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008年,对于鲁迅研究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100年前,即1908年,鲁迅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核心思想。90年前,即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说出一个大发现:从“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史册上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慨叹“难见真的人!”这一呼声成为旧中国“铁屋子”的第一声“呐喊”。  相似文献   

2.
2008年,对于鲁迅研究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100年前,即1908年,鲁迅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提出了"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的核心思想.90年前,即1918年,鲁迅发表了<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说出一个大发现:从"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史册上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慨叹"难见真的人!"这一呼声成为旧中国"铁屋子"的第一声"呐喊".以后,鲁迅终其一生,都始终贯串着以人为本、人的自觉这一人学思想红线.只有紧紧抓住这条红线,才可能真正认识鲁迅的思想本质及其伟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许圣义 《老年世界》2011,(23):25-25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闲暇时,笔者再读《红楼梦》,发现其中关于中国名茶的描写也相当精道。饮荼是一种民俗文化,曹雪芹用生花妙笔,把茶文化凝聚在《红楼梦》之中,展示了茶文化的风采神韵和丰富多彩的名茶品目,给读者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古代名茶的窗口。  相似文献   

4.
20世纪的中国,《红楼梦》可以说是最受重视的一部文学作品。鲁迅先生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红楼梦》的价值,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自从《红楼梦》诞生以来,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这部小说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意义,对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今中外的学者对这部小说的研究结论数不胜数,但是在文学界从来没有一个定论能一言以蔽之,本文从分析《红楼梦》的经典诗句出发,表达对这部巨著的一些看法和理解,并对这部作品的历史地位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浅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布朗和莱文森两位语用学家的面子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在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部分情节中的体现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学的种种外在属性都根基于它的人学属性,即人学是文学的根本属性。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诞生之初,肩负着思想启蒙和文学革命的重任,通过对旧文化质的突围,通过对以“人”为关怀对象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再现、挖掘与展望,把当时被中国文学遗弃已久的人学属性重新唤醒并推向新的历史高峰,阐明了文学是人学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作为一本文学著作,关于明清时期饮食文化的描写可谓包罗万象,作者用大量笔墨描绘了贾府众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并赋予饮食以独特的文化形式与内涵,呈现给读者一种高雅诗意的生活方式。《红楼梦》中的各种宴会场景不胜枚举,选取生日宴、节令宴上的美食、美酒、茶饮,简单介绍其制作方法及历史文化渊源,浅析红楼梦宴饮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宝黛的爱情世人称颂,而文中通过描述宝黛爱情的三世情缘这个独特视角来提示红楼的“至情”主题,并重点剖析宝玉的“意淫”与黛玉的“还泪”来阐释曹雪芹的“至情”理想。两人“至情”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失败了,却给了一代又一代人精神上的鼓励.生生死死的三世爱恋,也使世世代代的痴男怨女为他们一捧辛酸之泪。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部可称为时代画卷的伟大文学作品,《红楼梦》虽是一部小说,却在字里行间记下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展现了明末清初的社会风尚与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詈骂语的梳理与概括,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进而一定程度揭示这部作品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尊卑观念、审美价值取向、身份观与面子观等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伤痕文学的领军人物,凭《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三次登上《百家讲坛》讲《红楼梦》,现在,他狗尾续貂,给《红楼梦》续出了往后的28回。作家刘心武看似爱折腾,不过,他的内心却钟爱寂寞。  相似文献   

12.
说句公道话,《红楼梦》无论怎么拍,都会招来一片骂声,因为原著对于几百年后的现代影视导演来说,是一座永远无法逾越的高峰。当然,换个角度来想,也可以说《红楼梦》无论怎么拍,都会有很多人被吸引去看,这在无限追求关注度和收视率的娱乐圈,也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3.
阳志标 《现代交际》2014,(1):70-70,69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经过多种媒介和形态的传播,具有了当代语境下的传播价值,视觉文化视域下《红楼梦》的传播特征具体表现在视觉经验、视觉消费和视觉形式三个方面,分别具有时代性、娱乐性和技术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青年马克思在《莱茵报》被查封后的两年里,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通过探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的性质的界定,以及《神圣家族》中批判哲学的批判所体现的人学思想,可以发现马克思哲学真正进入唯物主义后,其转变主要体现在对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问题的探究上。这一时期他在现实的人的认识问题上所做的研究就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雏形,并且开始为后来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对语言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故翻译不只是语言交流的问题,更是文化的互通。但不同的历史、社会环境及文化差异等各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工作困难重重。本文将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作对比,逐一评析物质文化负载词、社会文化负载词、制度文化负载词和精神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并从两位译者处理的得失中,总结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文学、美育学和工匠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按诚(学业)、善(专业)、敬(职业)、爱(事业)为课程思政的建设脉络,打造人文思政通识课程。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承载并反映文化,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文化负载词汇是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历来是翻译界的难题,由于中西文化巨大差异,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译者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红楼梦》两个英译本译者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 ,在传递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方面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该文学作品中的例子,本文将以彼得·纽马克的交际翻译及语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具体分析两译本并准确理解原文的思想主旨,灵活、变通地采用翻译方法,使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能够保留源语文化特色并促进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经济学人》中国想要什么(What China wants,The Economist,Aug 23rd 2014)的系列文章,从经济的神话、文明的冲突、历史的终结几个方面逐一回应并反驳了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并由此在文末指出,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原生力,中国要赢得世界更多的尊重,首要的任务还是要重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文化中"和"是一个重要的理念,这一理念对于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周恩来作为中国近陶依然有着明显的中国作风和中华民族风格,这就是所谓"被传统浸润"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元旦期间,耗时3年、耗资超过7亿,由两院院士吴良镛设计的江宁织造府再造T程拆除外部的围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红楼梦>中景"撩开面纱,露出了伞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江宁织造府宛若一个都市"盆景".(<新华网>2009年01月04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