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既能独立自主创造,又能自由地将各种外部精华为我所用的零度创新,在金融危机横扫全球之时,被中国企业不断践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那么在未来,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何去何从?《经理人》通过认真研究后发现,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正呈现10大趋势—  相似文献   

2.
有些所谓的创新型企业按照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市场创新等理论框架全面采取所谓的创新行动,效果却很不理想,甚至使员工产生了创新审美疲劳,提到创新一词就反感。问题出在哪里?如何打造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3.
野中郁次郎及其组织知识创新理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德明、德鲁克等管理大师相比,野中郁次郎应该算是国际管理学界的后起之秀。10年前,野中郁次郎在日本之外还鲜为人知,但是,伴随着近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的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研究热潮,野中先生在国际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知名度骤然攀升,成为国际上公认的知识管理研究的权威学者。在过去几年中,野中博士在《哈佛商业评论》、《斯隆管理评论》、《加州管理评论》和《组织科学》等国际一流管理刊物上连续发表了多篇有关知识创新的论文,引起普遍关注;他与另一位日本学者在1995年用英文所著的《知识创造型企业》(TheKnowledgeCrea…  相似文献   

4.
John Quelch 《经理人》2006,(11):106-109
“假如我们守着中国市场不出来,就算这几年安稳,以后还会很麻烦,毕竟中国市场只有这么大。”TCL董事长李东生说。但近日传出的TCL欧洲业务巨亏7.58亿港元的消息,又一次表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困难重重。8月底,哈佛商学院高级副院长John Quelch先生访问中国,《经理人》就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对其进行了独家采访。本专题还就全球总部与各国分公司如何处理关系,国际化品牌营销组合的各要素如何配置等,发表John Quelch先生的署名文章——《中国企业如何打造全球性品牌?》,供在国际化道路上摸索的中国企业借鉴。  相似文献   

5.
管理创新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企业可以依赖分析能力,通过管理数据资料和其他企业竞争,这是管理的创新;企业和风险投资进行合作引进资金,这个过程会带来管理创新;业务外包也是管理创新。但是,从全球范围内来说,企业似乎都更注重产品创新。那么,产品创新与管理创新,到底哪个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正> 在全球竞争的动态环境中,企业要成功地开展竞争,就必须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并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不创新,则灭亡”这句话日益成为现代管理者的一大呼声。现代企业呼唤管理创新。 企业的管理创新就是指以管理者为主体,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贯穿企业全过程的创新活动的综合体现。它主要包括观念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精彩传递     
《经理人》2006,(1):16-16
“全球(市场营销)管理新趋势”论坛在京举行 2005年11月15日,北京长富宫饭店茉莉厅, 120多位来自国内著名企业的市场营销精英汇聚一堂,共同听取来自《哈佛商业评论》(HBR) 的高级编辑安南·拉曼先生的“全球(市场营销)管理新趋势”的主题演讲。之后,拉曼先生做了著名的哈佛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部分,观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创新是推进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明显,美国、德国的科技创新对GDP的贡献率高达80%,而我国不足40%(庞瑞芝、范玉、李扬:《中国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了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年第10期)。要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改变我国产品制造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现状,生产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  相似文献   

9.
如何持续,怎样发展康佳是卖什么的?其实这个问题关乎华侨城的可持续发展。追问《宪章》华侨城并不是有了《宪章》,就有了可持续发展。它只能解决特定企业的特定问题。总经理为什么哭泣?分享过程中的现实制约可能不仅仅点点滴滴,发人深思。重要的是过程制定《宪章》的最本原冲动来自企业自身。但未来是不确定的,是浑沌的。没有创新,华侨城就不能走出浑沌。高效运作的机制是企业理性内省的外化,也是企业达至成功境界的隐线伏笔。企业机制被《宪章》放置在一个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韩奕 《经理人》2011,(11):61-62
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面对新经济的进攻,传统企业何去何从?出席《经理人》2011(第五届)中国CEO年会"竞争新思维"主题论坛的嘉宾门分别围绕商业模式创新、创新解决方案、创新机制、创新文化等维度,就新环境下的企业创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分享了他们所在企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宛 《经理人》2011,(11):67-68
核心是建立一个真诚的、能够互相沟通的环境当进入企业成熟期以后,增速减缓,对企业领导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进行管理的创新,而且要更加精耕细作。在《经理人》主办的2011(第五届)中国CEO年会的"管理新思维"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积极探讨:如何通过管理创新和管理的精耕细作来实现企业效率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家"独树一帜"的公司:他们员工千人、管理者只有十几个;他们保证产品质量宁可推掉订单;他们的员工手册畅销全国并走出海外;他们建立了平民学校潜心培育现代产业工人;他们以出众的企业文化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管理人士参观访问……这就是德胜(苏州)洋楼公司,国内卓越的现代美式木结构建筑建造企业。在众多光环背后,真实的德胜洋楼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以出众的企业文化与高超的产品工艺而享誉全国?为什么它要在国内外大量公开发行《德胜员工守则》?为什么它立志将中国农民工打造成精英的产业工人?且听德胜洋楼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赵雷先生为我们一一道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推动管理学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升中国管理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丰富全球管理理论体系,促进管理学人才培养,推动本土企业现代化、全球化发展,我们拟从2022年开始设立“现代管理奖”。“现代管理奖”的愿景是:立足管理实践、促进创新研究、服务国家发展“现代管理奖”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4.
李磊 《经营管理者》2009,(18):88-8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企业获得了很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企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威胁。现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航天技术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特别是产业边界的模糊、能源结构的变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都使得企业一方面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规划企业的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又要求企业能够适应快速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和创新。战略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什么是战略管理的核心,如何才能搞好战略管理工作,一直是大家争论和研究的重点。本文认为战略管理的核心是战略优势,并分析和建立了战略优势模型。因此建立创新优势对现代企业就非常重要和迫切。企业要建立创新优势不光需要在产品上创新,在手段和方法上创新,更需要在管理和组织上创新。  相似文献   

15.
《经理人》2011,(11)
万科、新希望、安踏中国、HTC、神州数码等企业入榜2009?2011年间,经济局势跌宕起伏,中国企业管理集体谋变,具有原创特色的变革与创新成为大势所趋,推进本土企业走上价值创新之路。为鼓励和宣扬中国本土企业的标杆式自主管理创新,《经理人》杂志发起了2011年度影响中国管理实践系列评选,其中2011影  相似文献   

16.
最近,埃森哲技术实验室全球管理总监斯科特?罗斯先生带领其研发人员,在北京向大众展示和阐明了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应用前景.埃森哲是目前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技术服务和外包机构,其致力于如何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实际中,以此提高企业和政府的工作效率,并为大众创造方便、快捷、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哈佛专家纵论全球管理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华 《经理人》2006,(1):24-26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资深专家安南·拉曼先生在北京向《经理人》高端读者分享了全球管理及市场营销领域的最新热点和最新趋势  相似文献   

18.
因何而创新?     
徐珃 《经理人》2012,(10):10
一谈到创新,我们总是会进行模块分割,比如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对于各模块上的创新,都应该首先反问:我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究竟朝哪一个方向?否则就是为创新而创新。首先,企业理念需要创新吗?企业理念不需要创新,理念只有发现。企业通过  相似文献   

19.
通用电气、杜邦、宝洁等公司的成功究竟得益于什么?卓越的产品?杰出的员工?优秀的领导者?是的,这些都不错,但如果你深究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司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管理创新。但什么是管理创新呢?管理创新为何如此重要?其他公司如何才能成为管理创新者?管理专家加里·哈梅尔撰写的这篇文章, 对上述三个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回答。  相似文献   

20.
郑伟 《经理人》2009,(10):126-126
后危机时代,企业应该抓住哪些中国式机会?如何进行管理的变革创新呢?9月5日,研华科技全球副总裁何春盛在“2009年中国CEO年会”上接受《经理人》杂志专访,以研华科技的“混搭管理战略”为例,为中国企业“跨行业联合与协同创新”指出了一种可能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