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焦全球人才争夺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人类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世界各国都这样认为,是以科技进步带动的人类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进步说到底是人类自身的进步,是人类对已知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对未知世界的不辍探索的结果。简言之,是人才成就了20世纪的伟大业绩。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知识经济社会里,人才更是决定一切的因素。因此在新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世界各国对人才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热情,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人才争夺战。发达国家千方百计招募高技术人才 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纵观美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人们不难发…  相似文献   

2.
美国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5月22日在纽约论坛上公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受不利移民政策影响,美国正在丧失全球人才竞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人才竞争加剧的今天,美国移民法没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跨世纪中国教育与人才培养□纪德尚世纪之交,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为了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世界工业化国家把竞争的焦点对准了人才竞争。据此,未来学家纷纷作出预测———新的教育时代已经开始,未来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昔日辉煌,再度辉...  相似文献   

4.
环顾全球,在世界经济逐鹿中,各经济强国无不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如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美国的艾科卡、盖茨等,这使得他们能够称雄世界。反观国内,由于长期的教育体制和社会意识等方面原因,我国缺乏大批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应用型和实践型的合格人才,更缺乏一大批有知识、敢创新、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企业家。他们的出现,是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和21世纪中国经济腾飞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其实质是经济和技术的竞争,关键是对高科技人才的竞争。目前,高科技人才争夺战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而且越演越烈。人才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单向流动,是这一过程中的突出特点。世界各国竞相制定争夺人才的计划,努力培养人才、全力吸引人才、着力留住人才。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6.
实施人才带动战略是应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的战略需要。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知识经济扑面而来,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以人才争夺为核心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哪个国家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哪个国家就能占据竞争的制高点。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已吸纳了近百万外籍技术人员。纵观美国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是世界各国的人才造就了美国的经济奇迹。近日美国政府又出台了《加强21世纪美国竞争力法》,其核心就是要吸纳世界各地的优秀科技人才,并计划在三年内,每年从国外吸收19.5万名…  相似文献   

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企业的成功越来越依赖于核心竞争力。人们从各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有一个因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的,那就是人才。当今人才大战在全球范围愈演愈烈,挖、抢人才的手段越来越新,越来越巧,越来越狠。在这种形势下,如何留住人才特别是核心人才,已经成了企业所面临的一个现实而严酷的问题。时至今日,已经没有哪一种单纯的方法可以成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魔力棒”,企业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留人才,聚贤才,兴事业。  相似文献   

8.
展望21世纪,世界将进入一个空前的、全球规模的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的时代。国际间的激烈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培训教育的竞争。面对这场竞争,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人才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继续教育制度,而人才继续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9.
北欧各国科技创新秘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欧的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及冰岛在20世纪初还是一些落后的农业小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了20世纪60 年代已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福利国家。 20世纪80年代初,高福利对北欧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9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北欧国家的经济也遭到沉重的打击。面对全球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剧,北欧国家争相实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人才的竞争也目趋白热化。人才成了提高国家、社会、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本。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理应作为我们人才开发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最重要的经济资源。经济学家曾推崇的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在当今世界,谁如果拥有了人才,谁就会成功地把握住21世纪的知识经济的脉搏。新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是利技力量的竞争,而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们说知识经济是人才经济。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吸引人才这一最重要的经济资源,都曾经采取过各种政策措施。美国政府则经常运用调整移民政策来招揽世界各国的高级人才,而美国各大公司则通过提供优厚待遇配合政府留住了有用人才,从而为美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面对美国政府…  相似文献   

12.
从托福考试看国际人才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美国从全球数百万考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输送到美国,使高层次科技人才本来就多的美国人才更多、更为丰富,使本来强大的美国更强大。托福考试就是美国从全球延揽人才,进行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的重要手段。它的这种十分隐蔽但相当有效的人才战略,不仅值得我国借鉴,而且也应给予警惕。凡到美国考察访问过的人,都对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留有深刻印象,可以用四句话加以概括:这是一个军事实力相当强大的国家;这是一个经济实力相当强大的国家,这是一个科学技术实力相当强大的国家;这是一个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相当高的国家。而美国在…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急剧变革,知识更新碰撞的多元化时代,也是一个充满超越发展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的时代。21世纪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新世纪、新任务、新竞争给行政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的行政管理必须适应新时代特征和任务的需要,向高效、民主和廉洁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政府正在致力于依托国家战略定位积极调整自己的人才战略目标和策略。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强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实力的背后是强大的人才实力,这主要得益于多年来美国非常注重对人力资本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美国在感受到人才危机的同  相似文献   

15.
可以肯定地说,21世纪竞争最激烈的是科技人才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已取决于人力资源的质与量。轰动全球的《大国的兴衰》一书的作者帕·米西认为: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根本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争人才,抢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最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16.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厉以宁认为, 加入WTO后我们面临的首要挑战是人才竞争的压力。美国经济强大,首先是占有人才优势。美国人口占世界1/22,却拥有全世界研究生的1/2,本科生的1/3,科技人员1/4。在20世纪80年代,约有150万名受过高等教育的海外移民加入美国的劳工队伍。在我国, 曾几何时,知识相对贬值脑体倒挂,知识分子待遇偏低,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人才大量外流,尤其是高级人才外流,民严重制约了教育水平和利技创新水平的提高。目前,为争夺人才,一些高校和地方新招迭出,一股尊重知训…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的经济时代,创新性高科技人才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创新性高科技人才的大量需求,也为21世纪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主要是科技和管理水平的竞争,而实质上又是人才开发利用的竞争。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一体化的进程,人才已成为世界范围战略争夺的制高点。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这种竞争要求, 在吸引、留住、任用好人才的问题上决策科学、管理规范、体制合理.机制健全是摆在人事部口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更新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江泽民总书记指出“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当前人才、科技和经济的形势,摒弃陈旧的生产经营观念,树立人才第一“的思想。 首先 各级领…  相似文献   

19.
“入世”的脚步近了。加入WTO将使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国际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做“国际人”将是末来人才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人才素质国际化 “入世”后初涉入世者要具有适应国际竞争的新观念。人事部政策法规司巡视员段余应说:“‘入世’后人才要有全球的视野、开放的观念,要站在全球角度考虑问题。” 初涉人世者在入世后究竟要具备和提高哪些适应国际交往和竞争需要的能力素质呢? 信息处理能力。重庆大学钟祖荣教授说:“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知识的生产和传播,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20.
国力竞争,制度竞争,未来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竞争。 在今春两会中,温家宝总理报告强调了中国转变为人才强国的重要性。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说:“所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发挥人力资本,也就是人的知识和技能的作用。”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当今扁平的世界,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竞争优势便是其在世界范围内吸收人才的能力(参见《全球时报》,2010年6月10日)。英国《经济学人》前主编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