一批中层社工管理人员去承担策划和督导实务服务、开展服务团队运营管理、协调及链接社区关系等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督导中,我和社工们就评估工作进行了分享。其中有位社工认为,工作怎么做不重要,关键在于如何在文书上下功夫,写得好了,评委就觉得社工够“专业”。听了这位社工的话后,其他社工也都附和起来,觉得好像还真有些道理。  相似文献   

9.
和同行的交流中,我们曾经笑谈到社工行业里最好做的肯定非青少年社工莫属了,因为孩子们天真活泼,极易打交道,接受能力强,而且社工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可.但五年的社会工作经历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事实并非如此.从事青少年的社工服务容易,但是想把服务做好却没那么简单.对于如何做好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小小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社工A问:我在工作中会接触到不少义工,社工和义工的关系密切,像朋友一样,这个关系的度应该如何把握? 答:不同的场地、服务性质、时间、机构服务人手状况,便会产生对不同义工的需求。社工必须分辨和明晰服务工作目标,掌握自己的角色。面对不同年龄的义工和义工参与,角色和沟通形式是决定社工和义工日后关系的多元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有些服务对象意志消沉、自卑,脾气暴躁,甚至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也不愿意多说话。对于此类服务对象,社工们往往比较头痛。如何才能让他们打开心结。在面谈时畅所欲言呢?  相似文献   

12.
最新出炉的《2011年度东莞市社会工作发展综合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全面剖析了广东省东莞市7家社工机构在过去一年的各项工作,各大媒体也相继进行了报道,其中“社工离职率近20%”、“东莞社工存在职业耗竭”等特别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3.
自2004年以来,笔者所在街道的矫正社工一直配合有关部门处理服务对象的上访事件,其中既有落户、就业问题,也有房屋纠纷问题。在碰到此类上访问题时,社工该如何处理才能体现社会工作的理念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导刊》2009,(27):14-15
在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初期,政府对社工服务机构的监管是关键性的环节,是确保社工服务机构的公益性、提升社工服务水平的主要保证。深圳政府主管部门对社会工作的监管、评估工作十分重视,采取了制度建设、审计、评估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有读者对我在上次专栏中提到的“使用导向评估”(Utiization—Focused Evaluation)的具体操作方法比较感兴趣,故这期我尝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操作经验,对使用导向评估作出进一步说明。使用导向评估是一种专为满足“主要目标用户”(Primary Intended Users)期望而设的评估模式。运用使用导向评估的前提是要对评估可以产生的各种效果和实际用途作出判断。因此,运用该评估模式的评估人员应促使主要目标用户慎重考虑整个评估过程是如何影响对评估的使用的。评估人员所关注的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人在工作中是如何使用评估结果和体验评估过程的。  相似文献   

16.
督导答疑     
《中国社会导刊》2012,(1):56-57
如何开展社工服务的前期宣传工作 社工A问: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展社工服务,要让老百姓了解、认知社工这一职业,如何开展前期服务宣传工作? 答:这位读者提出的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服务,另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社工。让人了解服务,首先服务要有清晰具体的内容及细致的运作流程。例如一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老人服务是少不了的,但具体包括什么服务内容呢?很多中心会写上“有空来坐坐”的标语,但是,中心仅仅是社区居民“来坐坐”为主的场地吗?那他们“有事”去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福利机构的高龄老人是社工服务群体中的重点对象,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他们往往给人记忆力差、情绪易激动、固执己见等印象。社工则需要对这些传统印象“去标签化”.以平等、尊重、不批判的态度去按纳他们。专业服务的首要环节便是建立专业的信任关系,让老人能够尽快认识社工、接纳社工,确立社工在老人心中的专业形象。为此,笔者从实务的角度,结合社工理论,对社工和老人初建专业关系进行了总结,在此和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8.
当我踏进上海乐群社工服务社(以下简称“乐群”)开展社区共融项目的潍坊社工站,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一线社工时,感受到了社工职业化道路上的艰辛,也分享了这个团队不断走向成熟的欣慰与自豪。 一线社工们已经记不清在多少个场合,被多少人问到过“社工是谁”这个问题,他们N次遭遇下面这段对话,经典而尴尬:  相似文献   

19.
日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早期创立阶段,是政策制定者、管理者、教育者、评估者、社工机构、社工机构管理者、一线社工、社工服务对象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方的经验都非常有限,而评估是促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导刊》2013,(1):57-57
社工B问:我在医院做医务社工。社工办公室是开放的,有时服务对象到病房拿药,在等待排队的过程中也会顺便到社工办公室“坐坐”、“聊聊天”。但此时服务对象未必需要即时的辅导,社工花时间陪着他们聊天也不是,不陪着也不合适。我们一般会安排一个同事接待他们,这样正常的工作难免会受影响。这类情况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