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计与预测》1999年第6期发表了游玲杰先生的《对加权平均数选用之我见》一文(以下简称游文)。读后,就游文中的问题与游先生商榷。这有利于提高统计学中关于平均数数学与应用的科学水平。一、企业数加权问题在具有各组计划完成相对数、企业数、计划数和实际完成的条件下,游先生提的“新”观点是:用企业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数公式计算管理局总计划平均完成程度指标,并断定这一“计算方法,完全符合平均指标的定义框架,计算结果也容易被人们所理解接受”。这一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游文中所引用的《统计学原理》中的例题…  相似文献   

2.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平均指标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有的统计学原理教科书中,把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划分为两种情况:由绝对数或平均数计算算术平均数以及由相对数计算算术平均数。后者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合格率”、“平均利润率”等。笔者认为,把“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指标列为平均指标是不妥当的,其理由如下: 1.“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指标的计算不符合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算术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总体标志总量除以总体单位总量,而“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指标的计算不符合上述形式。如下例: 某公司下属10个企业增加值计划完成情况资料如下:NIJ10个企业的平均…  相似文献   

3.
欧阳培峰与李连友两位先生在《中国统计》2 0 0 1年第 1期和第 4期上展开了“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不是平均指标的讨论。文章认为两者均有偏颇。“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一类在序时平均数中计算的指标在本质上是相对数 ,这无论从相对数的内容还是从“平均计划完程度”指标的计算过程中都可以得到证明。但却不能在算术平均数中证明 ,或者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4.
欧阳培峰与李连友两位先生在《中国统计》2001年第一期和第四期上展开了”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不是平均指标的讨论。本文认为两者均有偏颇。“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一类在序时平均数中计算的指标在本质上是相对数 ,这无论从相对数的内容还是从“平均计划完程度”指标的计算过程中都可以得到证明。但却不能在算术平均数中证明 ,或者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统计》2001年第9期曾发表一篇李正辉和李向明同志撰写的文章《对“消耗”类指标计划完成程度计算方法的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李文”,)笔者认为,该文的分析方法和观点确有值得商榷之处,所以特撰此文谈些自己的看法。“李文”内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论证超额完成计划时消耗类指标计划完成程度数值应大于100%,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提出新的计算方法。 首先,“李文”的理论基础是完全错误。 该文认为“消耗”类指标(该文作者自定义为指标数值越小越好的一类指标,如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不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6.
读了欧阳培峰在《中国统计》2001 年第一期发表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平均指标吗》(以下简称欧文)一文很有启发。该文所提出的一些观点笔者尽管不敢苟同。但它促使我们在如何认识诸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平均利润率”等统计指标的属性方面进一步做到全面和正确,不断加深对这些指标多重性的认识,并同时改变传统统计学原理教科书对一些具有多重性的统计指标只机械地归为某一类指标的做法。 传统的统计指标理论认为,综合指标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其中,总量指标为基本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是派生指标。这…  相似文献   

7.
笔者看了周占文同志在《山西统计》1994年第9期上发表的“几何平均数不是静态平均数”一文(以下简称《周文》)颇受启发,但对其某些观点却不敢苟同,认为完全有与其商榷之必要。  相似文献   

8.
《浙江统计》1995年第7期发表了吕仲颐”要重视统计数据计算上的误区”一文(以下简称“误区”),该文就金融杂志上一些统计指标在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百分丰、百分点等时使用不当、或者明显其错、归并错举了数例,并介绍了正确的计算方法。笔者仔细阅读了“误区”一文,发现该文有三处明显错误,现摘录于后,并与该文作者商榷。错误之一,“误区”一文第一部分有这么一个例子:例六:“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自‘六五’期末(85年)的13335亿元至‘七五’期末(90年)的31512亿元,年均增长11.3%”(《农村金融研究》93年第1期2…  相似文献   

9.
总体单位概念引出的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发表在《中国统计》2001年第 一期欧阳培峰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平均指标吗?”》(以下简称欧文)及第四期李连文的《正确认识“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指标的多重性—兼与欧阳培峰〈“平均计划完成程度”是平均指标吗?〉商榷》(以下简称李文)的两篇文章后,颇有感慨。两位作者的分析都井井有条,都以他们扎实的统计专业知识,对“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指标性质作了精彩阐述。这种探讨与争论,对统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极有裨益,同时也明显暴露出统计学基础概念中还有许多不严谨之处。欧文认为:这一相对数的计算公式,对…  相似文献   

10.
也谈产品平均等级指标计算方法——与刘太平同志商榷安徽财贸学院王小顺《统计教育》1996年第四期刊载了刘太平同志(下文简称刘)的“产品平均等级指标计算方法探讨”一文,对如何正确计算产品平均等级指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是,笔者认为该文中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调和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有三方面的涵义 :其一 ,权数不同 ,算术平均数的权数是各组单位数 f,调和平均数的权数是各组标志总量 m=xf;其二 ,无论是计算算术平均数 ,还是计算调和平均数 ,其分子是总体标志总量 ,分母是总体单位总量 ,是两个有意义的量之比 ;其三 ,两者计算结果一致性的前提是 :两者总体的一致性。王殿元和姜春霞同志在《中国统计》1999年第 2期上发表的“调和平均数不可代替”一文违背了以上三方面的涵义 ,有不妥之处 ,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2.
一、几何平均数的应用问题现行《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编写组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在介绍几何平均数的用途时举了下述例子来说明。某机械厂有毛坯车间、粗加工车间、精加工车间、装配车间四个流水连续作业的车间。本月份第一车间制品合格率为95%,第二车间合格率为92%,第三车间合格率为90%,第四车间合格率为85%,求平均车间产品合格率。该书认为,第二车间的合格率是在第一车间制品全部合格的基础上计算的,第三车间的合格率又是在第一、第二车间制品全部合格的基础上计算的,全厂产…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编辑同志,您好! 《中国统计》2002年第5期发表的文章《也谈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方法》对企业实际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亏损指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目前企业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文章中只讲了亏损指标的一种情况,如果某企业某年按计划将会亏损20万元(即计划利润为-20万元),而实际利润为零或实际利润为盈利5万元,这样的计划完成程度该如何计算?恳请专家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平均发展水平就是序时平均数,又称动态平均数。其计算方法有三种:由绝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由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由平均数动态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笔者认为,由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的平均发展水平不能称为序时平均数。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统计》1998年 8期的《平均数指数与平均指标指数的比较》一文试图论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笔者认为文中的观点不够准确 ,下面就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与该文的作者商榷。一、关于平均数。平均数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平均数 ,平均指标指数是用于分析指标变动原因的指数 ,两者都涉及到对平均数的认识 ,文中在两者的“区别二”中认为 :“平均数指数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个体指数和作为权数的资料 ,如果是个体指数的简单平均 ,那它取决于个体指数的高低和个体指数的个数 ,平均指标指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数与总体单位总量…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第177页中介绍由相对数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时,曾举例如下:“某农村供销社所属45个供销点收购计划完成情况以及计划收购额如下:  相似文献   

17.
如何简捷、方便而又快速、准确地计算平均速度,一直是统计学界探讨的重要问题。四川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周立在《山西统计》上撰文,提出一种新的平均速度计算方法。 大家都知道,现象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的对象应是其在该时间内的不同时期上的各环比速度。而就指标性质而言,环比速度则应属相对指标的范畴。故可以认为,计算它们的平均数(平均速度)实际上  相似文献   

18.
证明H≤G≤X的捷径江西财经学院程振源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存在如下数量关系:H≤G≤X。不少统计学教材指出了它们间的这种数量关系,但都未曾予以证明。项威同志在《三种平均数的数量关系》一文中提供了一种证明方法(见《中国统计》1994年第2...  相似文献   

19.
三点预测法,是我国统计学界提出的估计二次曲线方程参数的一种简化方法,由于该方法具有计算简便的优点,在实践中得到了较广的应用,并且还被推广到对直线、指数曲线等趋势方程中未知参数的求解,成为一种独立的拟合趋势方程的方法,本文拟就这一预测方法中存在的两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一、“三点法”中三个点的坐标问题国内已版的许多统计预测方面著作在介绍“三点法”求解二次曲线方程的三个未知数时,都认为:从时间数列的首、中、尾各取五项或三项数据,分别计算出各组的时间变量加权算术平均数(分别记为)和实际观察值加权算术平…  相似文献   

20.
中位数作为统计平均数的一种特殊类型,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中具有极其独特的作用。然而,在统计理论研究中,关于组距数列条件下中位数的计算却有三种不同的具体公式。1.第一种计算公式。为现行统计教材中的常用公式,它分下限公式和上限公式,即:上两式中,Me为中位数;L、u、d、fm分别为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上限、组距和次数;Zf为总次数;Sm-1、Sm+1分别为中位数所在组以下的累计次数和中位数所在组以上的累计次数。2.第二种计算公式。为《中国统计》1992年第11期袁晋华同志《中位数的计算公式质疑》(以下简称袁文)一文中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