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阳明在心本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心学无神论思想,对佛道世界观和鬼神迷信,特别是对神仙说和卜筮巫术展开了坚决而深刻的批判。王阳明的无神论思想具有坚定性与深刻性相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鲜明特点,构成传统无神论的重要形态。  相似文献   

2.
西方无神论内容丰富 ,思想深刻。其中古希腊罗马无神论和 1 8世纪法国百科  全书派的无神论更具有典型的意义。西方无神论对目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无神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和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受多元思想文化和各种有神论思想的影响,科学无神论面临着冲击和挑战,出现了部分人不信、不用、不学的现象,其原因则与科学无神论在主流话语中失语,在对现实问题的解释中失声,在宣传教育中失位有关.新时代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强化科学无神论的教育和宣传是题中应有之义.践行科学无神论思想,要把正视文化多元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相统一,把坚持科学无神论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相统一,把坚持全社会普遍教育和突出重点人群教育相统一.同时,还应加强预警、监督、协作和激励等四大机制建设.这样,科学无神论思想才能不断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真学、真信、真用的锐利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4.
2009年12月12-13日,中国无神论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暨"无神论研究与新中国60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30多家单位的60余位学者与会.会议回顾和展望了中国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事业的发展,并在无神论与国民教育、无神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西无神论研究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澄清了一些思想误区,达成了一些理论共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中国无神论思想产生于夏商时期,它是在与有神论论战、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三次高潮一是荀子从理论上阐明了天的物质性和天与人的关系;二是王充批判神学目的论,建立了无神论思想体系三是范缜批判"神不灭”论,在形神关系上把无神论思想发展到高峰.  相似文献   

6.
胡适无神论思想的形成及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适思想中的无神论思想是胡适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考察胡适无神论思想的形成及理论渊源 ,我们可以发现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他的潜移默化 ,使他逐渐成为一个“无鬼无神的人” ,并形成了其无神论思想的根基。二、近代自然科学的传入和普及 ,使其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无神论思想。三、实验主义的“决定性影响” ,成为胡适反对有神论的根据和立足点 ,并一直成为其反对宗教“神”的武器。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意识形态的发展史上,宗教有神论观念和无神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宗教有神论观念的产生比无神论更古老,早在阶级社会之前就产生了。随着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发展,人们最初的科学思维在同宗教有神论的斗争中产生,无神论思想才开始萌芽滋长。这种情况表现着“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的一种联系”。①因此,蒙古族无神论思想的产生发展与宗教有神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要了解蒙古族无神论的萌芽思想,不能不对蒙古族的早期宗教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无神论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无神论,具有以王权抵制神权、以人道遏制神道、以力学致知破除宗教神话、以实用理性批判神学迷信等特点。这些特点,造成了中国古代无神论与社会政治思想紧密结合。为现实政治服务、讲求实际,通俗朴素等优点,但也存在“神道设教”的不彻底性以及思辨色彩不浓等缺陷。探析中国古代无神论的特点,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批判现代迷信,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萨特存在哲学的无神论立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的无神论立场所指向的是存在论而不是认识论 ,他认为 ,以崇尚科学方法、追求实证知识为基本特征的近代西方哲学实际上并未达到真正的无神论水平。他本人坚持从无神论立场上接受存在哲学 ,从而使存在哲学在当代获得了一种无神论的发展形式 ,他力求将无神论立场贯彻到人的道德实践领域 ,强调人的自由、责任只能在道德基础上找到答案 ,为此 ,他设定了自由论与决定论的根本对立 ,但由于受到存在哲学自身理论的限制 ,他最终未能为存在论建构出一门系统的道德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张允熠  袁德磊 《学术界》2002,1(6):99-10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自然科学与先进哲学共同的思想结晶 ,是科学的、彻底的、革命的、战斗的无神论 ,并在与有神论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着日新月异的新的科学成就的层出不穷 ,有神论还将不断以“科学有神论”即以伪科学或披着科学外衣的面貌出现 ,因此 ,科学无神论也不可能终结无神论发展的前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还将继续。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指导的科学家 ,既能把无神论的科学精神贯穿于每一思维向度 ,也能把科学研究水平推向深层 ,使其不断出现革命性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王黎明 《理论界》2022,(5):30-36
荀子是先秦时期我国著名的无神论者,集大成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对“天”的认识上,荀子对“天”进行了唯物主义解释:天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天人相分,各有各的职责;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在认识论上,荀子坚持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思想,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在知行观上,认识到“行”对于“知”的重要性。荀子对鬼神、卜筮、相人等迷信行为持批判态度。他站在无神论的立场,批判和分析了有神论及其产生的原因,并且用自然科学知识解释了自然界的一些怪异现象。同时,由于阶级立场、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荀子的思想也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这导致他的无神论思想具有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2.
面对当前新疆高校科学无神论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科学无神论教育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上探索进一步完善的途径。充分认识新疆高校实施科学无神论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学科素质的教师队伍;新疆高校要立足科学无神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无神论教育;要加强科学无神论的学术研究,实现学科水平的提升;新疆高校应承担起监管大学生科学无神论教育环境的责任;科学无神论教育方法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高拱的唯实无神论思想。首先,通过批判天人感应论,阐发了“在天有实理,在人有实事”的唯实无神论。其次,通过批判灾异谴告说,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天人交胜论。再次,通过批判五德终始观,否定了“五行生胜”的历史循环论和“帝王受命而兴”的历史宿命论。最后,阐发了高拱将天下的“有道”与“无道”、社会的“治”与“乱”视为无神论和有神论产生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4.
理学是一场儒学复兴运动,也是一场无神论运动.无神论运动是实现儒学复兴的重要实质和内在环节,理学是一场反对佛道宗教有神论的运动,一场清扫儒学神学化的运动,一次哲学理性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5.
作者致力于通过文本的解读与思辩,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历史进程中,把他的无神论与其唯物主义之间的内在的真实的逻辑关系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16.
鲍威尔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头面人物,是他的时代"神学领域的罗伯斯庇尔",一生致力于宗教批判与研究。他阐明了法国无神论启蒙的来源、成就与局限,认为宗教是自我意识的产物,上帝是异化为人的人。鲍威尔宣称自己是无神论者,并以上帝存在的价值为切入点,提出了在一定前提下宗教信徒及神学家是无神论者的论点。就否定神(上帝)而言,很难说唯物论的无神论与唯心论的无神论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17.
韩翠丽 《学术论坛》2007,(4):158-162
学界很多人认为庄子是楚文化的代表,但这不正确。因为:第一,从庄子是宋人看其不是楚文化的代表;第二,从无神论思想看其不是楚文化的代表;第三,从庄屈之异看其不是楚文化的代表。准确地说,庄子是淮夷文化的代表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概述姚思廉成为唐初著名史学家的主要原因,着重论述《梁书》、《陈书》值得称颂之处:一是内容比较丰富、可靠,是梁、陈两代的信史;二是用散体文写史,叙事简洁精练;三是肯定并颂扬无神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阐明其在中国古代史学史、文学史、思想史上的地位。同时,扼要地指出两书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一、抛弃宗教神学的朴素唯物论哲学 马克思说:“欧洲,在中世纪已经完成了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从而“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而蒙古族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到近代社会才完成的。他们从宗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中觉醒,由怀疑、反对宗教,变为揭露批判宗教,要求抛弃神学,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 首先,是反对宗教神学的无神论思想。到近代社会,喇嘛教在蒙古地区已进入衰弱的“末法”时期,人们开始要求具有理性的人来思想,来建立自己的现实性。当蒙古族近代第一个启蒙思想家尹湛纳希,高喊“我们的蒙古国不正是因为贪图安逸,溺于玄术而濒于灭亡的吗?然而人们至今仍不知道,一心想当佛祖,到头来成了马猴”的极为战斗性口号起,蒙古族的有识之士,甚至连身在佛门,修善行德的一些喇嘛教徒也开始提出反对宗教神学的无神论思想。罗布桑却丹说:“现在的蒙古人啊,自元朝到  相似文献   

20.
郭继兰 《理论界》2009,(4):116-119
英法两国的启蒙运动体现出的思想文化内涵有相似性,但也呈现出各自的品格和特点。英法启蒙思想家对待宗教的态度迥异,英国启蒙思想家对待宗教较为温和,产生了自然神论;法国启蒙思想家则非常激进,从自然神论走向了无神论。英法启蒙运动孕育了英国式自由主义传统和法国式自由主义传统,英国启蒙者思想家建立了“消极自由”的自由观,法国启蒙思想家则建立了“积极自由”的自由观。这些重大差别是经验理性和先验理性的映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