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民族萨满教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有思想、有意识的生命实体.他们通过对自然界自身价值的肯定,或者赋予自然现象、天地万物以生命和意志,以便在人类自身利益及自然利益的良性互动中,确立人在自然面前的道德义务,或者确立一个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及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生态机制.有时通过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体现出人只有适应环境或与环境和谐共生,才能维持自身美好生活的朴素的生态伦理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诠释美德的具体含义及其德目之间的关系是美德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或核心内容.德性伦理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对人性提升、人的自我完善仍具有重要价值,相对于公民道德、制度化规则,美德伦理具有高尚性、自觉性的特点.诠释美德的工作不仅对美德伦理学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着更为迫切的实践意义.对现代人应具有的人类基本美德的概括诠释,应以某种普遍的、恒常持久的历史标准以及现代伦理精神对现代人格的要求为衡量取舍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新型冠状病毒所造成的全球性公共危机中,生命伦理学界积极投身于抗疫工作并努力作出自己的贡献。基于当代伦理和伦理学被逐渐“淘汰”和边缘化的整体性境遇,生命伦理学所能够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应当认识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运动的生命伦理学,并非仅仅在学术反思和规范制定上发挥作用,对其在此次公共危机中的表现和反思,可以使人们觉悟到通过积极的道德实践与广泛的社会参与,从而重建一种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新的伦理生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有关国际上,尤其是美国有关与人类研究的研究伦理的重要文献,中美在伦理学方面的规定和现状,以及伦理学原则在艾滋病研究实践中运用的具体问题.希望能为人类学者从事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际的参考作用.并指出在艾滋病预防研究中,人类学者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以及减少危险的策略,旨在能帮助出入此领域的学者减少恐惧感并提高今后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5.
民族伦理学日益成为民族学和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本文分别就新中国成立前的民族伦理学研究(包括古代的和近代的民族伦理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伦理学研究(包括民族伦理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民族伦理学研究成果综述)、中国民族伦理学研究的现状与特点等进行了概述。本文既是对我国民族伦理学研究状况多年来的回顾和总结,又对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并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当前,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在党的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的指引下,加强对民族伦理学的研究,相信对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特别是对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法国哲学教授莱米·布拉格(Remi Brague)生于1947年,是一位天主教学者,他专攻中世纪哲学和阿拉伯哲学,在法国索邦大学和美国多所大学任职.在《世界的智慧》①这本书中,他用富含法国风格的方式梳理了西方人在历史中是如何看待宇宙、看待天以及看待自然界的,梳理了这方面观念的演化以及它们对人类道德生活的影响.在这项历史研究中,布拉克提醒我们注意,在人类思想的进程中,宇宙学与伦理学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恩格斯指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并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但人类作用于地理环境的同时,被作用的地理环境相应发生变化,并且也在相应的范围和程度上作用于人类。对此,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末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按他利用自然力的程度使他服从一种真正的专制,而不管社会组织怎样”。本文拟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地理环境作用于人类社会的基本理论,对沙俄侵藏政策作一初浅的探讨,以就正于学者方家。  相似文献   

8.
张鲲 《民族学刊》2021,12(12):11-15, 124
全人类共同价值着眼人类整体性意义的生存利益与道德共识,是中国就如何构建人类或世界文明新秩序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共同价值思想,儒家“仁道”对人类共同价值有着重要贡献。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生命意识,肯定人的价值,提倡天人合一,强调多样性的统一,在邦国关系上主张和而不同,注重通过修礼来贯彻“义”的精神、以诚信来顺循天理人情。共同价值是认识和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智慧,对于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夯实中国与外部世界良性互动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谈藏族文化与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与环境,这是受历史制约的社会现象,反映并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认识和利用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方式。它们植根于人们同大自然之间积极地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每个民族的文化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最高表现,其发展的程度,也是衡量这个民族的人和自然分离的程度。因为有思维能量的人的缘故,自然演化为文化,正因为有文化的缘故,人类才找到了真正的人的本质以及人在自然界中应有的地位及积极作用。当人们理性地整理和组织实践经验,又通过主观能动,力图使之成为人类生活中较为稳定的成份,也成为反映并影响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舍勒的现象学价值论与形式主义伦理学的关系入手,分别从价值的存在方式、价值偏好以及价值的相对性批判和伦理变更的历史相对性等多重角度集中展示了其价值质性和级序的非相对主义性质,从中可以看出舍勒在这一问题上的客观主义和绝对主义立场,这是本文的第一个要点.接下来,为了进一步明确这一立场的内在含义和深层基础,本文又分别讨论了舍勒关于人的本质的特定解释和他对人格概念的现象学规定,以及他的人格主义主张,并从中引出了价值的个体主义原则,这是本文的第二个要点.最后,结合相关理论,以对个体主义和伦理相对主义的评价结束全文.  相似文献   

11.
从纵向分析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惟一真正的生存哲学,进而提出了这一真正的生存哲学何以真正地长期生存,旨在告诫哲学工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必须要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发挥其真正生存哲学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治地方资源开发、输出与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存在状态的改变既可能影响人与环境的关系,也可能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福利关系。对自然资源消费的付费和对利益受损者的补贴,是经济学对解决资源问题所倡导的补偿观最基本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转向城市型的历史过程,城镇化发展之路,是边疆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只有城镇化水平提高了,才能解决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才能解决广大农民离乡不离土的问题,才能解决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才能真正使广大农民增收,也就是说,才能解决“三农”问题。本文结合云南的实际,就城镇化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实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对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地区由于历史发展历程的坎坷及地缘因素的复杂等原因,致使其民族宗教问题复杂.目前,该地区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众多,行为日益极端化,频繁制造恐怖事端,带来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和灾难.国际伦理认为国际行为体必须考虑其行为的道义与责任.对于东南亚地区来说,现代国家、民族共同体、宗教共同体在实现和维护其自身利益过程中,都必须要考虑其行为的伦理价值,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该地区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初期,法国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有一句名言:"森林先行于各族人民,沙漠在人后接踵而来",这一思想代表了文学家在生态问题上的忧患意识。当代湖北作家胡发云更以具体的文学实践为批判的武器,在其小说《老海失踪》中反映出如下理念:生态问题看似一个环境问题,但其本质却是一个人类应当如何善待与自己共生的各种生命,而落脚点也就是如何善待人类自身的伦理问题。通过充分发挥审美作用来促进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是文学和文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老海失踪》所表达的深切的生态伦理关怀,胡发云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深刻反思,在人们终于觉悟到科学发展观的特  相似文献   

16.
阿青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1):127-131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民族地区政府与企业和东部发达地区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边界和利益目标,如何强化政府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责任,明晰民族地区政府行为的利益边界,构建适用于民族地区的经济伦理是现阶段理论研究的要务。  相似文献   

17.
承认人们的利益追求,就应该承认人们需要权利,因为这种利益的实现需要人拥有不被非法侵犯、限制、约束的自由权利.特殊的权利是公平正义的体现,是人利益的象征,是人自由的包装.法律应当保护人权利的空间.本文诣在讨论特殊权利的界限,特殊权利与"特权"的区别,特殊权利的理论与法律基础及对特殊权利的保护方法,揭示人权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满族在日常生产、社会生活、宗教祭祀等不同发展层面,能够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尤其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上体现出适度节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生态伦理学为研究视角从满族生活的不同剖面进行深入解析,特别是对内植于生态伦理学背后的文化现象予以高度关注,以便为我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9.
与社会转型相比照,一种对文化形态转变的理解和思考应运而生。今天的文化潜在地有了一种转型,其基础在于我们的心不在一起,或者我们的情感不在一起,我们的学术不在一起。因此,文化转型必然要在人心或心态上去做文章。从人对于自然界无所畏惧的探索和利用,转变到以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去思考人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价值和意义,并就此达成新的观念意识。切实需要告别反思、拒绝批评与消解权力,由此而达到真正地和而不同的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宗教伦理是一个精神层面的支撑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特别是在民众的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蒙古人崇尚的萨满教以及喇嘛教,对其宗教伦理的形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在今天仍有传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