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大众文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大众”和“大众文化”是“大众社会”特有的现象。大众文化和大众社会互为因果,互相支持,其共同的前提条件是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及其体现──技术。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有本质区别,它其实是一种文化工业,商业原则取代艺术原则,市场要求代替了精神要求,使得大众文化注定是平庸与雷同的。大众固然制约大众文化的风格和内容,但却被它塑造和改造。在大众文化强大而又无所不在的影响下,大众丧失了自己的头脑和判断能力,成为纯粹被动的文化消费者。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垄断性权力,它正在侵入和剥夺人的私人生存空间。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是一个困难但又是必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在本世纪初还只是少数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而随着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它现已成为世界的普遍现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大众文化也萌生、繁荣起来,迅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众文化的鲜明特性,与传统文化截然不同的面目,必然带来诸多问题和困惑,从而引起了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理论界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呼声很高,但并没能阻遏住大众文化的快速发展。而事实上,当今的大众文化已如空气和水一样浸透在市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不积极地对大众文化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引导,…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跨越式进步,媒介娱乐化成为消费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虚拟与真实的界限逐渐消弭的同时,娱乐构建的世界开始消解大众的主体性,使我们成为单向度的人,迷失于大量的娱乐文本中。然而,早期的媒介娱乐化进程可被归结于大众文化发展的必然和人类心理需求的自然选择,对于当代娱乐需求无限预期的假设也显得过于轻浮,如何正确对待媒介娱乐化成为当代大众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游戏与反叛角度来解释媒介娱乐化趋势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大众自主选择的结果,娱乐有理、娱乐有度才是新的信息环境下正确的媒体态度。  相似文献   

4.
"百家讲坛" 栏目要想保持延续性并开拓长久的生存空间,必须放弃对收视率的刻意追求,通过正确的方式诠释精英文化、实现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合作共生,在循序渐进地提高普通大众文化水准的同时向大众介绍和推广精英文化;在制造学术明星的同时,要严格把关,认真筛选,加强管理,使得这些"学术明星"真正成为大众了解精英文化,熟识传统经典的领路人;不能单纯追求收视率,并像纯娱乐节目那样靠观众的捧场来生存,而要肩负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引导观众深层思考并树立高尚境界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随着通讯技术的提高和传播手段的进步,明星现象作为高度商业化的大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已越来越深入影响着公众的社会文化生活。人们对明星的热情从内在原因来说,有来自个体性格特征、心理的因素,从外在原因来说,是来自大众传媒巨大的威力。明星活跃在各个领域,明星商业广告已成为现代广告的一种潮流。本文主要从媒介批判的视角来探讨大众媒介与明星商业广告对受众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是工业化技术和商品(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通过各种文化形式反映大众日常生活实践、观念、经验、感受,借助于传媒系统在社会大众中广泛传播,适应社会大众文化品味、为大众所广泛接受和参与的通俗性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它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生产方式的产生,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对当代文化发展的格局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大众阅读,是大众文化重要的接受形态之一,是指在大众社会的背景下、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大众文化为消费对象的新的阅读现象。大众阅读的对象一般具有消遣娱乐性、普通性和模仿性三个特点。大众阅读心理,呈现出快乐主义和享乐主义倾向。大众阅读取向亦表现出盲目性和趋同性。因此,从阅读对象到阅读心理,大众阅读都具有疏离经典的倾向,其盛行,使经典正在走向边缘化。而缺少经典的阅读,对于个人及社会而言,都是极为危险的。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与知识分子文化赵炎秋在目前阶段,我国的大众文化存在很多问题,如粗俗化、粗糙性、不道德因素,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局限于大众文化本身,而应着眼于整个文化。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包括官方文化、大众文化与知识分子文化三种成分。官方文化的基本指...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批评了几种有关大众文化的理论见解,界定了我国大众文化的审美属性,充分肯定了我国大众文化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精神愉悦的需求,指出了这种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着商品化的负面效应,对这种文化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相关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与社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文化是反映现代工业文明成就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在当代中国的产生和崛起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大众化回归和多元化进程,并且作为市场经济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条件有力地推动了市民社会的形成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此外,大众文化还产生了良好的"文化"大众的主体效应,塑造了大众新的生活与人格,促进了大众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电影女明星作为视觉化的范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明星的文化认同跟主体所处的社会空间和所担任的社会角色有密切的关系。华语电影的三代女明星的文化表征,分别隐喻着近30年以来中国社会与电影及大众文化表演的转移轨迹。新时期电影表演与政治叙事的框架下掩饰不住的是大众的集体幻想;而巩俐则是作为传统东方文化及想像的承载对象而出现的;章子怡作为大众传媒时代的明星,是按照电影工业和明星制的机制及规范逐步被打造而成的。她们分别对应的是身体性的历史展示,文化想像被作为一种假象的情色奇观以及纯粹符号化的快感凝视。传播民族文化,准确把握明星受众视觉与文化心理,进而推及到国际语境之中,是我们常常看不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真正影响当代大众文化的是大众媒介,大众媒介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是大众文化的具体表现形态。同时大众媒介又是文化的载体,引领了大众文化的“世俗化”“视觉化”和“平民化”。本文强调大众媒介对大众文化深刻的影响和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可以概括为两大核心观念:大众文化非文化,大众文化反大众。该学派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文化以追求市场价值为最终目标,突出的商品性使其丧失了文化艺术应有的超越性与精神价值;利益驱动下的竞相模仿和复制技术的运用也使其丧失了文艺应有的独创与个性。不仅如此,大众文化还成为欺骗大众、固化社会的工具;它不仅控制大众的精神意识,而且还操纵大众的深层心理。可见,大众文化既不具有文化性,也不具有大众性。  相似文献   

14.
德赛图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阐述了大众文化中的抵制思想;费斯克则极力推崇德赛图的抵制理论,扩大了大众的抵制作用,走向了修正主义;鲍德里亚对德赛图的抵制理论持一种谨慎和质疑态度,认为大众的抵制只是一种沉默的抵制,但只能使大众深陷其境,而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地位。因而,抵制和屈从作为大众文化应有之义,不应乐观地扩大,也不可悲观地质疑,才能指导今天大众进行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众文化特征透视司马俊莲所谓“大众文化”,是伴随“大众社合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既是物质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具有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着重探讨的是事物的本质,是对人类命运的关注.是对人的存在、人的...  相似文献   

16.
显然,宋祖英获得社会的普遍认同,仅从她的歌唱实力,舞台经验,外在形象上探析是不够充分的。而从其发型、服饰、歌词内容,平民出身等维度来进行解读式的文本分析,藉此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则为宋祖英的成功原因提供一种新的解释路径。宋祖英是当代中国国家话语的一个文化符码,在其形象背后是国家意识形态缤纷景象折射出主流意识形态试图通过明星叙事对转型期日益分化的现实社会进行整合的努力。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大众文化意识形态中所隐含的日趋复杂的主流形态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7.
大众文化的叙事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文本细读,梳理出3种大众文化发展的策略:叙事节奏上,大众文化喜欢一张一弛;犬儒主义修辞为大众提供了宣泄渠道;类型化方面,大众文化追求"稳中求变",迎合大众趣味,而不挑战其智力。大众文化通过这些策略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大众文化发展叙事策略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大众文化的特点,改变粗放型的研究,促进大众文化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斯克的大众文化理论向法兰克福学派发起了挑战。他认为,大众是一个流动的、能动的社会从属群体;大众文化是由文化工业生产但由大众选择并消费的商品文化,具有冲突性和开放性;由于大众能够从中创造出与权威力量相对抗的意义与快感,大众文化便具有了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9.
法兰克福学派和伯明翰学派关于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观点截然相反。前者认为大众文化是商业性、消费性、批量生产的文化,不具有审美价值和深刻思想,是一种文化工业;后者认为大众文化是真正能够表现大众特征的文化,大众自身的理性精神促使当前的大众文化形成正常发展趋势。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研究表现出了鲜明的单向度倾向和二元对立格局,这种现象容易造成理论界对大众文化理解的困境。因此,改变大众文化理论研究当中的单向度倾向和二元对立格局是正确理解和评价大众文化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摘要】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市民文化,在满足大众精神生活需要的过程中,还发挥着信息传播、社会认知、政治教化、思想培育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对民族凝聚力建构发挥着提供精神动力、注入新的活力、拓宽建构渠道等正向效应,但其媚俗性特点也会给民族凝聚力建构带来负面影响。全面认识和阐释大众文化,引领大众文化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其凝心聚力的社会功用,对于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大众文化;社会功用;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