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呐喊》、《彷徨》的创作,从生活素材到小说的人物、事件和背景的描写,从大的地域方面来看,都与鲁迅曾经生活过的故乡绍兴和北方京城两地有着直接的联系。换言之,鲁迅在创作《呐喊》、《彷徨》时,他对绍兴和京城的社会生活及风情的观察和体验,成为他创作的直接生活来源,并对两个地方作了富有特征性的描写,从而形成了两组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说。本文中把它们称作“绍兴小说”和“京城小说”。  相似文献   

2.
在鲁迅的小说中,通过地理符号的写实绍兴、书写符号的情境绍兴、情感符号的意象绍兴、文明符号的写意绍兴四个维度的构建,把故乡绍兴的政教人伦、自然风物、民俗事象、方言土语、生活模式、人物性格以及对故乡的情感等等,投射、移植到了作品之中,从而构造出了一个完整的“绍兴形象”.并通过绍兴形象反映历史大变局中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路径选择,成为民族历史的文学之镜.  相似文献   

3.
乌篷船、绍兴酒、青石板铺成的街道、悠扬的绍剧,只要闭上眼睛,绍兴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的确,不管你对绍兴是否熟悉,读着鲁迅小说长大的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认识了这座中国最生动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一绍兴酒因产地而得名,因其陈年老酒味醇香馥、品质尤佳,故绍兴本地人习惯上喜称之谓“老酒”。《万历会稽县志》记载:“越酒行天下,其品颇多,而名老酒者特行。”绍兴酒是中国名酒中历史最为古老的黄酒。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中记载:“越酿著称于通国,出绍兴,脍灸人口久矣。”关于绍兴酒的悠久历史,大约可追溯到春秋战国以前。日本著名学者西园寺公一则认为绍兴酒已有4000多年的漫长历史。我们在《吕氏春秋》、《左传》、《国语》等许多古籍中均不难发现有关绍兴地区酒的记载。近年来经过考古发掘,绍  相似文献   

5.
文章立足于王阳明在绍兴的重要史迹,着重围绕“世居山阴”、“王氏墓地”、“新建伯府”。“阳民洞天”、“书院讲习”等史迹的兴衰变迁,勾勒了王阳明与绍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考释的同时牵涉了一些历史人物与之在绍兴史迹的联系,从而揭示了绍兴地域对王阳明哲学的形成、发展以及对后世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最近以来,评论光复会的文章虽然不少,但大多偏重于论述它的性质、地位,而对光复会为什么以绍兴为重要基地,光复会的领导骨干又为什么大都是绍兴人等问题尚未见论及。本文想从光复会出现于绍兴的经济基础,“反清”“排满”思想渊源、会党的基础以及清政府在绍兴的兵力部署四个侧  相似文献   

7.
绍兴地区的人称代词十分复杂,多的有三套,少的也有两套。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绍兴地区原本就有一套人称代词“侬、汝、渠”,后来受北方官话的影响,形成了“叠床架屋”现象;二是绍兴地区的人称复数词尾原本是数量短语“两个”,但随着“两个”的合音、弱化及语法化,逐渐和单数词尾“侬”发生了混同,这又进一步增加了绍兴地区人称代词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8.
绍兴平湖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具有强烈关感的教学实践行为。从绍兴平湖调的多元价值中挖掘其课堂教学价值是对平湖调当代艺术价值的一种肯定,是平湖调“生命”延续的一种途径,也是为“绍兴平湖进课堂”的教育策略和传承方式寻求可行性的理论依据。文章通过对平湖调审美价值、认知价值和实践价值的分析,阐述了绍兴平湖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堂教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绍兴鲁迅研究学会、绍兴师专、绍兴鲁迅纪念馆合编的《绍兴鲁迅研究专刊》第一期,已于1983年秋出版。《专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突出思想性、知识性、学术性,重点是发表鲁迅故乡——绍兴的鲁迅研究成果、有关资料、研究文摘、报道研究动态、研究者的近况、文艺作品等,为学习鲁迅、宣传鲁迅、研究鲁迅提供必要的材料。刨刊号发表了周建人同志的题字“祝绍兴鲁迅研究会成立”手迹影印,以及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名城”是绍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但近1步年来,绍兴的名城格局和风貌却遭到严重的破坏,其深层次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增长”等于“发展”,不考虑代际平等。因此,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从七个方面入手强化对名城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绍兴素称“文物之邦”,自古以来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名流荟萃。古代历史上,绍兴曾涌现出众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史学家和科学家。从大禹至明、清(近代以前)绍兴名人已超越千人。古代绍兴尽管人才辈出,可从未形成人才群(团)。只有到了为期百余年的近代,绍兴才人才群起,涌现了一批全国著名的人才:葛云飞、汤震、蔡元培、鲁迅、秋瑾、陶成章、徐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入驻绍兴的现状与绍兴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由生产制造向研究开发和管理营运转变为背景 ,提出这种转变也是绍兴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发展方向 ,认为以跨国公司的这种转变为契机实现绍兴产业的相同转变 ,是绍兴吸纳世界优秀资本的出发点与核心内容。为此提出“战略对接”的概念 ,并对具体的绍兴发展战略与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的对接在高教科研与产业提升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强调招商引资中要以绍兴自身经济发展战略为出发点 ,不能牺牲自身利益而为招商而招商 ;要主动出招 ,而不是被动应对  相似文献   

13.
绍兴腐乳与绍兴老酒好似一对孪生的姐妹,都是绍兴著名的特产,名驰中外。追溯绍兴腐乳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之悠长,但始于何时已难查考。据现存史料可查五世纪魏代古书已有记载:“干豆腐加盐成熟为乳腐。”至明朝嘉靖年间已远销国内外。由于绍兴地区水性秀润,含矿物质多,有机质少,所成腐乳特别鲜美,再加上佐料绍兴名酒更是醇香美味,与其他各地腐乳相比,独占鳌头,因此引起各地销商的注意,由此产销日繁。但明清时数量不多,至辛亥革命以后,产销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解放以后,产  相似文献   

14.
浅说绍兴方言的修辞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绍兴方言常用的七种修辞手法,为探讨此种方言的特殊表述风格提供了某些规律性的解释;文末还从绍兴历史特有的多次衣冠南渡和明清两朝的“绍兴师爷”现象以及地方戏曲文化等视角探讨了绍兴方言独特表述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追溯绍兴城市化的背景历史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历程,从“块状·园区”经济的集聚、提升态势及分布状况,首次 勾勒出绍兴城市化的“门”形框架,揭示绍兴城市化与作为绍兴工业化主体的“块状·园区”经济集聚、提升的互动规律。  相似文献   

16.
绍兴当代文学自建国以来表现不俗,尤其是近30年的发展更令人瞩目,虽然相比绍兴现代文坛,还没有出现像鲁迅、周作人等这样的大家,但作家们在小说、散文、诗歌、影视文学等方面都有优异的表现.绍兴当代作家的创作因蕴涵着丰厚的越文化资源,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7.
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反映的是农业社会中绍兴地区公众共同的经济活动特点,可以总结为勤俭、精细、柔韧和务实四个特点,本质是“耕读取利”,这是秦汉以后越地文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秦汉以来的人口迁徙和绍兴地理环境的变化,分别构成了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人力基础和物质基础,传统儒家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东晋以来绍兴文化教育业的发展,是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文化依据。而以小农经济和小商品经济为主导的传统经济形态及其发展,则是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绍兴传统经济发展过程之中的人地矛盾,则构成了绍兴传统经济人格形成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8.
绍兴师爷究竞渊源于何时,史载阙如,也难以推断。然而,迟至明代,绍兴师爷确已相当活跃,且闻名于世了。当时京中胥办“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嘉靖年间的徐渭就是典型的绍兴师爷。“总督胡宗宪招致幕府,掌书记”。及明清,随着中国官僚体制的日趋完善与强化,其势力继续膨胀,“户部十三司胥算皆绍兴人”。雍正、乾隆以后,绍兴师爷更演进成为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所谓“无绍不成衙”正是这一现象的折射。它与有清一代相始终,与商人、绅士、官吏等社会群体共联姻,共同操纵了清朝封建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少年时代,在故乡绍兴看过不步家乡戏,曾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一直念念不忘,甚至离开故乡后,在自传体小说《社戏》中还写到,“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前后古城绍兴是个引人瞩目的“热点”地区,它既是光复会革命志士聚集、酝酿起事之地,而又因辛亥前后绍兴名人辈出,在近代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等诸领域颇领风骚,若众星璀璨,十分显著。“名人现象”,是特指近代绍兴出现的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在历史悠长的古越文化的氤氲中,在中世纪即将结束之即,涌现出许多的历史“名人”。有如坚韧不屈的革命志士徐锡麟、陶成章、秋瑾、陈伯平等人;有如驰名近世的文化名流鲁迅、蔡元培、周作人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