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09,(34):35-35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以下简称“呼市儿福院”)成立于1999年,是呼和浩特市地区唯一的一所收养16岁以下孤儿及弃婴,并为其提供养护、教育、康复、医疗、安置等服务的国办儿童福利机构。院内现有258名孤残儿童,其中98%为残疾儿童。自2007年7月被民政部批准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以来,呼市儿福院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就家庭寄养这一儿童福利的社会化提供形式,无论是农村寄养或是城市寄养,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但是,家庭寄养实践至今,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如家庭寄养与儿童福利其他政策缺乏衔接机制、寄养的临时性特征不利于寄养儿童及家庭亲情的建立、民间力量在家庭寄养中介入空间有限、寄养儿童教育权落实不易等,成为阻碍寄养儿童各项权益实现的障碍。须通过树立"国家亲权"的法律原则、扩大寄养对象范围、加强民间寄养组织支持力度、建立孤残儿童医疗补助金制度和寄养家庭寄养评估机制、完善残障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等措施,以保障寄养儿童最大利益,促使其教育权、参与权、发展权等各项权益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寄养儿童离开寄养家庭的过程中,寄养儿童和寄养家长先前的生活状况会发生明显变化,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4.
孤残儿童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群体。孤残儿童在儿童福利院的生活如何,他们在生活中面临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应如何解决,他们应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何准备,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孤残儿童的命运,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本文将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为呼市儿童福利院的儿童提供服务,帮助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激发其潜能。  相似文献   

5.
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势、最困难的群体之一,孤残儿童则是这一群体中最底层的人,最需要政府的救助和社会的关爱。近年来,政府出台了系列政策实施孤儿救助与安置,并多次提高孤儿的养育标准。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到儿童福利院关爱儿童,但很多人对孤残儿童仍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如认为他们内向、敏感、多疑等等。孤残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已经承受了早年被遗弃的创伤,如果社会公众再用别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无疑更加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导刊》2012,(21):F0003-F0003
7月16日,由“天使妈妈”公益基金救助的北京市25名孤残儿童,受邀参观北京海洋馆,第一次和海洋动物近距离接触。  相似文献   

7.
小班幼儿分离焦虑是正常现象,作为幼教工作者,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找到有效缓解孩子焦虑情绪的策略。那么,首先就需要认真细致地去找出孩子焦虑不安的原因都有哪些,然后对症下药,根据原因所在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西宁市儿童福利院(以下简称儿童院)是西宁市民政局与香港社会服务机构基督教励行会于1998年合作兴建的,是青海省成立最早的儿童福利机构,承担着西宁及周边地区孤儿、弃婴与残疾儿童的收养、医疗、教育、康复等工作,2007年7月被民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9.
专业化介入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化介入有利于儿童福利机构从朴素型的行政管理机构向专业化服务型机构转变,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和工作方法对儿童福利机构的组织文化、管理模式、服务技术和员工行为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养育模式新探索 一直以来,儿童福利机构承担着照顾孤残儿童的重要使命。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孤残儿童的照料模式也由传统的机构集中供养向多元化养育模式发展,如,社会助养、家庭寄养、涉外送养,等等。这些养育模式虽然形式不同,但中心目的均为让孤残儿童能够享受家庭或者类似家庭的温暖与照顾,  相似文献   

11.
幸福和快乐感的凋零、缺乏家庭亲情的抚慰、青涩的成人化外表与脆弱的身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童年生活的基调。留守儿童基于家庭环境残缺所引起的诸多问题,正是现代社会工作所关注的。构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体系和机制,既是我国城乡社会变迁的迫切需要,又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12月6日,浙江宁波市海曙区“特殊教育社会工作服务点”在达敏学校成立,这是宁波首次在特殊教育领域开展社工服务。据介绍,今后,特殊教育社会工作服务点将着重为达敏学校以及海曙区随班就读的智障儿童的家长提供自我情绪管理的指导和精神上的支持,通过开展“阳光心情”系列小组活动及家庭讲座和心理辅导,让家长们能够获得专业指导,并且提供彼此交流、互相帮助的平台,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3.
<正>两个妈妈的PK情景一:蒙蒙从出生到3岁上幼儿园之前,妈妈作为"全职太太",和姥姥一起精心照料着他的饮食起居。晚上睡觉时,一直都是妈妈哄蒙蒙,没有妈妈在,蒙蒙就不睡觉。为了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