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高校人事代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事代理是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实现人事社会化工作的一种新的人事管理模式。人事代理工作是指以人才市场为基本前提,以委托授权为基础,以人事服务为重要内容的规范化人事管理。是一套完整的综合人事管理模式。在新一轮的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高校人事代理工作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推行人事代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高校人事代理工作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结合实际,逐步建立起符合学校特色的自主用人、自主择业、教职工能进能出的人事管理新机制,高校推行人事代…  相似文献   

2.
为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学校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现学校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三个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并结合各地实际,我省从2008年起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陆续开展岗位设置和聘任工作。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  相似文献   

3.
谈县级人民银行人事制度改革钟海明,曹庭珍,张国群一、问题1、业务素质偏低、责任心不强。由于受老的人事管理制度、平均主义大锅炉的影响。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没有根本区别。因此有的人不愿钻研业务;有些员工业务素质仅能维持在岗位顶班的水平;有的员工还...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事代理制度是在近几年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目标是:建立高校内部人才竞争机制,提高用人效益,逐步推行全员聘任制。人事代理制度的实施将对高校人事关系管理与人员聘用分离,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和聘用合同制的全面实施,建立与教育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人事管理机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企业人事制度,既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重要内容。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就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充分调动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积极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人事管理体制。我们要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地上一个  相似文献   

6.
高校人事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影响高校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质量,为此,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成败尤为引人注目。当前,在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加快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策略研究与实施。一、管理思想观念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是整个高校人事制度创新的先导,是其它方面创新的前提。思想和观念创新是指超越当前人事工作已经形成的习惯思维定势和一些陈旧观念,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新的人事工作理念和思维方式。高校教职工作为知识工作者,高层次的需求占主导地位,最大的追求往…  相似文献   

7.
论人事原则     
人事制度问题是当前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社会主义人事制度,首要的是确立科学的人事原则。本文拟从人事管理体制、人事管理制度、人事管理方法三个方面提出十五条主要的原则,以期引起讨论。 一、关于人事管理体制的原则 1、宏观统一管理原则。集中管理全国的人事是西方文官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世界各国几乎没有例外。人事体制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根  相似文献   

8.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是伴随着高校人事改革的进程而发展的。在此从管理学角度提示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在观念、方式、关系、职能、对象、地位等六个方面的转变;对照各高校目前人事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责认定,确认高校人事管理处于人事/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由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渐深化的发展趋势认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将从人事/人力资源管理阶段逐步完成向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迎接新世纪国际人才竞争的挑战,结合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应在定编、定岗基础上,建立严格考核制度,在分配制度上贯彻按劳分配、优劳优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岗位设置与分级管理是近年来国家提出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思路,以此首先介绍了在新形势下岗位设置与分级管理改革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岗位设置与分级管理对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重点提出了高校岗位设置与分级管理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由于目前高校人事管理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实现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和重新定位,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王玉洁 《理论界》2015,(1):148-151
人事统计工作是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但是我国高校的人事统计工作发展滞后,难以适应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人事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具体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程世楠 《理论界》2002,(3):34-34
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已引起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如何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调整到整体性的人才开发上来,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课题。一、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转型,人事管理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以人为本”逐渐成为管理的内涵,成为管理追求的目标。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人是可待利用的资源。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转变,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高等教育现行人事干部管理体制的弊端1、"庞杂"、"臃肿"的高校管理机构。2、陈旧的人事管理体制造成人员膨胀。3、落后的干部管理体制。4、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弊病多。(1)指标数的确定不科学,导致了聘任与岗位需要脱节。(2)由于国家整个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缺乏与职改相配套的措施,岗位设置文件至今未出台,也使职称改革步履艰难,难以深入。(3)考核标准缺乏量化,定量不足,定性多而粗,难于操作。(4)评聘考核不严,聘任后的履职考核更松。(5)凡评必聘、奖惩不严。二、改革与创新高等教育人事干部管理体制的对策思路1、…  相似文献   

15.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人事制度经几轮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说尚未取得明显效果。当前,高校人事制度必须深化改革的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观念;二是进一步做好科学设岗,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三是建立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真正实行全员聘用制;四是加强人员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人事管理是一门刚刚兴起的新兴学科,有关它的理论、经验虽然浩如烟海,但却分散在各种各样的书籍、报刊之中,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迫切需要将这些理论、经验加以概括和集中,形成系统,以帮助人事部门的干部学习、研究和探讨。赵国求同志编著的《人事管理》一书,正好满足了这一需要。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人事管理工作,在高等学校管理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应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干部“四化”的方针;而关键是正确运用竞争机制,增强竞争意识。这样,高等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的基础上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8.
何小伟 《南方论刊》2009,(8):78-79,81
现代医院强调从“心”开始。医护人员的心理和情绪关乎医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再者,我国的医院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如何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到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来,已成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管理者应高度重视和灵活运用现代心理管理和入力资源管理方法,将激励、信任和关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使医院行为不再是冷冰冰的命令和强制,构建和谐医院内部、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和谐的外部环境,推动医院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人力资源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祖云 《学术论坛》2004,(2):108-112
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体制与模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其原因主要有 :公共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弱化 ;公共人力资源的构成、分布与配置不当等 ,必须针对上述原因加快人事制度的改革 ,完善用人的激励与配置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关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新 《理论界》2003,(3):76-77
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人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改革高校人事制度的步伐,创造良好的环境,以留住现有人才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因为良好的人事制度能吸引高素质教师,能促进高校师资的合理流动,特别是随着在国外拿到博士学位的,有良好学术专长的师资的流入,会带来高校人事制度的新观念,从而促使高校人事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目前改革高校人事制度的重要性和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