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沈旭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2(2)
科学解释的四种模型:演绎模型、因果图示、概率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都涉及因果关系的寻求.人们从对因果性的发生进行研究,试图解释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和生理层面的发生机制.科学解释中各种解释模型在因果性研究方面取得一些进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困难,没有一种解释模型能为因果性理解提供一种令人满意的方案,因果性的理解仍是科学解释中的艰深问题. 相似文献
2.
魏屹东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3):18-22
文章论述了学界对科学的理解和解释正从理性的、哲学的、社会学的解释走向文化学的解释;阐明了文化语境的结构、特征和作用于科学的机制;探讨了文艺复兴影响科学的典型案例;结论是: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可从其文化语境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侯纯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文章从对词、概念、理论的语义分析入手,讨论了语义结构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并阐述了语义分析对理解科学理论的意义及对科学理论发展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曹志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2):182-186
探讨了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解释观的基本点、实质及理论偏失,确认"科学解释是论证"的观点是其基本内容,"拒斥形而上学"和科学主义的信念构成了其精神实质,其表现出的种种理论偏失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完全形式化的逻辑重建纲领. 相似文献
5.
胡明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1):1-6
科学课程中的探究式学习需要技术的支撑,在科学探究中利用技术解决问题是小学和普通中学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的科学探究至少在观念和方法两个方面迫切需要技术的支持;在具体操作层面技术从信息、过程、结果和价值等方面有力地支撑着中小学生的探究;科学探究中技术的利用还表现出极高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这些也是科学探究中技术素养教育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6.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时期的一种过渡性理论,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英国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原理为指导,对“中体西用”产生的原因、实质以及退化进行了科学哲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萍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6)
亨普尔的科学解释理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成就之一,它使科学解释问题成为科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实现了科学中关于解释问题观念的根本性变化,对当代科学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亨普尔科学解释理论开创了科学哲学研究的新领域,使科学解释成为科学和哲学的核心论题,并使科学解释观深入人心,重新引发了解释与理解之争;二是亨普尔科学解释理论开拓了科学解释研究的标准模式,并引起了更广范围的科学解释的哲学分析;三是亨普尔科学解释理论奠定了科学理论问题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对科学解释演绎模型的批评与修正存在种种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批评者没有很好地考虑合理科学解释模型的基本特征,合理的科学解释模型不仅要符合人们对科学的主要共识,还要具有客观性、形式性、理想性等特征。如果考虑这一点,就会发现演绎模型在研究科学、理解科学中依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常用来防治腹泻的苦寒类中药黄连素,近年被发现了一种意外的功效:降低患糖尿病的可能性。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的团队历时4年研究,近日终于揭示了其中的机理:俗称黄连素的小檗碱,是肠道中175种“坏细菌”的“杀手”,而这175种“坏细菌”恰恰和糖尿病有关;同时,小檗碱能促进另外93种“好细菌”迅速生长,有利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科学哲学与理科教学的对话:科学探究与概念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以来,理科教育界出现了一些致力于促进科学哲学与理科教学之间对话的研究,其中科学探究教学和概念转变教学是科学哲学指导理科教学研究的两个比较深入的领域.科学哲学对于科学探究教学中探究教学程序设计、探究技能的选择与指导、科学本质的认识;对于概念转变教学的概念转变类型、概念转变条件和概念生态的确定都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的急剧增长,质量危机逐渐显现,高等教育结构不能适应规模的迅猛扩张。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要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与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是实施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求是、创新与合作是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可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谢清果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16-19
墨家在中国科学文化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一,开创科学精神的历史先河;其二,孕育科学共同体的雏形;其三,实践科学教育的探索;其四,注重科学方法的整理。它们为当代科学文化的发展留下弥足珍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香花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3):60-6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是人全面发展 ,更好适应社会的需要。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则利 ,相离则弊。高等教育必须对自身的发展重新审视 ,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略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倪宝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个人同外界的关系.因此,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其科学依据,它是为审美思维和科学思维的互渗、互补性所决定的,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黄国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3)
从 1995年开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讨论在教育界逐渐活跃起来。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实践中并没有真正的冲突事实。不仅如此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计 ,两者还必须在教育思想与行动中进行整合 ,这种整合可以从逻辑、历史和比较等角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科学革命与科学共同体中的科学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恩注意到科学革命的过程伴随着科学传播模式的深刻变革。他认为科学革命不仅产生了一种新的知识和获得这种知识的新方法,而且也产生了提倡、记录和传播这种知识的新的机构—科学共同体,使科学家的研究活动越来越依赖于众多的科学传播媒介,如专业期刊、各类会议以及私下的电话、通信等。因此,科恩特别强调科学共同体在科学传播过程中起到的“信息网”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久洁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0,19(2):49-52
高等师范院校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应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就必须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科学能力、传授科学知识上下功夫,使学生成为具有高科学素质的21世纪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20.
缪世林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6):24-26
科学发展观对成人教育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同时也拓宽和丰富了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通过确立科学的成人教育发展观;适度控制规模,提高成人教育发展质量和加强成人教育管理等途径,加快成人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