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明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古代货币史的重要议题,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涉及货币思想层面的分析.提升交换效率是货币制度变迁的思想诉求,流通性与稳定性是货币思想的考量要点.晚明之前,铜钱与纸钞均无法同时满足流通性与稳定性的要求,流通货币形成了一个“循环困局”.外银内流的偶然事件突破白银流通性不足的瓶颈,催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必然发生与“循环困局”的破解.白银货币化的制度变迁建立在一个互利互制的利益协调基础上,强化了社会成员选择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一致意愿.  相似文献   

2.
有明一代,由于明政府倾向于通过纸币、金银等高额货币的运用来实现对国家经济资源的高效调配和控制,而在铜钱等普通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的管理上举措失度,使得钱法长期以来存在着难以贯彻的问题.黄宗羲曾立足于现实,对明代钱法阻滞的原因展开过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其理想中的铜钱本位、兼行纸钞的货币制度.探讨黄宗羲的钱法思想,有助于洞察明代货币金融的变迁过程及其社会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熟的纸币制度是惟一有别于希腊贵金属铸币惯例的重大例外;美洲金银流入中国之所以没有引致价格革命,则根源于内生货币供给机制与特定储蓄偏好的交互影响;晚明以来的(白银)货币需求异象在很大程度上可归咎于当时货币结构的变化以及财政税收制度的变革;而就其内质而言,一度被国人引为自豪的纸币制度其实是货币制度内生转型受挫以及外生货币革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赊卖赊买是在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以自愿协议的延期收款、延期付款为特征的商品交易方式。这种方式的商品交易活动在晚明经营领域内普遍发生。经营性赊卖赊买有利于社会现有商业资本的充分使用,促进了晚明的商品流通和市场交换。  相似文献   

5.
李绍强 《齐鲁学刊》2004,(4):156-160
明初官营工商业控制了绝大部分战略物资的生产,以此作为支撑王朝运转的物质基础。明中后期私营工商业日益发展并取代官营工商业后,明廷也逐渐由控制实物向征收货币转化。  相似文献   

6.
明中叶以后,白银已成为主要货币。白银流通的扩大和深入,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加深了社会矛盾。不少思想家只看到后一方面,因此对用银缺乏好感。从明中叶到鸦片战争时期,批评用银成了许多思想家的共同倾向之一。 穆宗隆庆三年(公元一五六九年),总督蓟辽侍郎谭纶说:  相似文献   

7.
对货币市场上货币流向的一般分析高埃仁在现代货币经济中,货币所担负的“交易媒介”任务日起重要。而货币如何按照各主体交易的需求,使整个经济运转自如,在相当程度上要看货币流向是否正确。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管理货币供应量,本文仅就货币市场(信用市场)上的货币流向...  相似文献   

8.
货币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李金凤市场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对经济波动的描述是不可能脱离货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一下货币在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性质。关于这一问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神话,这个神话在许多教科书中都作为货币理论的开篇,以表明货币在市场经...  相似文献   

9.
随着央行数字货币兴起,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与商业银行体系兼容问题备受瞩目。文章分别对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和通用型央行数字货币进行分析,发现仅替代M0的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体系影响较小,主要是对M0和M1进行替代的通用型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稳定性产生全方位影响。因此,中央银行应坚持用双层体系运营央行数字货币,完善传统金融监管框架,商业银行应通过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加深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的方式,促进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与商业银行体系兼容。  相似文献   

10.
冯剑 《学术界》2023,(10):193-200
20世纪初,马寅初留学回国后,开始利用其所学的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希望构建起与中国本土相适应的货币理论以解决中国货币问题。为此他先后做了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大量吸收并系统介绍西方的金融货币理论和经验,尤其是当时较为流行的西方货币理论,并对西方货币理论和经验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二是在此基础上,依据中国货币问题的实际情况,对当时紧迫的中国货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三是构建起了他认为适合中国实际的货币理论学说。《通货新论》的写作是马寅初对自己本土货币思想理论的总结,并力图为解决抗战后的货币问题勾画蓝图。马寅初构建本土货币理论的实践,对当今中国建构本土理论话语体系的时代要求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货币都是适应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的符号。从语法学看,任何一种货币或货币系统都具有自身的结构与规则。从语义学看,货币不仅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还具有政治、文化、道德、心理等意义。在语用学看来,货币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货币使用的社会情景而变化的。从语言学视域来研究货币有助于丰富和深化我们对货币现象以及语言在人类经济行为中的作用与地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蔡宁伟  贾帅帅 《学术探索》2023,(12):106-114
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沟通人际关系、贯通贸易关系、联通国际关系的基本纽带。本文梳理了货币发展的六个主要阶段,对比了各阶段货币的形态、流通时期和社会阶段,归纳了各阶段货币的主要特征、关键痛点和重要创新。货币形态变迁发展,主要基于更便携、更易保管、更具信用的趋势,秉承了“交易成本递减,信用风险递增”的内涵。基于大历史观,分别对标了数字人民币与比特币,数字人民币与纸币、微信支付、支付宝和信用卡,总结了数字货币与货币数字化的内涵。研究发现数字货币和货币数字化是两个不同概念,货币数字化不是创造货币,不会导致货币总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人民币在携带使用“轻量化”、保管存储“更安全”、转账支付“可追溯”、反洗钱终“解难题”、宏观调控“有依据”等五方面的优势,并提出若干意见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至秦汉黄金货币性质新释林文勋在中国货币史上,春秋战国至秦汉的黄金货币性质的判定一直是令人困惑难解的重大问题。当时,黄金频繁使用,数额巨大,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此,一种观点认为,黄金已具备货币的诸多职能,成为了货币。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货币需要量规律探讨张晓马克思货币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在他的不朽著作《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货币的本质,全面论述了货币的各种职能及货币需要量规律。深入学习和探讨马克思货币理论,尤其是货币需要量规律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货...  相似文献   

15.
余波  杜晓蓉 《江淮论坛》2007,7(1):16-21
本文分析了近几年来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特殊货币错配现象——净外币资产为正数的正货币错配。正货币错配的出现与东亚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虽然不同于其他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净外币资产为负数的货币错配风险,但正货币错配的逆资产负债表效应、美德两难效应等已经阻碍了东亚经济的健康发展。控制正货币错配风险,既需要国家货币金融管理的完善,也离不开东亚区域的货币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6.
《重庆社科文汇》2001,(12):36-36
杨胜刚发表文章对新货币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产生的现实背景及其理论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新货币经济学在如下两个方面对我们研究货币金融理论以启示:其一,现代世界各国金融业的发展迅速。金融业的综合化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使得各类金融资产对货币的替代性越来越强,货币及货币结构的独特性地位日益丧失,它对储蓄投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货币经济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溯货币经济学的源头,理论界一般都认为是威克赛尔第一次打破了货币与经济分离的“面纱”而最早探讨了货币经济关系.实际上,如果我们客观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货币金融理论并把它放在货币经济理论史的角度来考察,就会发现,正是马克思先于威克赛尔而在“二分法”盛行的时代最早探讨了货币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最先形成了统一的货币经济理论.17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货币经济学说史上货币面纱观占统治地位并逐步向货币经济观过渡的时期,也是货币价值理论中货币数量论与货币生产成本论共存、拼争的时期.在这种学术潮流与学术流派交叉发展的背景下,威克赛尔(1898)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并在此框架内实现了由货币面纱观向货币经济观的转变;马克思(1867)则独创科学的劳动的货币价值论,在货币生产成本论的框架风实验了由货币面纱论向货币经济论的转变。也许是由于信用货币制度从而货币数量论畅行当代,马克思的货币经济理论逐渐被人们淡忘了。但我们相信,这一贡献不仅具有科学史的价值,而且它所揭示的一般货币经济规律对于研究当代货币经济关系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虚拟货币是指非由国家发行、基于区块链或类似技术的电子化方式记录的数字资产。虚拟货币本身不具有危害性,属于财产范畴。但虚拟货币具有去中心化、匿名性的特点,其缺乏价值基础,导致投资者权益受损;监管难以追踪,易被用于非法交易、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我国自2013年开始对虚拟货币加强监管,2021年又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界定为非法活动“一律严格禁止”。然而,禁令型监管未能完全实现预期效果,反而出现虚拟货币地下交易活跃,同时还出现司法类案异判的现象。应当明确虚拟货币的虚拟财产属性,保护私主体之间的虚拟货币交易,构建政府、行业协会和社会公众三元层级协同监管机制,穿透式监管境外交易平台保护投资者权益,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有效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权益,维护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9.
一、货币供应量变动及其效应传导机制基础货币的总额和构成以及货币乘数决定货币供应量。在我国,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基础货币及其构成。一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发放再贷款,二是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三是调整法定准备率,四是由于黄金外汇储备而吞吐基础货币。中央银行通过上述途径伸缩货币供应量,并形成以下效应传导机制:(一)资产的价格、收益和结构变动效应的传导机制资产分为金融资和实物资产,前者是指货币(本币和外币)、债券和股票等能够取得收入以及能从别人那里取得的债权或所有权凭证,后者则是指能提供生产性服务和…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末,世界经济最为引人瞩目的大事之一,便是欧洲单一货币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它将对21世纪全球的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早在70年代末,欧共体(现欧洲联盟)为了稳定成员国之间货币的汇率,促进经济贸易的发展,即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这一货币体系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