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费孝通先生的“微型社会学“是对结构功能学派人类学的发展与扩充,它在人类学结合社会学之后发挥了更大的实践性作用。虽然“微型社会学“并没有为费孝通先生所广泛应用,但它可以成为费孝通先生整个思想的概括性词汇。  相似文献   

2.
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自1939年问世以来,饱受学界的高度赞誉,最早也是最高的赞誉,来自他的老师马林诺斯基.学界不乏众多马林诺斯基对<江村经济>高度评价的追随者,却忽略马林诺斯基对该书赞誉的政治背景、人类学背景和情感因素.文章绕到马林诺斯基对<江村经济>评价的话语背后,延展并归纳出五点马林诺斯基热评该书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一种另类的功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孝通不仅把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了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界,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研究工作在中国的情境下进一步补充和推进了它,从而使得一种与“二战”之后在欧美国家中流行的结构功能主义非常不同的功能主义学术传统在中国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保存、延续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尊敬的费孝通教授尊敬的与会各位代表: 值此庆祝费孝通教授从事学术研究60年之际,我以万分激动与敬爱之情,谨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各族师生,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费孝通教授致以崇高的敬礼和最热烈的祝贺!预祝费孝通教授从事学术研究6O年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费孝通教授从江村调查开始,至今已60年。以江村调查为依据撰著的《江村经济》,被费孝通教授的导师马林诺斯基教授称许为“将被认为是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是“社会学的中国学派”一个良好的开端。60年来,《江村经济》一直被国际社会学、人类学界奉为经典之作,可见费孝通教授数十年学术研究起点之高。  相似文献   

5.
费孝通先生提出"藏彝走廊"概念三十多年了。对于"藏彝走廊"的民族学、人类学研究在近年来成为学者研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学界一般认为费孝通是师从马林诺斯基之后才成为一个功能主义者,如此理解给人一种费孝通被动屈从功能学派的印象,忽略了费孝通基于本土化社会学观察启示其思想的主动性.费孝通的功能主义思想可分为三个阶段:朴素的功能主义阶段、机械的功能主义阶段、科学的功能主义阶段.通过这三阶段的社会学叙事,可以看出费孝通在赴英留学之前,对理解和吸收后来影响其一生的功能主义思想,已经做出了独立慎思.  相似文献   

7.
费孝通社区研究方法的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孝通先生以实地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界著称,以实地研究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村社会在国际上著称。他和王同惠的《花蓝瑶社会组织》“立下了社区研究的基石”,30年代初,“社区研究有了这一实例,将来继续工作自然比较容易了”。他的《江村经济》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马林诺斯基(B. Malinowski)称《江村经济》向人们显示了“现代中国社会学的方法论基础是多么结实可靠”。我们仔细和深入考察费先生的学术活动和著作,不难发现,费先生的社会研究方法发轫于中国社会的激变及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分析费孝通"微型社会学"理论渊源、费孝通本人学术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费孝通的学术成果结合西方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过程,探讨了作为"微型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论的典型调查,指出"微型社会学"是以社会学与人类学在历史范畴上的一次成功实践,这种实践为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的研究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对功能主义的叙述习惯性不对其内部做严格区分,学界对费孝通功能主义来源和变化的认识始终模糊。一般笼统认为费孝通是在师从马林诺斯基之后才成为一个功能主义者,并且始终追随。文章将费孝通对功能主义的理论、方法的吸收和运用分成几个阶段:留英之前费孝通功能主义的萌芽时期;留英期间是受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影响最大时期;文章重点落在费孝通回国后,由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朝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转变,并且深层次从五点分析了转变的原因。该转变的理论结晶是《生育制度》。由此,费孝通完成了对马林诺斯基功能主义的终结和对布朗结构功能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简介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原名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该所于1985年3月成立,由费孝通教授出任首届所长。这是一个以研究工作为主,并担任一定教学任务的机构。1987年被列为国家教委文科重点研究所之一,同年设立社会学博士后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费孝通与利奇两位著名人类学家的争论入手,展示了费孝通教授对微型社会学研究方法--整体性的社区研究法的运用、认知过程及反思,认为费孝通教授的学术思想与利奇学术思想的分歧所体现的是不同国度、不同时代背景下人类学家对社会文化人类学学科认知和定位的差异.本文认为费孝通教授对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本土性应用、探索及其反省,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学科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费孝通先生为中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学科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贡献不仅仅包括费孝通先生一生研究所得的累累学术成果,也包括其治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鲜明的学术品质.这些学术品质呈现为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学以致用的治学理念、本土化的研究路径、行行重行行的研究方法以及多元一体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3.
王婧(简称王):包老师,请问您是如何进入环境社会学领域的? 包智明(简称包):这要从我到北京大学工作说起。1988年我到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现在叫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工作。社会学研究所是费孝通先生创办的,我在那里做的也都是费先生的课题。那时候我才20出头,我一直想做我的家乡———一个农业化的蒙古族地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北大学人     
北大学人费孝通教授1910年11月2日生于江苏吴江市。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193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社会人类学)。曾任云南大学燕京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教...  相似文献   

15.
人类学研究与文化沟通——访费孝通等五位东亚人类学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5年6月21日至7月12日,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举办了“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举办这样规模和规格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在中国大陆还是首次,它在我国的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北大社会学系研究生王俊敏就“人类学研究与文化沟通”这一主题,采访了莅临研讨班授课的东亚五位著名人类学家,他们是:费孝通博士,北京大学教授,本刊顾问中根千枝博士,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民族学与人类学联合会名誉会员李亦园博士,台湾清华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乔健博士,原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现为台湾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研究所创所所长、创系系主任及讲座金光亿博士,韩国文化人类学会副会长,韩国国立汉城大学人类学系系主任、教授  相似文献   

16.
费孝通(1910.11.2-2005.4.24),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先后三次来温州考察调研,分别发表了《小商品,大市场》《家底实创新业》《筑码头闯天下》等3篇文章,影响深远。本文作者张冠生曾长期担任费孝通先生的助手,在随行过程中,以工作日志的方式尽可能地记录现场实况,并于近年整理成书《费孝通晚年谈话录(1981--2000)》,今年5月由三联书店出版。书中记录了费老1994年11月24日至29日第二次访问温州时的情况,从中可以窥见耄耋之年的费老依然关注着中国社会发展现实,躬行于大地做田野调查,以及其中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切、思考与殷殷爱护之情。征得出版单位同意,本刊特刊发此一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和日本著名学者中根千枝,早年师从英国人类学功能学派大师马林诺斯基门下,学习社会人类学。回国后,都用在西方学到的现代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在各自的国家创建了辉煌业绩。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两人开始接触。本文介绍了他们之间近30年的学术交往和深厚友情,同时介绍了他们为两国年轻学者的成长、建立拓展两国学术交流合作所付出的辛勤努力,反映了两国老一辈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的道德风范和学术认同。  相似文献   

18.
费孝通的很多著作被视为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经典,而得到了学界充分的研究,但是他在农村金融方面的成果,却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其相关著作的阐释与重构,将他的理论视角概括为“综合嵌入观”。费孝通的很多研究具有金融社会学方面的意义,可以对今天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他的一些具体结论可能已经过时,但是他分析问题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却仍是今天金融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先生不仅是一位人们熟悉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人类学家。是他首先将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纳入到中国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并给予了教育与家庭、亲属关系、种族、社区等人类学研究主题同样的重视程度。费孝通先生倡导的人类学精神和他的教育人类学思想,对于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有着实际的意义。当我们把他的“文化自觉”理念引入到“教育自觉”中时,我们开始尝试对本土教育的反思,并在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中,探索一条既不“复旧”又不“他化”的革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50多年前,马林诺斯基在其《文化动态论》一书中提出了文化研究的宏大课题。他从文化整体论的观点,转向了多种文化并存的考察,依据30年代非洲人类学考察的见解,指出其原本主张的文化功能一体论的缺乏。鉴于30年代殖民地社会状况的转变,马林诺斯基认为,文化的研究不能再局限于单一而自立的空间坐标的探讨,而应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频繁接触,而对于文化接触的探讨,目的在于寻求人文类型和平共处的基本准则与手段。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学研究应当从旧有的自我封闭式的民族志,迈向对于文化动态的研究。本文指出,50年后看这部著作,一方面要承认马林诺斯基理论的时代局限性,另一方面应看到,这位早期人类学导师提出的供文化动态研究的“三项法”,以及他对于文化和平共存根本手段的追求,依然是当今世界所应给予充分重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